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俄罗斯的城市分布?
俄罗斯气候属北寒带。气候比较冷。俄罗斯的城市分布:西部城市多,欧洲部人口多,东部及西伯利亚部相对人口少。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
感谢邀请,通过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的榜单数据就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大多数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个省份的城市所辖县域,偶有其他省份城市县域登榜,也多是省会城市,或者省内经济强市。
之所以这些县域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地区有产业发展,不管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是局部区域的佼佼者。以榜单排名首位的广州海珠区为例,不但所属城市广州是国内一线城市,且广州的生活成本基本是国内四大一线城市当中最低的,特别是房价。
从百强榜单当中,其实也能够分析出我国当前的经济格局,整体是南部强于北部、东部强于西部、沿海强于内陆。东部很多综合实力强悍的县域经济,甚至要高于西部普通地级市,比如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排名我国百强县级市的前三位,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者再此定居。
更加细致的分析,人口流入百强县域所在城市,未来也大多数注定是大城市格局,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活跃的城市,随着人们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对待工作岗位的需求越来越明确,这类城市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综合实力会越来越强。反观一些经济发展相对偏弱的城市,未来人口输出反而会持续增长。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俄罗斯比中国多出750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面积约17o8万平方公里,约是我国的1.7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4亿多点,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
第1、俄罗斯面积虽广,但大部分为中高纬度(介于50~75度北纬),这就致使冬半年天寒地冻,大部分地区白昼3~6小时,一些地区是太阳终日不见(极夜),并且漫长严寒。。到了夏半年白昼长达18~24(一些地区极昼)小时,并且多数地区温度也不高!
第二、在过去战争年代,俄罗斯损失了大量精壮男人,致使女多男少……!又不能一个男人娶多个老婆!
第三、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生育动力不足……!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成立七人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国省、市、县、乡、村级共组建67.9万个普查机构,选聘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七人普邀请钟南山、姚明担任宣传大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加大了宣传力度。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抽取141个县的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七人普漏登率为0.05%,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二、普查主要数据
(一)人口总量。全国人口[注]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我们常说的东北包不包括内蒙古东部?
曾经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火遍全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这首歌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寒晖目睹了几十万东北人民和东北军流亡的惨状而创作的歌曲,以东北女性的口吻表达了对痛失东北,痛失爱人的嚎哭。
▲东北二人转
东北,估计很多人都认为东北就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其实不然,东北人眼中的东北还要再加上我内蒙古东部的五盟市,即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五个地级行政管理单位。可能有人会觉得诧异,为什么内蒙古东部也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原因的。
“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东北很早就出现在了历史中,当然,每一个朝代的东北都是有一定偏差,而现在所谓的东北范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
历史溯源清朝时期,内蒙东部就已经属于黑龙江管辖,所以内蒙东部对东北的地理认同是十分高的。并且当年沙俄入侵东北的时候,为了防止沙俄进一步荼毒东北徒弟,清朝开始有所放松原来的禁止入关的政策,一部分山东河北山西人开始闯关东,而这些人不仅迁移到了东北三省,还迁移到了临近的内蒙古东部地区。
▲东北官话分布
到了民国时期,东北三省有军阀控制,而在内蒙东部地区则由少数民族自治,这样东北的军阀和蒙古东部的盟旗起到了互相监督和制衡的作用。而后伪满洲国建立,伪满洲国统治的地区管辖范围不仅包括了东北三省,也包括了内蒙的东部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内蒙东部这部分才划到现如今的内蒙自治区。所以这么一段漫长的历史,让内蒙东部的人无论是在方言还是习俗方面都更接近东北三省,而不是其他内蒙地区。
地理位置我们现如今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整个是一个非常狭长的地图,省会呼和浩特更接近内蒙古西部地区,而内蒙古东部的五盟市更接近于东北三省,只隔着一座大兴安岭,而且在古代,东北地区多活跃的是游牧民族,这山对他们来说,根本起不到阻挡的作用,而且很多少数民族的起源也是来自大兴安岭,但是他们的发展都是从内蒙东部这一代迁往东北三省,可见两地的地理位置是更为接近的。
如此近的地理位置,导致了两地更为接近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为什么内蒙古东部也算东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