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是哪个城市,广州有哪些一本大学?
一本招生十几所,层次自然有梯度,广东考生不远行,水涨船高分数升。
2018年广东高考报考合并了本科批次,不再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只要用前几年在广东省一本招生的院校来回答这个问题,广州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共11所学校在本科一批招生。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山大学东校区)
中山大学,三地办学,仅仅在广州市就有北校区(医学院)、南校区(老校区)、东校区(大学城校区)三个校区。双一流大学A类、985、211工程大学,华南第一学府没有什么争议,文学、经济学、理学、医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都比较强大。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地区工学最强的大学,尤其是轻工方向,同样是双一流大学A类,985、211工程大学,主要的优势学科都集中在工科,广州城的两所985,中大培养了很多政界人才,而华工更擅长培养创业者、企业家。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暨南大学南校区)
暨南大学,三地办学,广州、深圳、珠海都有校区,深圳校区只有旅游学院,是最小的一个校区。华南地区新闻最强的大学,211工程大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是强势学科比较集中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药学相当不错。
(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
华南师范大学,两地办学,主体都在广州市,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南海校区在佛山市南海区,华南地区师范类最强院校,211工程大学,虽然不是部属师范,确实省属师范三杰之一(另有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211)。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第一校,虽然名字叫做农业大学,但是开设学科却非常齐全,不仅仅有农学,还有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等。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非常广阔,每年来此赏花的游人如织,此外自产的酸奶畅销于大学城各大高校,供不应求。
(转发文章手有余香)
南方医科大学,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外,广州市有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源自我国著名的军医大学——第一军医大学,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血脉相连,学校继承了军医大学严谨的传统,培养出无数的医学人才。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地区最好的外语类大学,有外语和贸易两大支柱,刚好坐落在文化开放的广州城,两大特长尤其被用人单位认可,虽然近些年的生源质量不像早些年那么优秀,但是传统依然在,地理位置原因,东南亚小语种特别出色。
(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
广州大学,广州市的亲儿子,近些年发展势头特别好,硬件设施和人才引进的投入不逊于更高层次的大学,校园面积广,食宿都是一流。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非常出色的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自成体系,尤其在学生社会实践和比赛参与上面,给予的灵活度和支持非常多。广工也是罕见的拥有板球场的大学,学校的建筑风格更是在整个广州独树一帜,好多是大柱子顶起建筑物,地面一层还能跑车。
广东中医药大学,华南最出色的中医药大学,近些年国家政策支持中医、中药的发展,广中医也受益不少,这是一所校园呈长条状的大学,宿舍有电梯,四人间,上床下桌,有中央空调,独立卫浴,豪华大阳台。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
广州医科大学,有一所医科大学,位置不在大学城,但是距离也不远,不能享受大学城的资源,周围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出个门还是相对比较费劲的,好在校园内环境还是不错的。
广州是华南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广东的孩子总也不喜欢出省,所以缪老师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们愿意出省上学,其实可以考到层次更高的大学的。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广州最大哪个区?
广州最大的是从化区。
越秀区面积33.8k㎡,荔湾区面积59.1k㎡,海珠区面积90.4k㎡,天河区面积96.33k㎡,白云区面积795.79k㎡,黄埔区面积484.17k㎡,番禺区面积786.15k㎡,花都区面积970.04k㎡,南沙区面积527.65k㎡,增城区面积1616k㎡,从化区面积1974.5k㎡。
扩展资料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管辖的城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本级统筹区即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简称“老七区”。东山、芳村、萝岗原为老七区之一,后因合并而撤销,南沙为新的老七区组成部分。老四区原指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但是区域调整之后,就采用老三区(老城区),指越秀、荔湾、海珠;新四区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
珠海这座城市怎么样?
珠海是一座浪漫的海滨城市,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应该会有很多朋友为了去澳门、长隆而在珠海休憩过吧!
如果是想来珠海旅行的朋友,可以尝试体验九洲港的“海上看珠海”项目哟~
【海上看珠海】航线所使用的船舶,是被称为“海上小白龙”的高端主题豪华游船“寻仙5”和被称为“海上大黄蜂”的高端主题豪华游船“寻仙6”。
小编曾乘坐过“小白龙”,第一层为舒适客座区,第二层为观景卡座及VIP海景包房,一、二层客舱外均设有观光走廊,第三层则是360°超大全景观光平台,供游客观景拍照、登高望远以及举行主题活动。
从珠海九洲港出发→
港珠澳大桥跨海而来,眺望大陆的第一站便是大桥最西端的珠澳口岸人工岛,而我们海上看珠海的第一站,也是它。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四个人工岛中面积最大的,相当于300个足球场大小,是国内唯一的港珠澳三地交汇处。
“风帆”双塔是九洲航道桥,因为两座相当于30层楼的风帆型的塔柱,而被大家称为“风帆“双塔。是港珠澳大桥最靠近珠海的桥塔,也是港珠澳大桥唯一一段可在陆地上观赏的标志性景观。
随着风帆双塔在视野中越来越近,直到头顶完全被宏伟的大桥桥面覆盖,千万别只顾着“哇”!这时,要抓紧时间近距离的和大桥合照!
虽然澳门对于珠海而言不算陌生,无论是拱北还是横琴,都能看到它的城市景观,但是,在大海上,在港珠澳大桥的陪伴下,远眺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海豚”塔为江海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高105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这样的巨无霸“海豚塔”还有两个“孪生兄弟”,如同三只巨型白海豚齐跃海面,海天之间展现出人与海洋共处的和谐画面,成为伶仃洋上一道独特而美好的景观。
青州航道桥被我们称为“中国结”,是港珠澳大桥三座通航孔桥之一,主跨458米,桥塔高163米,是三座通航孔桥之中跨径最大、单体规模最大、桥面及索塔最高的。人们驱车从香港往珠海方向开行时,见到的第一个桥型就是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它也是整座大桥最亮的亮点。
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了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在咱们海上看珠海观光游船,可以远眺到以桥梁养护以及办公为主的西人工岛。
当我们看到日月贝,这座中国唯一的海上歌剧院,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意味着此次的海上看珠海之旅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返程之旅。
情侣路和日月贝一样,是在珠海“必打卡”之地,但是从海上游船的角度,也许可以看到这条蜿蜒的海边公路,在绿树青山的映衬下,和陆地完全不同的壮阔之感。
也许是因为身处无边大海,在甲板上看到的九洲岛显得小而葱茏,像是一颗精致的绿宝石浮在蔚蓝大海上。而在路过小而美的九洲岛后,这次海上之旅,就正式结束了,“小白龙”在这片蔚蓝之上,缓缓向着九洲港驶去。
————————————————————————————————
八百年前,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著名诗句,以表达他对国家衰落、破败的悲愤。
近八百年后,粤港澳三地的市民们终于无需像文天祥那样“零丁洋里叹零丁”,而可以在飞架东西的港珠澳大桥上驰骋,感受粤港澳三地的畅通无阻,经济繁盛的喜悦。
来珠海旅行的朋友不妨体验下这个航线,近距离接触港珠澳大桥的宏伟壮观~~~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城市不选择广州?
分析城市的发展情况,首先我们需要具体说明一下城市的相关区位要素。一般来说,城市发展的区位要素可以分为经济和非经济要素,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环境等非经济因素是第二位的。而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六个因素有关:土地、人口、产业、科技、文化和政策。
其中,前三个是显性因素,后三个是隐性因素,只能通过其他对象显示出来。六个因素中,产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其它的五个因素都是间接地发挥作用,最终作用于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人口是六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它的重要性在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成果的享受者。在产业经济学中,广义的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大到部门、小到行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狭义的产业是指工业部门。产业区位是指产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据资料显示,广州2019年的GDP只有23628.6亿元,相比之下,身为新一线城市的重庆已经有23605.7亿元了,与广州相比也仅仅只差几十亿元。而与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相比,广州就显得有点不足了,深圳的GDP已经有将近26927.1亿元了,比广州整整高上了三千亿元。据2020上半年GDP数据显示,广州有着10968.29亿元的GDP总量,排名第五,在广州前面的是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上半年重庆GDP为11209.83亿元。广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城镇化率为86.46%。年末户籍人口953.72万人,城镇化率为79.90%。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175万,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5年人口流入量800万,人口流入与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相称。
对于广州本身来说,所谓的“下滑”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我们对于“发展”的定义不能是单一的,尤其是不能唯GDP论。一个排行榜上的数字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做出判断。另外,目前广州市在GDP指数上出现了一些下滑,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第一,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周围的小城市发展起来,整体水平较高,广州的一些产业被周边城市吸纳了。第二,深圳的政策红利、发展红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贸易大背景之下,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外贸行业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综合上述几点,广州发展有下降的趋势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关键问题在于城市发展要能留住人才、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具备发展活力。广州目前的特色消费品产业,以及岭南文化旅游业,都是很有特色的产业。另外,广州的居住环境、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都相当到位,从近年来人口大量流入的情况看,广州市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广州的城市排名的升降,关注广州是否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末尾还是会掉出这个序列。从外界宣传角度说,广州的“掉队”或许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城市的实际发展层面看,这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广州市中心城区指的是哪些?
广州市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四个区。
广州市一共包括11个行政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其中,7个是市本级统筹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也简称“老七区”;4个新城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
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广州主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九龙镇以南地区、番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副中心包括南沙区全域。外围城区包括花都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区、增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