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龙神2020,重启后的老牌综艺节目

彩虹网

第七龙神2020,重启后的老牌综艺节目?

当然会看,老牌综艺节目虽然已经停播,但是经典还在。

让我们一起回顾

第七龙神2020,重启后的老牌综艺节目

那些经典老牌综艺节目

1.《正大综艺》

《正大综艺》开播于1990年

是一档大型电视综艺益智栏目

还记得节目中那句熟悉的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而后为了适应电视产业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进行了一系列改版和创新

《正大综艺·吉尼斯之夜》

《正大综艺·宝宝来啦》

《正大综艺·墙来了》

等等各类型的节目

可谓是一档相当经典的综艺节目了

2.《超市大赢家》

《超市大赢家》于2004年首播

是一档在超市实景拍摄的竞技游戏节目

小时候真的相~当~爱看这个节目啊

对于梦想是抢超市的我来说

那这简直就是个圆梦节目

《幸运52》

节目创办于1998年,由李咏担当主持

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设的

一档益智性互动性节目

《幸运52》主要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猜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获得丰厚的实物奖品。

2008年10月27日,央视经济频道进行改版,《幸运52》被拿下。

3.《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是一档中央电视台的歌唱类节目

栏目于1999年创立

栏目名称借用歌曲《同一首歌》

2010年央视决定停播

那个时候节目里不但有着老一辈的歌手们

还有当时华语歌曲的半边天

林俊杰,蔡依林,罗志祥等等

每周末都守着看《同一首歌》

4.《我爱记歌词》

《我爱记歌词》是浙江卫视开播的一档内地歌唱类综艺节目,最早由华少,朱丹主持。

于2007年9月30日开播

节目规则简单:“谁能唱对歌词”。不比歌喉,不比舞台表现,就比看谁的记性好。

而后随着综艺节目的多元化

“中国蓝”开始推出真人秀节目

《我爱记歌词》热度也逐渐下降

直至停播

5.《勇往直前》

历届主持人有何炅,汪涵,谢娜,李锐等等

于2007年3月16日首播

《勇往直前》是一档以惊险挑战为内容,由知名的文艺、体育、娱乐明星参与的电视娱乐节目。

估计那时候看节目也都是冲着爱豆去的

还记得当时

一边喊着“勇往直前,我做主!”

一边紧张的不行的艺人们233

6《一呼百应》

《一呼百应》节目形式是模仿2001年韩国人气节目《万人召集演唱会》

是由中国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联合推出的明星人气挑战真人秀节目,挑战明星的体能、智慧与心理承受能力。

节目组陆续邀请歌手、演员、电视剧、电影剧组等社会各界名人来验证自己的人气。

于2009年4月26日首播

2011年《一呼百应》停播

7《康熙来了》

《康熙来了》为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中天综合台于2004年1月5日开播,“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个字:

蔡康永和徐熙娣。

这档综艺想必也不必多说

小s从少女到三个孩子的妈

《康熙来了》陪伴了太多人成长和

太多老牌综艺节目,都是非常经典的。

3万多块钱能买哪些二手车?

先给10年以上的车推荐日系车,缺点相对较少,想要享受德系车的舒适,你就得花更多的钱,整修更多的部件。舒适和油耗是成正比的,想要车开得舒适空间大点,就必然要多拿点油钱出来。首先讲一下日系车,优点吧,缺点少,相对来说省油,维修费用也低。缺陷之处是车漆天生板金较薄,因此外观上10多年的车,原漆很少,烧机油很常见,一般现象是,一辆凯美瑞240v和一辆花冠1.85000公里丢2升机油,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中修是可以解决的。

再说德系车,优点板金厚,撞车后难还灰,油灰较厚,舒适性比日系车好,行驶速度稳定性好,缺点漏油,几乎是普遍现象,在车商那里看都是干干净净的,买回来后开几千公里都能看到油渍,维修费用也比较高。油耗高,油耗低,对汽油要求高。

年代久远的旧车无论哪一级都比现在的车同级尺寸小,空间利用率低。国产轿车也有比较优秀的,不过大街小巷十多岁的国产轿车已经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在选择汽车时,我的个人建议是首先从实用入手,其次是油耗和保养,第三是舒适度,最后是价格。

3万块的二手车有什么值得买的呢,这一价位买车基本上就是奔着皮耐用而省钱,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推荐这几款车。斯柯达晶锐,2012款晶锐1.4手动晶精版,13年上市,10万公里数,现在市场上二手车价格也在29000元左右。这种汽车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没有什么小毛病,大部件成熟稳定。1.4一款自吸引擎,配5挡手动,开起来够大,初段没肉,中段深踩超车也能满足需要,日常代步妥妥。车底调教也更扎实,支撑力更强,有一定的驾驶乐趣,行驶更平稳。

空间感上,这辆车虽然尺寸不大,但是第二排一点都不小,完全不输同级别的三厢车,腿部可以有四个指头,坐进去很轻松。燃料消耗量,平均100多公里,也属于非常经济的一类。因此在家居生活中,晶锐这款车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铃木雨燕,铃木雨燕13款1.3手动标准版,14年上市,50,000公里数,目前售价在30,000以内。铃木素有小汽车之王的美喻,品质毋庸置疑,正常保养随便开,基本上告别了修理厂,买回家不用多花冤枉钱。动力性方面,1.3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67千瓦,最大扭矩115牛米,变速箱配5挡手动,加速轻快,开起来四平八稳,没有毛病。调教底盘的风格比较扎实,整体性好,操纵很灵活。空间感方面,算不上宽敞但也够了。燃料消耗方面,雨燕1.3平均百公里燃料消耗不足6升,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钱。总的来说,雨燕也是一款不错的日常代步车。

2013年赛欧3三箱1.2手动温馨版,4年上市,50,000公里数,目前售价在30,000左右。赛欧外观设计中庸耐看,1.3动力与这款小车匹配的不赖。空间感上,比较宽松,腿一拳半,而且垫子也很软乎,坐起来相当舒服和舒适。机箱滤震性能也较好,适合家用调性。燃油消耗方面,百公里油耗7升左右,并不算贵。就算是赛欧3也是一个不错的家庭选择。

埃瑞泽5号是奇瑞转型的产物。在艾瑞泽5的外观内饰设计上,奇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艾瑞泽5也是奇瑞家族外观设计的开端,自那以后,奇瑞许多车型的外观设计元素,都能从艾5找到影子(除了瑞虎7和瑞虎8,2020卷)。自然吸气1.5L发动机配CVT齿轮箱,绝对不会有爆发力,但也足够家用。普通人过日子,不就是图个平平安安嘛。

据说世界上最幸福的汽车外观设计师就是雨燕的设计师,十几年来,雨燕的外观变化不大,每次出新款都要换漆,贴上拉花,这就是新款。超过30,000个预算可以购买13年的雨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雨燕13年的作品,看起来还是很精致的,机盖和车顶再贴上一些拉花,整个车看起来更加灵动。铃木虽然退出中国市场,但家用车质量稳定,后期故障较少。还有人说买铃木车,只学过加玻璃水。因此这部车非常适合女性开,外观漂亮还不爱出毛病。

腾讯为什么会持有特斯拉5?

什么是“被动股权”,就是说你给投资一家企业,甭管最终占有了多大股份,对于人家的经营决策也插不上半句话,只能享受你这一部分股权所带来的收益或亏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不过你也不要以为像被动股权类的投资者就是为了挣钱去的,这得看投资者是一个什么体量和初衷了,比如说吧,假如你是一个普通股民,你可能也就是上面所讲的享受收益,不参与决策的角色吧,但如果是像腾讯这样的体量的企业,首先他投资的初衷就肯定不是简单的为了挣钱去的,绝对是出于业务布局的考虑,其次他所拥有的资源远非普通股民可比的,这样就不得不使被投资企业考虑其感受同时进行资源方面的合作,就比如腾讯持有特斯拉5%的被动股权这事儿吧,咱们可以好好聊一聊。

腾讯是在2017年3月17日,通过旗下的黄河投资以17.78亿美元在公开市场收购了特斯拉的816.75万股股票,同时也占有特斯拉5%的股份,成为其第五大股东。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腾讯要花费这么大笔资金投资特斯拉?当时有两个感念非常火一直持续到现在,那就是新能源车以及自动驾驶技术,而同样是在这两个方面阿里和百度也都早有布局,尤其是百度就在腾讯投资特斯拉之后的一个月,在在上海车展正式宣布了Apollo计划。

所以说,腾讯选择投资特斯拉不是差钱儿,而是看重了新能源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特斯来,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腾讯在汽车领域是早有布局的,包括车载地图、汽车操作系统等等,以及后续投资的蔚来汽车,都是腾讯在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做展开的布局,在大势面前,任何体量的企业都不敢掉以轻心啊!

还有一点,就是想腾讯投资特斯拉这种方式本身也很“腾讯化”,因为腾讯跟阿里的投资理念不同,阿里要建设的生态体系,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将是自有或控股的,比如优酷、饿了么、大润发都是要拿到控股权才可以。不过腾讯的投资理念却不是这样,咱不是再评论孰好孰坏啊,只是理念上的不同而已,腾讯投资的众多企业比如京东、阅文、蔚来、特斯拉,都是属于财务性投资,不涉及企业运营,但暂从实际的角度来考虑啊,一个大财主拿些钱放投在你的农家地里,你还能做到我行我素不考虑这位大财主的想法吗?他有100中方式可以让你over你信不信?另外一半的被投资企业,也会主动的跟腾讯接触进行某些资源方面的对接的,对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

我不清楚有没有给大家解释清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顺便关注下我的头条号吧,谢谢!

第七龙神2020新手怎么搭配职业好?

破坏+超能+任意破坏主要技能:迎击姿态,群体嘲讽效果并且对所有攻击自己的敌人反击超能主要技能:治愈术,加血的不用说吧。灼热身躯寒冰身躯,给友方上个BUFF,受到攻击时超能会对发起攻击的敌人用火冰魔法反击。

yoyo多少斤?

yoyo - 体重

86斤

陈自瑶,1981年8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女演员。2002年主演香港恐怖片《夺魄勾魂》。2007年凭借《同事三分亲》获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配角和飞跃进步女艺员提名。2009年出演宫廷斗争剧《宫心计》。2012年出演TVB古装宫廷剧《东西宫略》。2013年参演拍摄民初抗战剧《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2020年,出演的悬疑剧《黄金有罪》播出,她在剧中饰演唐家二少奶奶。2021年3月8日,出演的电视剧《大步走》在翡翠台首播。

是看孙喆一的决心还是孙宏斌的耐心?

融创中国一定会加速“文化”基因,但文旅和文化两个集团并不能完全混同。

文/庞宏波

去年,在融创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那一天,孙喆一发了一条朋友圈“等我们文化集团,三年内我们也来了。”

很少露面和发声的孙喆一如此直截了当的“表决心”,某种程度上还是颇为意外。在孙喆一任职融创文化集团总裁之前,一直都是一个“神秘少主”的角色,甚至一度都无法找到其公开出席活动的高清照片。1990年出生的孙喆一,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长子,也是如今融创文化集团的“一号位”。

融创文化在过去一整年里,无论是“决心”还是“野心”都体现无遗。作为一个后来者,融创文化2019年驶出“初弯”,2020年迅速明确了动画和科幻两大核心抓手。作为整个电影产业最“重”也是最难的两个门类,融创文化“加速前进”。但科幻和动画本身都是“慢车道”,需要长期的试错和培育。

对于融创文化来说,或许有足够的时间周期去等待。但是融创文化毕竟不是融创中国唯一的“文化梦”抓手,融创文旅作为和融创文化并举的战略板块,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也“攻击力”极强。相比融创文化的“慢”,融创文旅本身更容易在“地产+文旅”的组合上迅速交出成绩。

融创文化在过去一整年,围绕着科幻+动画持续做文章讲故事,但实际上孙宏斌2020年超过30次与地方政府会面,抛开地产因素外对于千亿级别投入的文旅赛道来说,这也是非常明显的信号。融创中国一定会加速“文化”基因,但文旅和文化两个集团并不能完全混同,起码孙宏斌依然布局了一个“双保险”。

曾经,孙宏斌说“融创文旅加融创文化是中国的迪士尼模式”。那么,对于融创文化集团来说,考验的就不仅仅是孙喆一的决心,实际上还有孙宏斌的耐心。

1

—融创文化的“快车道”:

一个后来者的自觉—

寻求核心抓手。

2018年12月,融创文化集团正式成立。熟悉融创文化的应该清楚,融创文化本身的成立史其实是一出“借腹生子”,核心资产里有从王健林手里收购而来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也有从贾跃亭手里接手的乐创文娱(乐视影业)、乐融致新。

对于融创文化集团这样的公司来说,姑且可以概括为”组合型公司”,因为其核心资产本身没有完整的培育周期,从并购逻辑组合成立实际上同样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但颇为意外的是融创文化集团并没有急于去理清内在逻辑,而是在内容上以一家全新公司的姿态进行“战略投入”。

更明确的说,当初融创文化集团成立时手里拥有乐创文娱这样现成的公司,但是并没有通过乐创文娱内容长处进行布局,而是重新画跑道。这让融创文化需要通过较高的资本投入挤入这个赛场,从而完成自己的“跑马圈地”。

2019年,融创文化集团战略控股了梦之城,将阿狸收入囊中。随后,梦之城出品的《罗小黑战记》上映,尽管没能复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迹,但其突出的口碑还是为融创文化的动画之旅带来了一个开门红。

进入到2020年,融创文化对于“内在基因”的渴望已经非常明显。2020年1月15日,融创文化对亚洲顶级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Base进行了战略投资,这让融创文化迅速有了第二个“动画案例”:《许愿神龙》。

在2020年年末,融创文化官宣程腾、李夏、袁智超、李智勇四个动画导演加入集团并且成立导演工作室。据悉,融创文化目前在动画领域已经布局了七个工作室,而未来融创文化可能将工作室的数量提升到十个。

在2019年6月份第一次见到孙喆一时,刚刚“入行”半年的他就对布局动画表达了非常浓厚的情绪。这和孙喆一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密不可分,在全球动画电影产业的布局上,好莱坞动画显然是最为成功的产业案例。从影视内容到线下IP,好莱坞其实已经画出了一条非常完整的跑道。当时孙喆一也认为在国内动画行业,“5000万美金做一部动画”是一个必需品。

从这一点也能理解,融创文化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在动画领域的发力。只是如今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折,这种转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带来的。

《哪吒》50亿的票房奇迹,给动画产业带来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在《哪吒》之前,动画产业尽管也已经迎来了系统性的布局,但成人国漫无法突破天花板的票房成绩实际上让整个产业苦不堪言。而有了头部票房的案例,如今这个赛道显然又迎来了新的生机,但这也意味着后来者想在这个“高点”挤进来需要付出多么高昂的成本。

在融创文化新签的动画导演里,程腾执导了《姜子牙》,尽管这部电影没能达到外界期待,但毕竟也是一部15亿+的动画电影,在2020年的票房排行榜中排名前三。融创文化想要拉入其中,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可想而知。

而在科幻领域,融创文化的核心优势在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硬件条件”。在《流浪地球》过后,科幻也成为了如今整个电影产业的重点类型,科幻电影制作密度非常高。融创文化无论是出于对东方影都未来的“加码”还是本身集团战略的“发力”,布局科幻同样刻不容缓。

在10月份,合资公司融幻影业成立,而在12月份,融创文化又迅速在哈尔滨举办了未来影像·冰雪电影展。相比动画领域的“踩点前进”,科幻在过去一整年时间并没有为融创文化带来过多的实绩。

但可以肯定的是,融创文化的确挺进了中国电影产业未来最有前途但是制作难度最高、投资难度最大的两个门类里。尽管融创文化经过了2019和2020年两年的“交朋友”,但如今整个集团依然不具备主控主投的能力。

那么疫情过后,在高风险的内容门类里如何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际上是融创文化明确核心战略之后的“第二步”。

2

—孙宏斌的“后手”—

融创文化和融创文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所属关系。

融创文化和融创文旅在同一年成立,在关系上处于“战友”。2018年8月15日,融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开资料显示,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等将担任文旅集团董事,路鹏担任法定代表人。而2018年12月,融创文化集团成立。但整个公司真正进入正轨实际上是2019年,融创未来文化娱乐(北京)有限公司2019年4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李宇浩。

对于孙宏斌而已,融创中国必然需要填补其“文化基因”,这是其“地产+”的核心战略。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地产巨头来说,在地产的“高峰期”寻求第二增长点是每一家公司都迅速完成的历史使命。

从收购万达文旅项目到淌入“乐视之水”,孙宏斌用真金白银交足了“学费”。但孙宏斌之所以依然在文化产业领域大举挺进,足以看到融创对于“地产+”战略的坚定。作为孙宏斌的长子,孙喆一也恰好在这一关键拐点登场。

尽管孙宏斌对于子女保护极为谨慎,但对于子女的培育也是极为严苛。孙喆一此前在波士顿学院留学,据了解孙喆一的人表示,其整个留学都是“自己挣学费完成的”。回国之后,孙喆一也是在雪湖资本和昌荣传播任职,并未直接进入融创集团。

2014年,孙喆一加入融创中国。2015年进入融创上海大区担任区域副总裁,当时主要负责位于唐镇的重点地产项目。对于当时开疆拓土的融创来说,上海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但这也足以看到孙宏斌对于孙喆一的“严苛”和“厚望”。而在2017年,孙喆一回到融创集团总部,负责战略投资工作。2018年12月,融创文化集团成立,孙喆一担任总裁。

和传统的“二代”相比,孙喆一有着足够精彩的个人奋斗史。从进入融创开始,孙喆一每一次的“深坑起跳”都完成的非常漂亮。而孙喆一跟随过的田强和高曦都是融创最早的元老,这对于孙喆一在融创集团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融创理清了和万达、乐视的关系之后,由孙喆一负责文化集团也并不意外。毕竟对于融创中国来说,“地产+”的未来必然需要在文化产业领域交出成绩,而文化产业难度虽大但战略意义也大,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孙宏斌将这个“深坑”再一次交在孙喆一手里。

虽然从长远来看,孙喆一挂帅文化集团总裁和融创中国努力“地产+”的战略有着非常精美的“故事”,但是孙宏斌并没有完全将所有的“文化重任”交给Kevin。融创文旅集团的独立以及和文化集团的并列关系,实际上就是孙宏斌的“后手”,这绝非贬义,只是对于如此体量庞大的公司来说,自然无法将全部重心押注在一家腾空而起的组合公司身上。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青岛东方影都的运营就有明确的分割。融创文化集团所拥有的只是融创影视产业园,而其他部分则由其他集团负责。尽管对外的口径上,这是“融创”的大体系,但是对内毫无疑问是竞争关系。至于为什么不由文化集团一家运营,其实有非常多的理由。

从一开始,孙宏斌对于融创文化和文旅就有着自己的布局逻辑。在布局的初衷上,孙宏斌明白“人们有钱以后最想干什么,娱乐、旅游是很重要的一块。所以,投资文化旅游行业就成了融创的首选。”而在布局的路径上,因为有之前万达和乐视的投资经历,孙宏斌也明白“我们现在有个文化集团,有个文旅集团,将来这两个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的迪士尼模式。”

至于文化+文旅是否一定能结合出中国的迪士尼不得而知,但起码“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孙宏斌对于现阶段走向迪士尼的思考。

对于一家地产巨头来说,文化基因固然重要,但核心并不是弃地产化。在每一个融创文旅城周边,融创都有地产项目,这种“地产+文旅”本质上就是融创希望看到的未来。

对于文化集团来说,能够生产IP赋能文旅从而赋能地产固然是好事,但是IP制造在如今的电影产业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是钱、时间、决心、耐心、野心的排列组合,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方程式。

孙喆一所负责的文化集团对于融创中国来说,是一家“慢公司”,这需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试错。而融创文旅相对而言则是一家“快公司”,地产+文旅足够让融创讲出更丰富的故事,在这条故事线上,融创中国也能通过和文旅的结合去等待融创文化集团的成长周期。但无论文化集团什么时候能交出满意答卷,融创中国都没有把全部压力倾注在文化集团身上。

这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自然是友善的,可是万达在文旅赛道上遇到的难题很可能融创之后也会遇到,毕竟“并列子弟兵”的方式是合作还是竞争,有着非常细微的变化。

3

—融创文化的“牌面”—

如何打好“一张牌”。

对于现阶段的融创文化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家全新的初创公司。在明确了科幻和动画两大内容支柱之后,下一步是如何将内在资源进行组合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融创文化成立初期,内在的核心资产和电影产业挂钩的是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和乐创文娱。前者可以“生产”,后者可以“制作”。且不论乐融致新能否后续加入其中完成渠道的放大,单纯的“生产——制作”就是国内同类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且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除了吸引大片前来拍摄外,对于一些优质项目也会参与投资。其中李少红执导,已经上映过的《解放了》和在春节档亮相的《刺杀小说家》,融创文化集团都参与了联合出品。

乐创文娱作为曾经的“民营五大”也有过自己的代表作品,但是在并入融创文化集团之后,乐创文娱的定位发生了明显扭转。此前,孙喆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乐创文娱将会关注更年轻和高概念的内容,会聚焦3000万到5000万体量的内容,不排除在网络电影、网剧甚至短剧中进行布局。”

首先,这种内容制作方向并非乐创文娱所擅长的领域,甚至这种内容方向都很难在一家以院线电影为核心的公司里兼容。其次,这两年乐创文娱除了引进《利刃出鞘》外,真正在内容端的发力并不多见。积压多年的《爵迹2》改名《冷血狂宴》登陆了腾讯视频进行了网播,而《熊出没:狂野大陆》今年再次定档春节之后,乐创文娱是否仍然是其主要的“发行出口”也存疑。

而张昭此前为乐创文娱勾勒的内容版图里,诸多IP开发是否存续并不清晰。现在留在乐创文娱手里的内容存活是李仁港执导的《刺局》以及是否会延续合作的《熊出没》IP。除了内容上的调整之外,继张昭之后黄紫燕在去年也从乐创文娱悄然离开,“主心骨”的出走和新方向的调整,让乐创文娱本身的独立属性有很大的担忧。

如今,乐创文娱并入融创文化已经两年,此前孙喆一接手时表示乐创文娱和融创影视会是两个独立的厂牌,但从目前来看似乎很难看到这一点。

融创文化努力希望打出“一张牌”,在内容开发上动画电影会以工作室的模式出现,科幻电影则有融幻影业这一厂牌,在制作上有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此外,融创文化此前还布局了两个独立赛道:艺人经纪和网络视频。

2020年8月6日,萌扬文化完成了董事备案的变更,由宗帅变更为宗帅、邵博、孙喆一,同样投资人(股权)变更里,融创未来文化娱乐加入其中,截至目前持股35%。萌扬文化是柠萌影业旗下的经纪公司,拥有江疏影等艺人。融创文化战略投资萌扬文化,未来是希望借助柠萌影业的影视内容+艺人经纪布局上游,还是自己布局内容开发+制作+艺人经纪+MCN并不清楚,因为融创文化对于这块布局非常“低调”。

而在网络视频领域,融创文化也是罕见的巨头“亲自下场”。至于为何要自己做一个MCN矩阵而不是和平台进行战略合作,是非常疑惑的。短视频的确是文娱产业的一个蓝海,其本身的宣发能效也和内容之间频频产生联动,但是巨头亲自布局MCN所耗费的成本和得到的成效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

从中也能看出,融创文化的整体战略是发生了一次明显变化的,但2018年成立之初“打好一张牌”的疑问实际上在2021年初依然存在,融创文化如何将内部板块进行充分整合,明确核心路线,然后再和外部的融创文旅集团产生关联,从而实现融创中国的“迪士尼梦”依然是其核心问题。

也就是说,经过了整体战略路线的调整之后,融创文化重新进入到了战略路线的“培育期”,还是回到了最初的疑问上:如何打好“一张牌”以及什么时候能打好“一张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