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彩虹网

随着微机时代到来,BCY语言失去了发展优势,迅速变凉。

而后,中文编程的脚步并未停止。不少程序员尝试开发,比如基于Python2开发的中文编程“周蟒”和“中蟒”,基于汇编语言开发的O语言,还有中文小海龟、丙正正等其他中文编程。

但仔细看就可以发现,这些中文编程大多数都是生硬模仿国外编程语言,只是冠以“中文特征”,仅此而已。

因此,在自身发展受限和其他编程语言夹击中whatsapp官网,大部分中文编程尚未发展就已夭折。如今,被留下来的中文编程寥寥无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易语言,被网友称为“中文编程老大”。

易语言由吴涛独立开发于2000年。不得不说,全中文界面和代码、便捷的可视化开发环境、丰富的类库、集成化开发环境等优点,易语言的出现的确帮助了很多初学者在短时间入门。

如今的易语言,早已没有当初的荣光。因为其所编写的程序容易被杀毒软件误报为病毒、处理速度慢、编译程序体积大,以及大量用户使用易语言开发游戏外挂、电脑病毒等,“抄袭”与“骗子”成了它的代名词。

某技术牛这样评价易语言:

类库、模块、框架的数目,不仅代表着功能的强大,更代表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技术圈受众之广。

你问我Java有多少类库?有多少模块?有多少框架?我只能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你问我Python有多少类库?有多少模块?有多少框架?我也只能说像线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你问我易语言有多少类库?有多少模块?有多少框架?我伸出一只手给你数清楚!

总而言之,易语言饱受诟病,逐渐淡出程序员们的视线。

最近几年,中文编程衍生出各类趣味版本,比如文言文编程、方言编程等。

文言文编程

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东北话编程

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上海话版本

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粤语版本

上图均来源网络,如侵删

文言文编程也好,方言编程也罢,这些中文编程并没有很强的算法与功能,更多承担的是趣味性。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的出现,引起巨大轰动。有人猜测,中文编程或将许腾飞,发展有望!今年,网传某仓颉程序员正面回应:“不是中文编程,特点是简单易上手,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发代码。”给众多期待者泼了一盆凉水。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究竟是不是中文编程,可能需要等到源码真正公布,才能知晓。

中文编程再次陷入沉寂。

中文编程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为何就没有一款具有影响力的中文编程,中文编程为什么没有走向发展之路?播妞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主要是两大原因:

首先,中文编程不符合市场需求,且其发展跟不上市场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编程语言多达600多种。然而被世人熟知且是互联网主流的编程语言,也不过二十余种,其中常年占据榜首的只有Java、Python、JavaScript等十几种而已。

这十几种编程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是因为符合市场需求。比如Java搭上了互联网潮流的顺风车;2004年Javascript语言的一度火爆,得益于网游产业的兴起;而因为iPhone应用程序的编写需要,Objective-C流行。

同时,这些编程语言能跟上市场变化,满足某些开发需求。以Java为例,Java最开始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跨平台的问题。如今Java语言已更新至Java18,通常6个月一更新。

而在Java、Python、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普及之后whatsapp网页版,中文编程才逐渐发展,实际市场需求非常有限。以易语言为代表的中文编程,大多固步自封,没有创新whatsapp网页版,自然没办法有长远发展。

其次,仅靠个人力量不足以发展中文编程,国内尚没有合适的生态环境。

可以发现,中文编程大多是个人兴趣自主研发,国内互联网公司很少参与其中。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编程语言不仅仅是语言,它还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配套的类库、框架和平台。

仅靠个人力量发展中文编程,是远远不够的。

程序员痛斥!“中文编程,永远发展不起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