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师怎么加点,现在有没有什么操作不那么难?
感谢题主的神级提问,我来回答起源版本的主C问题。
首先很多答题者的思路和回答方式都不对,可能还局限在之前的版本或者上上版本之中。
主C操作不难,根据当前版本,除了奶爸奶妈,能算得上超一线职业的有:体操帝、金雷虎、王小妹、星际灭、百花帝。
至于所谓的战斗法师、弹药专家、机械元首、召唤法师、大地女神、黑濯神这些操作复杂的隐藏超一线职业就不给你介绍了,因为题主想要的操作不那么难的职业,在这里我们先一一略过。
首先说说起源版本的体操帝——黑暗武士在起源版本的技改中,黑暗武士的增强足以使他再领风骚。
首先是BUFF方面。黑暗武士的buff装很便宜,这把武器在拍卖仅仅出售300W,黑暗武士新的BUFF【泛滥】,学习等级为30,效果为直接提升暴击攻击力并同时赋予武器暗属性,10级精通20级上限。
而且在技能上有了伤害的加强,可以说是本次改版最强大的职业,只是了解这个职业的人比较少,因为在技能之前要做一遍小技能的体操,被人所诟病。但是在这次改版之后,他的各种技能都有伤害,刷图比较流畅。
【黑暗十字斩】、【旋涡斩】、【暗劲爆发】、【暗影鞭】、【灭魂封魔斩】、【破魂之刃】、【凝魂波动阵】、【破魂斩】、【冥炎破空斩】、【禁魂斩】【魔狱裂魂斩】、【暗炎冥魂波】、【斩龙破】的攻击力提升简单指数:6分
和其他耍剑的职业都不一样(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成型指数:5分
五五对开吧,武器,拿什么武器都行,但是套装比较依赖幽魂套。
金雷虎——男气功退可称霸格蓝迪,进可乌龟拖十九。
与自己那个星光熠熠、万众瞩目的师姐相比,男气功师可谓是非常低调。低调到没有人在排行榜中想到他,但是你进卢克和乌龟团,可以看到男气功各种2拖18,1拖19。
这么强大的职业一直在被计生,由于计生合理,我也没玩这个职业,但是下一个准备打造的号就是这个职业,带图的时候,进图死,然后看到各种999。
然而这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职业的上限非常合理,十亿伤害而已,刚好秒各种大图。玩起来随心所欲,强烈推荐。
简单指数:8分
BUFF技能的整合,【风之气息】被删去,其效果被并入【念气流转】中,SP消耗有所降低。
75级技能【风雷啸】机制改善,由目前的进图能量为0变更为进图就填充到500,这意味着男气功可以进图就开风雷能量,这解决了直接面对绿名时能量不够开不了以至于损失大量伤害的问题。
成型指数:4分
对成型要求比较高,高强武器搞起来。
王小妹——女大枪操作简单推荐职业没有之一;伤害计算简单职业没有之一;成型简单的职业没有之一;x-1和一绝很好的优化,也是大幅度加强的版本。
起源版本是什么版本,简直就是王小妹的版本。各种武器各种流派,技能大幅度加强,无脑操作。
女大枪畸形的一觉终于改善了,以前最为人诟病的磨叽也变成了脱手。
简单指数:9分
没啥操作性,手炮各种飞,飞到没人的地方,放技能。除了Y轴是个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
成型指数:10分
就没见过比这个职业更好成型的职业,不要A套,也不要B套,你来个85套,艾肯也行,再不行断肠套都行,没事没事啥都行,被动加独立,简单上4000独立不开玩笑。
至于武器,呵呵呵,什么武器什么流派,哪怕惊雷之吼都能当坦克兵。
星际灭——星际毁灭者FFF团长和驱魔的专属武器,没有这把武器叫驱魔,你控控场辅助下就行。有了这把武器,你不再是一个人,一个人,个人,人。。。。
全技能+4,什么概念,相当于30%以上的提升,具体算法不在这里算了,只是大致的估计一下。
触发效果其实是JN命中敌人时增加JN,最多增加4,基本全程。
简单指数:6分
挺考验操作的一个职业,不过乐趣多多,加点正确搬砖一样快,刷图各种流派6的飞起,这个职业也算是少数派,但是玩的熟练不容易,只要手熟,可拖18。
成型指数:1分
能行不能行,这都是缘分啊,大哥!
百花帝——女气功起源版本的女气功基本人手一个,念气罩的改动,伤害的增加不一一赘述。
但是我为什么要把这个职业放到最后讲,是因为我想给题主一个忠告,不管什么职业都能玩的好吗,都能当主C,包括女气功这样的辅助。
但是百花帝为什么强大,是因为在上个版本的无数次混团,得到了A套,得到了双无尽和灵魂搭配,或者得到了恍惚。
任何职业有了A/B套+无尽/恍惚这种搭配都能日天,百花做到了,还有什么职业做不到。
简单指数:8分
人人都有,都会玩。
成型指数:1~~10分
这个成型代表全职业,也代表DNF的中心思想,想混了,随便一身异界都行,但是混也是成为主C的一种历程。
说到这里,相信题主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我是胡白,谢谢大家指正,纯手打,也是这段时间看不同攻略,一直想说的一些自己的话。地下城与勇士b叔驱魔加点?
地下城与勇士中,B叔驱魔加点的推荐如下:
物理系加点:
空斩打:必满,招牌技能,优先快速学习。
破魔符:必满,主要用来减速和打伤害。
升天阵:+1,可以用来起手,但容易被破。
潜龙:+1,可以增加物理攻击,但需要注意SP消耗。
断空捶:+1或+满,可以快速位移,躲避攻击。
神武:+1或+满,CD短,可以增加力量和物理攻击。
法系加点:
魔法暴击:必满,增加暴击率,提高输出。
落雷符:必满,主要输出技能。
驱魔旋风打:必满,可以快速清理大量小怪。
压制符:必满,可以降低敌人移动速度。
黑暗切割:+1或+满,可以造成大量伤害。
寒冰符:+1或+满,可以减速敌人。
被动技能:
烈焰脉轮:必满,增加火属性抗性。
寒冰脉轮:+1或+满,可以增加冰属性抗性。
圣光守护:必满,可以增加光属性抗性。
朱雀符:必满,可以增加火属性强化。
玄武符:+1或+满,可以增加物理防御。
BUFF技能:
力驱的BUFF技能为武器祝福,必满。
法驱的BUFF技能为脉轮圣光,必满。
其他技能:
狂乱锤击:+1或+满,可以快速聚怪,但容易被破。
巨旋风:+1或+满,可以造成大量伤害,但容易被破。
无双击:+1或+满,可以造成大量伤害,但容易被破。
狂暴锤击:+1或+满,可以造成大量伤害,但容易被破。
神罗天征:必满,可以清除所有敌人,但需要消耗无色晶块。
def驱魔师技能加点?
基础加点思路:
大技能中,灭魂符数据不太好看,所以不推荐点,其他技能建议加满,40级以下的小技能中,可以利用剩余的sp补满疾控旋风破,狂乱锤击,巨旋风
【暴击】驱魔不用点!不要点!进图空斩打蓄力Z后,激发式神之力被动后所有驱魔都是100%暴击
【BUFF】火圈只点6级,是因为上限20级,其他部分可以堆14级,蚊子腿也是肉,多余SP可以扣出来加到自己其他技能上,充分合理利用SP(非14级完美换装可以根据自身去点BUFF等级)
你那里最主要吃什么?
在我国,端午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农历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家乡被叫做五月五。人们都很重视,过的也很隆重热闹。每年五月五,村里人都会提前一个礼拜准备节日所需的东西。绣荷包,割花绳,买香草,买雄黄,煮甜盘儿(跟大米醪糟一样,只是是小麦和莜麦做的),馓(做的意思)凉粉,烙花馍或是炸油饼,插杨柳。
绣荷包,最先要准备的就是给小孩子戴的荷包。就是用做衣服或做鞋子剩下的碎花布或绸缎等做成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布包,经常做的有十二生肖和各种花形。荷包里面填满棉花,一小撮香草和雄黄,然后挂上穗子。给小孩子戴在胸前,大一点的孩子戴在衣服纽扣上,一两岁的孩子戴在项圈上,项圈是用白色的布或黑色的绸缎,做成一个项圈,做这个项圈还得是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据说只有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的项圈孩子戴上才能一生平安。项圈上还必须要有一只七寸子,形状像蛇又像蜈蚣。至于为什么非得有这个形状奇怪的小动物,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问奶奶说她也不晓得,只知道它和项圈是一块儿的。项圈上面挂满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荷包,这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荷包,都是亲朋好友为这个小孩子做的,戴在脖子上,听奶奶说小婴儿佩戴挂满荷包的项圈是为了保平安,辟邪。让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我小时候也戴过,戴到弟弟出生了,我的项圈就给弟弟戴了。只是荷包会换成新的。我奶奶,我大姑都是手很巧的人,在我们十里八村。每到端午节的前半个月,奶奶就会收到很多碎花布碎绸子,花线,棉花。都是方圆村里人托奶奶给家里孩子做项圈荷包的。从那会儿开始,奶奶每天从早到晚都不下炕的忙着给人家做项圈荷包。大姑每年都会回来帮奶奶一起做,奶奶做项圈,大姑做荷包。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也会去凑热闹,一片片花布在姑姑的手中,三五分钟就能做成小兔子,小猪,小狗或是小花儿的样子,十二生肖,在姑姑手中被做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还有各种花的样子的荷包,我记得姑姑给我做过一个带叶子的荷花的荷包,粉红色的花被绿色的叶子包着,叶子下面还带着三个穗子。特别好看,跟真的荷花一样,我那会儿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纪,我就会戴去学校,给其他小伙伴炫耀。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甭提有多自豪高兴了。做好的荷包里还要装上香草和雄黄。装香草是为了闻起来香。装雄黄是为了防蛇鼠,防蚊虫。我的家乡是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森林植被茂盛。一到夏天,蛇虫鼠蚁渐渐多起来了,听奶奶说佩戴有雄黄的荷包是为了为了防止它们咬伤人。
等到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不戴荷包了。我会自己缠粽子戴。就是把香烟盒裁成条,折成一个有六个面的三角体。然后用四五种彩色丝线缠起来,加上一个或四个穗子。这也是荷包的一种。可以做一个拳头大的一个,再做很多个大小不一样的,挂在大粽子的三个角上,一个比一个小一点儿,依次类推,可以挂十几二十几个大小颜色不同的粽子,做好了挂家里。可以挂上一整年。
绑花绳,绑花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至今。不管老少,都要在端午节这天的早上绑上花绳。戴上了就不能摘下来,要不然不吉利,一直戴到自然掉落才可以。小时候妈妈割花绳的同时还要为我和姐姐每人买两根头绳(就是现在织毛衣用的毛线),姐姐是大红色的两根,我是粉红色的两根。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把花绳对折两次,用手搓紧搓花,才给我们姐弟三个绑上,两只手腕,两个脚腕,还有脖子上也得绑花绳。我和姐姐扎头发的皮筋妈妈会给我们换成颜色鲜艳的新头绳。
抹雄黄,绑好花绳后就要抹雄黄了。也是大人小孩都得抹。都会抹到耳朵眼里。雄黄是那种深橘黄色的粉末,妈妈用食指沾一点儿,抹到我们每个人的耳朵眼里。每年抹雄黄的时候我就一个劲的儿的问妈妈,为什么要抹雄黄。妈妈说抹了雄黄今年上山就不会遇到蛇。我最怕蛇了,就让妈妈给我多抹点儿。现在看来,它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从古流传至今的。我们胸前还会戴着装有雄黄和香草的荷包。
煮甜盘儿,甜盘儿讲的通俗点儿就是醪糟。南方人的米酒。只不过我们是用小麦和莜麦发酵的,不用大米。甜盘儿得提前三天煮上,端午节早上吃正好。用的是家乡当年产的冬小麦和莜麦,小麦和莜麦的用量是一半一半。把莜麦和麦子洗净,混合均匀,倒入大铁锅里小火焖煮七八个小时煮熟。要煮的不软不硬,刚好合适。火候很重要,所以这就得靠妈妈的经验了。煮熟的混合麦子,用大碗舀到案板上,摊开凉至温热,装盆里,撒上定量的酒曲,酒曲要放多少,全凭妈妈的经验,甜盘儿味道好不好,酒曲的用量,麦子的温度是关键。酒曲撒上后双手从下到上的翻拌均匀,再用手掌按压紧实,盖上保鲜膜密封好,上面再盖一层毯子,包裹严实,放在阴凉的地方,发酵72小时。端午节一大早妈妈会揭开甜盘儿上包裹的毯子和保鲜膜,我们三个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了,围站在妈妈身边,妈妈揭开毯子的那一瞬间,酸甜味儿加上淡淡的酒香味儿,飘的满屋子都是。妈妈拿勺子从盆的一边,从上到下翻拌均匀,然后尝一口,满脸笑容。我们就知道甜盘儿做成了,飞奔进厨房拿碗,妈妈给我们每人一勺子甜盘儿,也不多给,妈妈说怕我们吃醉了。那会儿都不晓得为什么会醉,还嫌妈妈小气,不给我们多盛。现在知道了那毕竟是发酵的食物。那种麦香味儿,酸酸甜甜的味道。吃起来凉爽可口,现在想起就来只有咽口水的份儿了。
馓凉粉,就是做凉粉。我们这里人以前做凉粉用的是面粉,后来就用豌豆淀粉做凉粉。凉粉是端午节的早上妈妈做的,一斤湿的豌豆淀粉,可以做十二个碗砣,也就是十二碗凉粉。就是吃面的那种不大不小的白碗,做好的凉粉盛在碗里,都摆放到阴凉的粮食房里,自然凉凉,刚开始每隔五分钟要移位置,妈妈说要是不移动一直放在原地的话就怔了,我不懂妈妈说的怔了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就是要凉粉冷却的快速罢了。凉粉做好了还得做凉面,我们家乡的习俗,吃凉粉一定得配上凉面。妈妈用家用小型压面机压的韭菜叶面条,煮熟捞出来不用过凉水,直接淋上生的胡麻油,少许盐,搅拌均匀,摊开凉凉,凉面就做好了。最后就是炒盐菜了,就是凉粉凉面上放的配菜,我们叫盐菜。很简单,就用刚从菜园子割来的新鲜的旱地韭菜。这割韭菜的活儿自然就成我的了。我就菜园那会儿在村子西头,来回要十分钟。一手掌长的墨绿色的旱地韭菜,摘洗干净,切段,用胡麻油加盐炒一分钟,香味儿满院子都能闻到。趁着炒韭菜的油锅,红葱爆香,炝一碗醋,再加适量的水,调到稍微有点儿酸味儿的酸汤,凉粉汤就做好了。再捣半碗蒜泥。吃凉粉的配料就算准备齐全了。中午了,凉粉也自然凉凉了,将碗砣倒扣在案板上,刀上沾凉水,这样切凉粉时不粘刀。先切0.5厘米厚的片,再切成条,粗细由个人喜好。碗里先放八分满的凉粉,上面放上两分的凉面,放适量炒的韭菜,还有蒜泥,最后再舀一勺调好的醋汤。一碗端午节必吃的凉粉就可以享用了。面条柔软劲道,凉粉爽滑凉爽,韭菜独有的香味儿给凉粉增香不少。吃完了再喝上几口酸汤。开胃凉爽而满足舒服。
烙花馍,花馍馍,这是我很喜欢的美食。那会儿也不晓得为什么,花馍和平常吃的馍馍的唯一区别就是它上面有花,妈妈拿蒿子秆画的各种花儿。食材一模一样,就是发面。可我就是觉得吃起来很香。每次端午节的前一天的下午,妈妈就会烙花馍或炸油饼。到我下午放学回家妈妈都还没做完,我都会帮妈妈一起做,在妈妈擀好的面饼上,学着妈妈的样子,画上我自己喜欢的图案,看着妈妈烙花馍,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着花馍出锅。花馍出锅了,我就拿起整个花馍,也不怕烫,一边吃,一边两边换手,因为确实很烫手。感觉自己画的花馍更香,不一会儿,一张花馍已下肚。我从小就不爱吃油饼,所以,妈妈炸油饼的时候,我早已不见了踪影。
插杨柳,是端午节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早上,五点刚过,妈妈就吆喝着我们起床,要去折杨柳。我是被姐姐强拉起来的,昏昏沉沉的跟着姐姐,拿着锄头,出了门,一阵冷风吹过,一个哆嗦,我才算清醒了。老家的气温早晚温差大,端午节了早晚还得穿件毛衣,中午可以穿短袖。我们到了折杨柳的地方一看,已经有好多人在树上了,正在哪儿折着柳条。树下也有人在挑拣柳条,要挑拣不同形状,长度,粗细的柳条,因为拿回家要插到各个不同的门框上和窗户上。我和姐姐也就没上树去折,就在树下面捡,不一会儿就捡了我家门上需要的柳条。一路哼着歌儿回家了。回到家妈妈和我们一起将柳条插到各个门口和窗户上,具体说是插到门框上,粗一点的柳条插到大门口,中等粗细的插各个房门上,最小的插窗边上,就连鸡舍猪圈也会插上。所有都插上了杨柳,妈妈也会给我和姐姐头发上插一个两三片叶子的小柳枝。插了杨柳条才算是真正的过上五月五了,老听爷爷这样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些习俗被我们弄丢了,像现在过端午节,我家也不烙花馍了,也不煮甜盘儿了,小孩子更没荷包戴了。有些是环境变了,不能做了。像甜盘儿,楼房里现在太热,放冰箱里做的又不是那个味儿。有些是人们舒适日子过惯了,懒得动手做了,嫌麻烦。想吃各种饼子到超市买了就行了。还有些像绣荷包,这需要技艺,我们这代人从小没学过,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弄丢了,不会做。小孩子自然也就没有荷包戴了。也有好的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前我们北方普通人没有粽子吃,没有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吃,现在有了,超市里全国各地的特产,甚至外国的新鲜水果食物都应有尽有。
今年端午节我家里既有五芳斋的鲜肉粽,又有妈妈馓的凉粉,做的凉面。虽然没有家乡的柳条插门上,但有艾草,这两年我们这里也开始兴起插艾叶了。
你在医院经历过哪些奇葩的人?
我是真的遇到一个女人,太奇葩了,简直了,打开了我新世界大门。产房自古至今都是最考验人性的地方。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生过孩子后,才知道你嫁的是人是鬼。
我们两是差不多时间入院的,我是安排最后一个剖腹产的,所以我还算淡定,我在休闲的等候剖,而这位产妇一直阵痛,但医生检查宫口还没怎么开,产妇老公匆匆忙忙买来了几瓶红牛放在一边就被她婆婆赶去看铺了,她婆婆说水果摊没人看没生意哪来的钱。说她老婆没那么快的,家离得挺近,快生的时候再叫他回来,于是她老公回去了,只剩下她婆婆在边上陪伴。
产妇一直在那也捂着肚子喊痛,一会蹲着,一会站着走两步,脸上露出非常痛苦的表情,她婆婆非但没有扶她,也没有安慰,反而对着外人说话嘲笑起她:“生个孩子而已,要死要活的,又不是第一胎了,还那么娇贵,我们那时候在田里干着活,回家一拉孩子就出来了,哪有你这么夸张”,这位婆婆边说边喝起桌上的红牛,叨叨的说:“这玩意死贵死贵的,也不怎么好喝”。
产妇在边上也不作声,估计痛的也没办法搭理她了,后来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医生检查她开6指了,那位婆婆急促打电话给她儿子,告诉他产妇准备入产房了,很快产妇的老公就赶到了。但产妇产程似乎并不顺利,刚进产房的时候她是准备顺产的,但是折腾了二个小时,胎儿的头还是没出来,产妇又没有力气了,医生害怕胎儿出现缺氧的症状,就找家属建议剖腹产,产妇也同意,只是婆婆在边上认为剖腹产手术要加钱,坚持让产妇顺产,任由医生如何解释,婆婆就是不听,态度坚决,说自己以前生得很容易,后面医生再三强调说了太危险,他老公才勉强签了字。
因为她是紧急剖腹产,所以又安排在我前面了,我只能在门口再等等,她很快被推进了剖腹手术室,她婆婆看上去十分焦急,一直都不坐下,就在门口来回走来走去。这时候女方的父母赶了过来。产房外,一家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孩子和产妇出来。也就过了大概30分钟,产房里终于传来宝宝的哭声,宝宝顺利的生出来了,宝宝被护士小姐抱出来,她婆婆上去就问“男孩女孩?”护士说“女孩,6斤2两”,听到回答婆婆抱都没抱,还是产妇的妈妈抱的孩子。看上去产妇的丈夫还是有点失望,但他不敢作声。婆婆就说:“又是个女孩,命贱呐,怎么就生不出个带把的?”女方父母顾不得婆婆的“撒泼”,便着急询问:“我女儿怎么样了,还好吧,什么时侯可以出来?”
护士小姐回答说:“等一下,后面还有缝线处理的”!
大概过了五分钟,手术室里面紧急走出了一个人手术人员,说产妇子宫收缩不好,大出血,失血1000CC,急需输血,血源紧张,最好是家属献血。然后她家的婆婆就破口大骂:“我太老啦,我输不了,头晕”。产妇的父母急得发抖说:“我们都去献血”,她丈夫见状也说:“我去,我去。”结果她婆婆死拉着他儿子说献血伤身体,不让他去。后面连医生看不下去了直接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自已的老婆在里面,人命关天,还犹豫什么?你们要献的都赶紧跟我来!”
大概过了一小时左右,产妇总算脱离危险了,被医务人员推出,产妇的父母第一时间走到产妇的床边握着手哭着说:孩子,辛苦你了,从鬼门关回来,以后不生了,封肚了,太危险了,吓坏爸妈了。这位婆婆听到气得发抖逮到好机会了,手指着产妇,跳着脚骂:“生不出儿子就算了,还要我儿子献血,还花那么多钱!”
女方父母实在忍无可忍,便质问她的婆婆:“生女儿怎么了,怎么了?你是把我女儿当什么了?成生育机器了是吧!生孩子多危险,命都差点丢了,我们就此真的封肚不生了,再说你个文盲,你不知道孩子的性别是男方决定吗,不是我女儿生不出儿子,是你的儿子有问题。”双方两人在产房门口大闹起来,还动起手了,后面还是在医院的保安人员迅速赶来劝解,警告医院内要保持肃静,不能闹事,后来才回归于平静。
后来她婆婆被打了,生气的拉着他儿子走了。我也跟着被推进产房了。等我出来时发现她跟我都安排在一个8人间的病房内,看到她爸妈在无微不致的帮忙照顾孩子和产妇,直到第二天早上,产妇父母才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产妇的老公过来了,但他不太会照顾产妇,无聊的在傍边打着游戏,孩子哭闹也就拍一下,有时就直接塞给产妇。
到了晚上她婆婆带了点汤水不情愿的过来换她老公的班。晚上她婆婆居然呼呼大睡过去,全然没帮忙照顾小孩。孩子哭闹不停,我妈实在看不过眼,但又不好干预,只能帮着给孩子喂点牛奶和换一下尿片。
第三天,九点钟左右,儿科医生来巡房,发现她家孩子宝宝面部、身体躯干和手心的皮肤都开始发黄,医生拿仪器一测,发现胆红素已经超标,中度黄疸了,医生建议安排去照蓝光,这位婆婆却说不用治,十个婴儿九个黄,说喝点黄莲水就好。连忙打电话叫他儿子去药店买黄莲。儿科医生直接跟产妇说:“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易形成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你还是尽快签字让孩子去治疗。”产妇毫不犹豫就签字了,护士在旁边帮忙收拾孩子用的东西,然后推着孩子出去了。婆婆在一边气得跺脚。
过了十多分钟,护士来帮我们消毒伤口,护士让婆婆帮忙把产妇的裤子脱掉,婆婆当没见听,产妇又动不了,护士气的只好自己上手帮忙。然后护士对婆婆说:“你要帮她擦一下身子,全是虚汗湿透了都不帮忙换一下,屁股都臭了也不帮洗一下。到时感冒了就麻烦了”。婆婆却说:“我不干,让她妈来干。”
我不知道这位产妇躺在病房听到这样的话心情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这些,又或许她早已麻木了。
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疯传一个贴子:“如果有来生,很多女人选择不婚不嫁,不养不育。真的很扎心。婚姻,只落得个“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的结果。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它所牵扯到的是两个家族,遇到这样的一个妈宝愚孝男真的悲哀,所以说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非常大。
我想对这些产妇的老公和婆婆说几句。
产妇老公们:请好好爱那个为你生儿育女的女人,她为你不顾生命危险生下孩子,请你们记住,生孩子的那种痛,真的不是用语言就能表达的,请你用心让她觉得她们这一切的辛苦和不易都心甘情愿,值得的。
婆婆:您们也是从媳妇走过来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您应该更能理解女人生育孩子的痛苦和艰难,不奢望你把儿媳妇当成亲生女儿爱,但是起码将心比心,在媳妇最难的时候帮她们一把,不要恶意谩骂,您儿子只是个普通人,没有您想的那么了不起。不想晚年凄凉,现在就学会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