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银行卡安全成为众多持卡人关注的焦点。尽管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银行卡安全,但不法分子也在不断更新技术手段试图复制银行卡,给持卡人带来潜在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银行卡被复制的技术手段。
首先是侧录设备的使用。不法分子会在ATM机、POS机等设备上安装针孔摄像头和磁条信息采集器。针孔摄像头通常被安装在ATM机的密码键盘上方或隐蔽位置,用于窃取持卡人输入的密码。磁条信息采集器则安装在银行卡插卡口处,当持卡人插入银行卡时,采集器会读取并记录银行卡磁条上的信息。一旦获取了密码和磁条信息,不法分子就可以复制出一张与原卡信息相同的银行卡。
其次是伪基站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设备,向持卡人的手机发送虚假的银行通知短信,声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存在风险,需要点击链接进行验证或升级。当持卡人点击链接后,手机会被植入木马病毒,该病毒可以窃取手机中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同时,伪基站还可以拦截银行发送的验证码,使不法分子能够顺利完成复制卡后的交易操作。
另外,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滥用也是一种手段。部分银行卡支持RFID非接触式支付功能,不法分子可以使用特制的RFID读卡器,在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远距离读取银行卡信息。这种方式无需接触银行卡,只需在有效范围内即可获取信息,增加了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风险。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这些技术手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技术手段实施方式风险特点
侧录设备
在ATM机、POS机安装针孔摄像头和磁条信息采集器
需接近持卡人操作设备,易在公共场所实施
伪基站诈骗
发送虚假短信,植入木马病毒,拦截验证码
通过网络攻击,范围广,难以防范
RFID滥用
使用特制读卡器远距离读取信息
无需接触,隐蔽性强
持卡人了解这些银行卡被复制的技术手段后,应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带有屏蔽功能的卡套等,以保障自身银行卡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