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青虫,什么是豆虫?
豆虫
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主要取食大豆、洋槐、刺槐的叶片以及忍冬等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它体长40-45mm,翅展100-200mm,体和翅黄褐色,多绒毛,头胸部背中线暗褐色,腹部背面各节后缘具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色绿斑,翅面上可见6条褐绿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条暗褐色斜纹,后翅小,暗褐色,基部上方有储色斑,后角附近黄褐色。[2]
卵:球形,直径2-3 mm,初产的卵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老熟。
幼虫:体长约90 mm,黄绿色。头部有一黄绿色突起,胸足3对,黄色,腹足4对,尾足1对。尾部有一黄绿色尾角。
蛹:体长40-45 mm,宽15 mm,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钓状弯曲。[3]
发生规律
豆天蛾在河北省武邑县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分布在大豆田周围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处。老熟幼虫与翌年地温达到24℃左右时化蛹,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其化蛹羽化,发生亦重。7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的成虫半小时后即可开始飞翔活动。成虫白天隐蔽,易于捕捉;多傍晚活动,飞翔能力强,迁移性大,喜食花蜜,有趋光性。每头雌蛾平均产卵350粒左右,卵孵化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卵多产在植株顶端第三、四片茂盛叶片背面。幼虫五龄,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全年以8月上旬危害最重,也是用药除治的关键时期。豆天蛾的发生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降水。[4]
共5张
豆虫
黄淮海地区每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9-12cm上层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移动至表上层化蛹。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一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上越冬。成虫飞翔能力很强,但趋光性不强,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第三、第四片叶背面,每叶1粒或多粒。[2]
成长特点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叶等。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分布区域
豆天蛾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主要寄生植物有大豆、绿豆、刺槐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对土壤进行深耕,消灭越冬虫源。由于豆天蛾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 cm深处越冬,秋季翻耕,杀死老熟幼虫。夏播大豆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把蛹消灭在羽化之前,减少羽化率。
2、改变大豆耕作方式,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夏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的数量,使大豆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王玉正等研究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的发生,发现间作和同穴混播豆田的病虫发生危害轻于纯作豆田日。间作和同穴混播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自然生态控害能力。通过间作和套种等耕作方式,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害虫再猖撅等副作用,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特殊的意义。
物理防治
1、人工防治: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剪刀剪等人工防治措施。人工捕捉到的高龄幼虫可以食用,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豆天蛾食品。
2、黑光灯诱杀成虫:山于豆天蛾的成虫具趋光性,利用黑
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从而减少豆天蛾的发生量。
3、化学防治:1-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杀螟蛤,50%倍硫磷、4%久效磷等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2%西维因粉、1%对硫磷粉等喷粉,亦可用青虫菌等细菌杀虫剂。喷药宜在下午进行。4龄以后防效差。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人工捕蛾和4龄以后幼虫。
生物防治
1、对豆天峨天敌的利用:豆天峨卵期自然寄生性有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舟蛾赤眼蜂; 2种黑卵蜂:豆天蛾黑卵蜂和落叶松毛虫黑卵蜂。
2、使用生物农药。戴美学等人利用苏云金杆菌SD-5菌剂对豆天蛾进行防治研究表明,SD-5菌剂对豆天蛾具有较强的毒力,不同龄期的幼虫对SD-5菌剂的敏感性不同,小龄虫最为敏感,致死较快,卵期喷药,孵出的幼虫死亡率高。大田施药时间掌握在卵至3龄幼虫高峰期,大田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综合考虑防效和成本,施药浓度应选用0.5亿/ml。
所有豆虫都能吃吗?
不是的。
豆虫外形圆润,呈青色,故又叫豆青虫,是可以食用的虫子,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为这种虫子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达63%,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尤其是亚麻酸,更是人体所无法合成的。
今天在农村集市花200元买了一斤豆青虫?
豆青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虫子,可能很多人看到会觉得恶心,觉得起鸡皮疙瘩。因为豆青虫的外表确实有点像洋辣子,不过豆青虫是不会蜇人的,所以放在手上也不用怕。豆青虫浑身圆滚滚的,放上手上软软的,特别舒服,尤其是夏天我们抓一把豆青虫放在身上凉凉的很舒服。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豆青虫是一种美食,大部分农民一旦看到自己家里大豆上长了豆青虫,心都拔凉拔凉的,因为怕豆青虫把自己辛苦种的大豆给吃掉。所以农民不喜欢豆青虫,每次看到大豆长虫赶紧就会打农药,巴不得豆青虫感觉被灭掉。不过现在你还这么做的话,那你就不识货了,上哪找上百一斤的虫子吃去啊,这么好的美食被糟蹋太可惜了。
现在有很多地方已经发现豆青虫的价值,一些农民专门大棚种植大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大豆,而是豆青虫。种植大豆养殖豆青虫赚的钱绝对要比大豆多得多,一亩大豆光靠豆青虫就能获得上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大豆,真的确实非常有效益。也不知道谁发现豆青虫能吃的,颁个奖得了。
那么豆青虫到底有哪些吃法呢?1、油炸。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很简单,买回来的豆青虫先放在清水里浸泡一下。洗干净之后直接油温烧至8分热下油锅炸,炸至金黄色捞出来,口感绝对爆嘴,咬一口酱汁喷你满嘴,老香了,而且口感嘎嘣脆,吃了还想吃。
2、煮汤。这种方法相对会比较好一点,因为油炸的话很多营养会流失,而且感受不到豆青虫的真正味道,但是煮汤就可以品尝它的鲜味,不枉这一百多块钱一斤买的,千万别做出来和油炸别的昆虫没啥区别,那就不值得了。煮汤不是整只直接扔下去煮,而是要把豆青虫的内脏和表皮去掉,把肉挤出来,基础的肉晶莹剔透,看上去就有食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豆青虫呢?那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吃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我们期待您的新吃法,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谢谢大家。地里长了许多葛根藤?
问:田间地头长了不少葛根藤,如何将其清理掉呢?
有别于传统的拔、割、打药等方法,刺楸觉得可采用新思路予以去除:一是利用葛根藤养殖紫茎甲若虫,二是挖葛根。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那些二三事。相对于落葵薯、寄生植物兔丝子、水花生、水葫芦等疯长以致严重影响到农事操作的植物来说,田边地角铺天盖地的葛根藤则稍稍温和些,然而温和是相对的,任何不被农民认可的田间植物,哪怕是草药界的「软黄金」,都是恶草。
一、传统的方法有局限性恶草恶木在田地间与农作物争夺生存空间和养分,传统的去除方法无外乎是打除草剂、人工拔除和用锄头铲掉。打除草剂,效果虽好,但农药残留影响人类健康,而人工除草会增加农民农动量,尤其是在大太阳天,那真的是汗滴禾下土啊。对于葛藤,@七星老农 提到喷洒叫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剂和人工清除,但与普通杂草不同,葛藤是蔓生的豆科植物,藤茎蔓延达数米,且基部藤茎已木质化,打农药即便能使其枯萎,但枯萎死掉后的藤茎仍难以处理,不易腐烂,目前还不可随便在田间地头焚烧,所以刺楸觉得较好的方法仍是人工清理拔除。除了这两种方法,有无更好的方法呢?
二、因势利导,养殖野味,变废为宝1、提取葛粉。有种葛藤的变种叫粉葛,其地下块根即为我们大家较为熟悉的葛根,初级加工产品为葛粉,所以说葛藤不仅不是杂草杂树,还是可加以利用换取收入的山货。地里葛藤太多,若能善加利用,就算卖不出去,起码可用来提取淀粉待用。2、养葛虫。如今不少野味都可以养殖,有人专门种植大豆来养殖豆青虫(刺楸这里喊的猪儿虫),也有人养殖笋蛆。紫茎甲的若虫即我们平时说的葛虫,外形上看起来与寄生在竹笋里竹象虫的若虫笋蛆几无区别,因为笋蛆不止寄生在竹笋里,刺楸也曾在玉米棒子里发现过,以致有人认为葛虫就是竹蛆,这确实有一定道理。然而,除了生活史类似外,两类虫子并无多大交集,从它们成虫紫茎甲与竹象的形态特征就可知晓。葛虫寄生在豆科的刀豆、豇豆、葛属、油麻藤属、木蓝属、决明属等寄主上。葛藤是紫茎甲较喜欢的寄主,刺楸认为,以葛藤为食物养殖紫茎甲有较大的前景。紫茎甲成虫在葛藤茎上钻孔后产卵于其中,孵化的幼虫在葛藤茎内蛀食并生长。被葛虫蛀食的部位会膨大成呈瘤状的虫婴,并可见有新鲜排粪的小孔。葛虫蛋白质含量高,煎炸香脆,吃起来爽得很,可媲美笋蛆。当然,要想养殖葛虫,还应该再下点功夫去学习技术,切莫盲目投入。
三、葛藤的合理利用构树是恶木,但也有个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来研究利用它,葛藤没构树那么招农民厌,说不定以后还能有个葛藤研究中心呢。葛藤的用处不小,我们不要只想着除去,而应善加利用,目前在贵州黔东南已有「绿色有机生态葛根种植基地」专门种植葛藤,如图所示,村民还在为其拔草呢。
以上就是刺楸对如何清除地里葛根的看法,要是觉得回答得对你有所帮助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绿色长长的一条一条的是什么虫?
绿色长长的一条一条的是豆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以吃大豆叶子、洋槐树的叶子为生,是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及苏北地区尤为多见,成熟之后会钻入地下蛰伏,待来年羽化成成虫。
豆虫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美其名曰“豆丹”,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