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11种运算放大器电路:从基础到工业级的实战指南

彩虹网

拆解11种运算放大器电路:从基础到工业级的实战指南

拆解11种运算放大器电路:从基础到工业级的实战指南

最近整理电路板维修资料时,发现好多同学遇到运算放大器电路就懵,明明课本上背了公式,一碰到稍微改过结构的电路就卡壳。其实问题出在没抓住核心,今天就说说最基础的两个原理,管他什么同相反相加法器,全靠这两招就能搞定。

虚断和虚短是关键。所谓虚短,就是运放开环电压超大,正负两端电位几乎一样,但绝对不能真短路。虚断是因为输入阻抗高,流进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几乎为零,就像那两个接口断开了,但实际电路里并没有断。维修时把公式抛开,就这么想就行。

比如反向放大器,把正极端接地,反极端通过电阻接输入信号。因为虚短,反极端也是0V,电流只能从电阻流过,算算电阻分压就能得出输出电压=-Rf/R1乘以输入电压。同相放大器结构类似,输入接到正极端,通过电阻接到输出端,电压随着反馈电阻比例升高。这两个是最基础的放大结构。

加法器电路需要多个输入端,比如两个信号分别经过电阻接入反极端,再并联一个反馈电阻。根据电流守恒算方程,当所有电阻一样时,输出就是两个输入的和。减法器反过来,让两个输入在不同端产生差值,公式推导出输出等于输入的差。这些电路用虚断虚短列方程就能解开,不用记固定模型。

积分电路在反相端接电容,输入电压变化时电流在电容上积累,输出电压变成时间的积分。微分电路相反,用电容隔直后接电阻,输出电压与输入变化率成比例。这两种电路在处理信号波形转换时特别有用,比如滤除干扰或者生成脉冲。

工业控制里常遇到电流转电压电路,比如检测4到20毫安的信号。电流流过采样电阻产生电压,再通过反馈电阻调节输出范围。算算电阻比值就能把电流数据转成适合模数转换的电压值。反过来电压转电流电路会用晶体管调节输出,确保负载电流稳定,这种结构在通信接口里常见。

有个案例挺有意思,三线制温度传感器PT100,三根线抵消线路电阻影响。桥式电路配合运放补偿,两个输出通道分别测主信号和线路干扰,最后解方程算准温度值。这种设计在化工仪表里能提高0.1%的精度,实际调试时得多注意保护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网上有篇编辑质疑过加法器的方程符号,说漏了个负号。这提醒大家做推导时要仔细检查方向,特别是电流流向和参考地的位置,差之毫厘就会算错极性。搞电路不能光靠背书,动手画图列方程验证才行。

很多维修现场问题都是虚断条件被打破,比如电源电压不够导致运放饱和,或者输入阻抗不够大形成电流分流。这时候要检查供电范围和电阻选型,把理想模型和实际参数结合分析。遇到奇怪的噪音,往往是因为共模干扰突破了虚短约束,加个滤波电容试试。

其实掌握虚断虚短就相当于有了万能钥匙,不管多复杂的反馈结构都能拆解。比如差分放大电路,多个电阻串联形成分压网络,通过等电位点连接运放输入端,最后算出输出是输入差值的放大版。结构复杂但原理还是那两个基础概念。

最近帮朋友修了个传感器模块,发现他们的运放电路漏掉了保护电阻,高温下输入电流过大导致漂移。按照虚断条件重新设计限流电阻后,稳定性提升了。这事说明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课本上的理想状态和工厂里的元器件总有差距。

总之,学运算放大器别死记公式,就记住虚短虚断两个前提,其他电路都是在这基础上搭积木。遇到新结构先标出虚短点,再用电流守恒列方程,就算第一次见的电路也能分析清楚。维修时带着万用表测测关键节点电压,对照理论值就能定位问题所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