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公骑冠剑无边绝望,诗词如何入门?
问题:诗词如何入门?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诗词,也有过写诗的想法,那么如何才能窥得诗词门径,写一首合格的诗词呢?我认为要具备以下三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诗词读了一定的数量之后,会和学英语一样,产生一种语感。这种语感,会使你随口而出一句的感慨,都不自觉得符合诗的音韵、平仄。众所周知,诗是一种具有音韵节奏的文学体裁,训练出了这种语感,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
古代很多诗人,就是因为先在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句子,才慢慢完善成一首诗的,诸如李白那种斗酒诗百篇的天才是少之又少的。
另外,读多了之后,会掌握大量的词汇,诗有“诗家语”,或雄浑壮阔、或婉转低回、或凄美悲凉、或沉郁顿挫,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当我们产生了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之时,才能用合适恰当的诗家语言,去抒发这种情感,否则容易言不达意,虽有满腔的情怀、动人的故事,也无法表述出。
掌握基本知识、学习诗词技法当有了一定的底子之后,可以购买一些理论知识,开始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我推荐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格律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知识体系,只要用心,半天的时间便能掌握。熟悉了格律之后,可以尝试作一些诗词。
作诗,可先练习五言律诗的创作,因为初学者,很难通过七绝、五绝这种篇幅短小的体裁,将一种情感、故事表达清楚,而七律又因为字数较多,中间的两联七字对仗也有难度,故而容易出现凑字、对仗不工整的问题。
五言律诗字数不多不说,正好适合初学者表述情感,另外五字的对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最后就是,掌握了五言律诗的格律,通过小幅度的增删,均能将其他律诗体裁推演出来。
古体诗虽然相对来说格律比较自由,但其实比律诗要难,因为没有格律的规范,初学者会出现结构、音韵等一系列问题。
词则可依《白香词谱》填词,最初可练习填小令,初学者填长调,容易出现堆砌等问题。
当能掌握了基本格律,能够创作出一首符合格律的诗词后,则可以开始注重遣词、意境等。比如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典故来使诗词变得凝练厚重;可以在结尾留白,让诗词意境变得隽永;可以用一些新巧的比喻,让诗词变得新奇…。
这些均需要花时间揣摩古人的佳作,另外也可看一些诗话,《诗境浅说》便十分适合初学者,再如《学诗百法》容易懂,也比较全面,可以一看。
感受生活艺术是离不开生活的,诗词也是如此,陆游曾给儿子写了首诗: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说自己最初作诗只知道追求词藻,后来才知道,诗家工夫在诗外。一首好诗,应该建立在真实的情感之上,这样才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也才有意义,为赋新词强说愁,则是很狭隘的创作观念。
我们可以留意日常生活,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那些令人愤懑的事件、那些令人欣喜的激动,都可以化作一首好诗。例如孟郊将母亲临行缝衣的场景写了下来,造就了千古流传的《游子吟》;杜甫在看到征夫与亲人别离的不舍,写出了广受称赞的《兵车行》。
结语:
诗,并不一定要去远方追寻,不一定要蓝天大海,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充满着诗,只要我们做到了上述的三点,便能有感而发,写出打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