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才教你戴手表,现在自媒体命名除了拍自己的生活

彩虹网

杨达才教你戴手表,现在自媒体命名除了拍自己的生活?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大众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各类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和专业媒体机构不同,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

其一,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比如在陕西省安检局长“表哥”事件中,杨达才的手表、眼睛、领带,腰带,裤子都被专业自媒体网友拔出品牌,几十块手表的牌子,价格,甚至销量都被一一列出,这恐怕是专业媒体所不能做的。

杨达才教你戴手表,现在自媒体命名除了拍自己的生活

其二,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比如,专业媒体拍摄城市面貌,会找比较好的地方拍,而普通网友拍的就是污水横流的垃圾桶,垃圾遍地的卫生死角,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等等,而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大家最想看的。

其三,大众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专业媒体会请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来做菜,但是,草根拍摄者,会在自己家里做菜,让大家看起来,更亲切,更有食欲。有很多人,喜欢抓鱼啊,赶海啊,但是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他们观看赶海的视频,就好像自己也去了一样。这些视频,满足了大家的需要。

但问题是,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都要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曝光率。再多的粉丝,再好的内容,如果不能持续更新,也不能保持当前的热度。所以,对于大多数都是单打独斗的自媒体来说,内容来源便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自媒体的命名除了拍自己的生活,某某在哪里,某某的生活,就是大量的农村某某做某某事之类的账号。这是由他们的创作水平决定的,因为他们不会也拍不出别的方面的好内容来。尤其是头条主推的vlog,就是记录你每天的生活,可以是参加大型活动的记录,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琐事的集合,这也为他们吃了个定心丸,你看,我拍这个有人看,有市场啊,官方还在大力推广那。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首先,就是题主的疑问,长此以往,前途在哪里?是的,这些账号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有赶海的,捕鱼的,开箱的,试吃的,收破烂的等等。就像第一次吃海参鲍鱼,感觉非常美味一样,如果天天吃,不管是谁,早晚会吃腻的。因为每周要更新几次,所以视频拍摄者们可谓绞尽脑汁,甚至有赶海,捉鱼的,事先把自己买来的鱼放进去,再捉出来,被网友津津乐道。如果没有有深度的内容,观众每天观看几乎重复的内容,早晚会厌倦,不再关注。所以说,类似的内容,长远来看,前途并不光明。

其次,此类账号视频太多,真正出名的就那么几个,大部分人都淹没在滚滚洪流中,我看过好多人拍摄的类似视频,播放量只有几百,甚至几十的都有。在这一片红海中,想做出点门道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对于自媒体来说,内容才是王道,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其发表了127篇文章,有124篇获得了青云奖励,这才是优质的自媒体账号,这种内容的账号才可以持续,这才是主流自媒体的努力方向。

职位越高的人越少晒微信动态?

职位越高的人,越少晒微信动态。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是否正确。

你可以观察一下你朋友圈里那些比较优秀的大咖,那些职位比较高、比较成功、有实力的人,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如这句话所说:比较少晒微信动态。

我来讲几个我遇到的大咖,以及他们的朋友圈动态情况。F君,我们认识有好几年了,经常一起打羽毛球,我在他家里吃过很多次饭,经常坐他的车一起去参加培训课。算是一个正能量朋友吧,虽然我们之间实力悬殊。他在一家台资企业上班,做陶瓷贸易的,任职销售总监,年薪一百五十多万。买了三套房,两辆车,两个儿子都在贵族学校上学。业余时间研究股票,被动收入一个月也有几万块。为人特别热情和谦和。

我专门观察过他朋友圈,还是两年前的一条动态了,经济类的新闻。其余再没有了。他确实是比较符合这句话的描述。

C君,也是在一个培训课上认识的。认识了之后了解到,他是做完美直销的,做了很多年,团队比较大了,很成功,一个月有被动收入十几万吧!车啊房子啊都有了,而且都是很好的,就不再赘述了。我去过他的专卖店,一起喝茶聊天,说起过微信发朋友圈这个话题。他说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你朋友圈发什么,就说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整天发广告,说明你就是个卖货的。

我研究过他的朋友圈,不是在哪里给团队讲课呢,就是去哪个国家旅游,去知名大学里参观,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比普通人高大上一点。他也确实比较少发朋友圈动态。不过,我想不是因为他不想发多,而是这样高大上的发光时刻没有这么多啊!毕竟,你再成功,再有钱,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普通人。他只发这些高大上的时候,可是生活又不是舞台,哪有整天都在台上演戏的人呢?

E君,是我的一个客户,给她送货的时候,我们在酒店大厅里见过一次。我怎么知道她比较有实力呢?她给我介绍过一个对象,是在证券交易所上班的,她也是她的客户。她在她们交易所存入的理财基金有四五百万,每年什么都不坐也有几十万的被动收入。两个孩子都在国外留学,她也是经常去全世界各地游玩。

我也研究过她朋友圈,确实非常少动态。偶尔有一条不是在国外,就是家居的花草这些。我在想她为什么会比较少发朋友圈动态呢?我想更准确的说法是:发朋友圈是一项需要动脑子、非常费精力的动作,不是谁都有能力把朋友圈发得精彩、发出水平来的。图省事儿,她干脆不发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职位高的人比较忙,人事关系比较复杂,位高权重不适合发朋友圈动态。嘁,我就想笑: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是有多自卑啊!别人什么都不做,也惹来你们这么多猜测。

我们接着再来讨论:是不是真的:职位越高的人,越少发朋友圈动态呢?是不是我见过的几位职位高的人,少发朋友圈动态,就一定是说明所有职位越高的人,就越少发朋友圈动态呢?

365行动成功的创始人,李强,闻名全国的教育培训师,有自己的上市公司,很多城市都有分公司,团队上千人,网上随便一搜大把他的演讲视频。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一天发200多条朋友圈,他一个朋友说他,你怎么比微商还可恶呢?他说我都富裕成这样了,早就是亿万富翁了,我还天天工作做营销发朋友圈,你都穷成那个样子了,还不敢发一条朋友圈,还怕别人说你做营销想赚钱,你说你不穷谁穷?穷死你,也不亏!

套用一句刷爆朋友圈的微商语录:你发朋友圈赚钱不丢人,你没钱才丢人。现在全民业务员的时代,哪个人不是在通过朋友圈做营销呢?只是有低级与高级的区别。有些人不想这样做,只要他钱足够,也没有什么。可是你得自我检验一下自己,你是否赚足够了钱,你有没有那个能力,通过朋友圈动态赚到钱?如果你没有,而别人做到了,你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通过朋友圈动态赚钱的方法:证明法,不断地通过朋友圈动态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方法我是跟一个知名的媒体人学的,他经营自媒体好多年,忠实粉丝无数,办写作班卖课程写软文,无论卖什么,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全国各地,无论去到哪里,都有很多粉丝的热烈欢迎。我要说出来他的名字,肯定很多人都知道。这这里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我有加过他微信号,他朋友圈动态不多,但也不少,基本上一天一两条,一个礼拜绝对不会少于十条。都是参加什么论坛了,举办什么讲座了,和哪个社会名流合影了,都是这些内容。这所有动态的逻辑是什么,呢知道吗?就是在证明。证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他微信号上的五千人,基本上都是他的客户,每个客户每年至少付给他一千元。所以光通过这一个微信号,他一年就可以赚到至少五百万。

当然,他还不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有一个做微商起家的80后,他通过朋友圈动态一天就可以赚五百万。每逢公司新品上市的时候,他只需要通过朋友圈广而告之一下,他下面的几十万代理商就纷纷打款几十万了。五百万算什么,一天就可以过亿营业额。

今天我还听到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和大家分享:你看到的不是世界,你看到的是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看到的那一套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然后就自己总结了一套道理,然后再用这个道理去看世界。其实世界是什么样的,你真的看到了吗?

泰国的表叔是谁?

解释泰国表叔前,就不得不说一下陕西的杨达才。当时陕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特大车祸,作为安监员的杨达才,例行前往事故现场。当时出现在现场的还有记者,在记者进行报道的时候,正好把杨达才拍了进去。这没什么,一切都是走程序。不过有心的网友却发现,事故现场的杨达才是“格格不入”。因为周围的人要么脸上很伤心,要么就是看不出来情绪,唯独这个杨达才面露笑容。

正是由于这个笑容,让网友盯住了他。随后大家的关注度从脸上变到了手腕,原来他手腕上佩戴了一块名贵的瑞士手表。之后在网友深挖之下,过去的十几张照片被扒了出来。

基本上每一张照片上都有一块名表,细数下来能有十几块之多。一个小小的官员,哪有钱能够买上十几块名表呢?因此在众多网友的关注下,上面开始对杨达才进行调查。

一番调查之后,果然发现了很多猫腻,因为一块手表,结果被一撸到底。时人调侃杨达才是表叔。而泰国表叔是怎么回事呢?泰国表叔是泰国的二把手巴逸,现任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他表叔称号的由来,是因为在2017年12月4日,他和泰国总理合照时,戴了一块世界名牌手表,还有一块闪亮的大钻戒,因此成为了媒体界拍照的焦点,此后被戏称为了表叔。▲手表和钻石

而据相关人报道声称,“表叔”戴的这块手表价值不菲,被一个名为“CSI LA”的脸书网客以最低估价为100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最低约合200万曝光。

这个价格也只有富贵人家能够消受,如今“表叔”高调出场,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吃瓜群众更是议论纷纷。

事后,“表叔”就一直被名表所困扰,媒体界更是频频报道关于名表的调查进展。

2018年1月16日,“表叔”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他也对之前的名表事件做出了解释。说是手表在当官前就买了,而且还是朋友借给他的,这个答案显然无法让群众满意。

为了自证清白,“表叔”还说:如果发现他做了任何贪污的事情,不用任何人说,他将会选择主动辞职。

并且他还保证,自己也不会靠着身份之便阻挡别人调查。他也希望调查可以走正常程序,最后给自己一个清白。但是搞笑的是,后来泰国政府确实对巴逸的手表进行了调查。调查之后发现,巴逸确实是“清白”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正如巴逸之前对媒体所说,他的这个手表是他一位已故朋友留下的,而他这的钻石也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

有关于表叔手表的事情,我们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另外一个问题,表叔为什么总是针对泰国前总理英拉呢?而英拉逃跑的事情众人皆知,为了抓到英拉,巴逸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据媒体透露,2018年年初,巴逸曾经在回答媒体采访时高声大喊:“抓不到英拉,各级官员都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而巴逸也在致力于督促泰国警方对英拉的追踪,并且要求整顿国内监控系统措施,在公共场所增加将近30万台的摄像头。

巴逸之所以这么卖力抓英拉,无非就是想将英拉彻底干掉,毕竟他和泰国总理巴育是一根绳上的蚂咋,一荣俱荣。英拉不除,他信家族永远是潜藏的危机,自己的职位就不稳固。若是英拉在销声匿迹的日子里,偷偷积攒力量,等到英拉日后东山再起,他副总理的位置就不保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