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能回娘家吗,她为什么不和贾琏一起回娘家看看?
诚邀!
为此特地查了一下古代女子的归宁礼俗,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对于女子回娘家有着不同的说法。
东西南北各地端午回娘家的讲究略有不同。例如,在以前的老北京,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时,手臂上还要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湖北秭归民间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之说,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见父母。而江苏苏州,妇女端午节要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回娘家,称为“躲午 ”,就是让孩子躲过端午节的邪气。
这大概说明,古代女子不是嫁出去以后不能回家,但是回家需要遵守一定的礼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按照礼制规定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或者没必要随便回娘家的。但是不同的时代对此的规定也不同,有的朝代松,可以随时回娘家,有的朝代紧,不让随便回。
具体到王熙凤的话,我们可以忽略这些时代和地区的差异。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王熙凤肯定是可以在礼制允许的条件下回娘家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次王熙凤为什么不跟着贾琏回娘家。
按理说,王熙凤其实和父母住得很近,都在金陵。但是王熙凤身为荣国府的大管家,岂能随随便便回家,一家子的大事都需要她料理,因此即使不是顺路,他们夫妻二人应该也是难得回王熙凤娘家一趟的。林黛玉远在扬州城,而且古时候交通不便,一走就是好几天,即使路过王熙凤娘家,王熙凤没必要跟着,否则的话荣国府那一大摊子的事儿就没人去料理了。确实,当贾琏陪着黛玉前往扬州城的这段时间,王熙凤不仅料理了荣国府的事情,还被借去操办了秦可卿的葬礼,收受了馒头庵老尼的贿赂,悄无声息地给贾琏头上多加了一层罪孽。总而言之,贾琏这一走,大约走了好几个月的情形。
至于说王熙凤有没有回娘家看看,出嫁这么多年肯定是有的,但是不会太多,因为王熙凤身份如此。再者,《红楼梦》的主要发生地还是贾府,主要写的是这些女孩儿的行踪性格。鉴于作者卷帙浩繁,写得人实在太多,实在没必要事无巨细都记载下来。那样的话,就显得轻重不分了。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结婚第一年端午节是男方给女方送礼还是女方给男方送礼?
肯定是男方给女方送礼啊,我们那里是端午节要到娘家过节的,一般带烟酒 粽子之类的东西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送那些了,现在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很多人比较注重健康了 好像很多人都在送那种挂脖子上的空气净化器了 好像创普大白还不错的,据说效果很好的
嫁的远回娘家会成奢望吗?
是的,除非你是全职太太,否则回家的次数屈指而数。
比如我,一年只有一次的探亲假,加五一,十一这样的时候回去,端午,中秋只有三天根本路上都不够。并且不能全用在娘家身上,还得照顾婆婆那边情绪,所以远嫁后很多的无可奈何啊!
去女方家送礼四个四个送?
我们江苏海门人家儿子定了亲以后,每逢端午、中秋、过年都要给岳父家送礼的。这送礼也很讲究,送礼时的件数一定是双数的,寓意是成双成对,要么送6件,再客气一点是八件,四样不送的,因四的音跟死是谐音,我们这里是忌讳的。但我们这里有个四川的外来妹,她说她们老家是四样四样送,说是事事如意!四跟事谐了!那就随风易俗吧!
你们都是带什么回娘家拜年的?
看自己父母需要什么。像我今年轮到在老公家过年,初二三才能回家。所以我年前给父母买了衣服,还有一些吃的。然后给了一点钱。但是我觉得父母家最希望的应该是孩子回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