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票房,暴雪魔兽世界CG得了电影大奖?
《魔兽世界:争霸艾泽拉斯》CG赢得了第66届美国电影声音编辑协会金卷轴奖。本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从第一步CG,到争霸艾泽拉斯,不得不说,魔兽世界现如今在CG方面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不是因为制作成本太高的话,暴雪完全可以用CG做一部史诗级的魔兽世界电影,想必票房会高的出奇。
但是作为一名魔兽世界玩家,又觉得这个奖项非常尴尬,曾经那个必出精品游戏的暴雪变成了必须精品CG的暴雪,反观现在的魔兽世界游戏内容越来越无聊,剧情越来越喂X,在玩家一片质疑的同时却把大量的精力放在CG上,这对一个游戏公司来说完全是不务正业的行为。
因为CG和游戏的差距过大,玩家们也吐槽现在的魔兽世界设计师为“用脑做CG,用脚做游戏”,相信对于大部分魔兽世界玩家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用每天热修,不用BUG不断的优质游戏版本,而非一个拿了电影大奖的CG。当游戏彻底没人玩的时候,再好的CG也只能换来玩家的一生叹息罢了。
喜欢魔兽世界,想要了解魔兽世界资讯,记得关注胖哥哦!游戏圈中有哪些非常准的魔咒?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深陷“世界杯卫冕冠军魔咒”的德国队早早被淘汰回家,让不少球迷纷纷“天台见”。当然在游戏圈中也流传着一些魔咒,在玩家口中广为流传。今天小弟就带大家看看游戏圈中几条奇怪的魔咒。
DOTA2偶数年魔咒:中国队只爱偶数?
TI(DOTA2国际邀请赛)自从第二届TI2开始,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神奇的现象,每逢偶数年中国战队必夺冠。TI2中国队开始展露头角,先有LGD小组赛全胜,后是IG强势夺冠。
TI4中国战队8强占5,总决赛更是NB和VG的中国内战。又到2016年的TI6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国队,大部分队伍早早被淘汰的情况下WINGGS单枪匹马拿到冠军。
而今年又轮到了偶数年,目前TI8中国预选赛已经结束,将会有6支中国战队在8月远征温哥华,中国队偶数年夺冠的定律是否还会延续呢?
NBA2K封面魔咒:被选中的球员必定转队
NBA2K系列作为目前篮球游戏的老大,却在封面人物上有个离奇的定律,那就是选中封面的球星必定会遭受变故或不顺。
从第一代2k8保罗就在季后赛2-0的情况下被逆转。
2K14詹姆斯卫冕失败,回归骑士。
2K15杜兰特成为封面人物不到四个月,杜兰特出现右脚跖骨骨折的情况,复出后再度受伤。
2K16的库里被3-0逆转。
2K17保罗乔治小腿重大伤病赛季报销。
2k18欧文登上封面不久就被交易。
不久前,刚刚公布的2k19封面人物詹姆斯也宣布离开骑士加盟湖人,只希望詹皇在湖人能一路顺风……
真正的“抗韩英雄”?食用过台湾牛肉面的选手都……
昔日在S4被拳头官方封为第一AD的娜美,在台湾当地吃了碗牛肉面之后状态瞬间下滑,在S4比赛期间化身为万磁王,频频接钩。S4之后的状态更是下滑得厉害,昔日灵性全无,逐渐失去了上场比赛的机会。在本次洲际赛上,SKT战队表示并不相信这个魔咒,在去到台湾当地时也是品尝了牛肉面这种美食,然后……洲际赛决赛时面对WE被暴打,在回国之后更是经历了恐怖的9连败。
在S7小组赛首日的比赛结束之后,LongZhu战队官博在微博中透露了一件趣事。事情是这样的,4号的时候(赛前一天),SKT战队的Wolf选手告诉Gorilla牛肉面很好吃,随后官博劝他们说吃了会变捞的,然而他们并不相信。最终SKT战队的Wolf、教练快速星以及LZ战队的Pray、Gorilla都吃了牛肉面。
英雄联盟S系列赛冠军魔咒
S系列赛冠军魔咒,是英雄联盟一大奇闻。除去S6SKT卫冕之外,其他几届冠军队伍之后必定会在之后在神秘力量的影响下衰落。
S1冠军Fnatic夺冠后战绩一直下降,到了S2门票也没能拿到。
S2冠军TPA更是昙花一现,黑马夺冠后队内5人全部离队,如今TPA也沦为台湾地区的二流战队。
三星十虎无一人晋级s7↑↑↑
S3冠军SKT夺冠后Impact与Piglet出走北美,辅助退役。导致当年SKT在LCK失去统治。
S4冠军三星白更是被中国玩家所熟知,夺冠后被LPL各大老板挖走,三星白蓝两队全部解散。
而最近的S7冠军三星战队到了2018春季赛被三星公司出售,更名为KSV,在LCK春季赛季后赛的第一天就被SKT2—1淘汰。再度深陷S系列赛魔咒。
s3冠军SKT↑↑↑
单杀FAKER的debuff
说到《英雄联盟》的魔咒,其中单杀faker魔咒也是在玩家之间广为流传。相传但凡单杀过FAKER的选手,会身中一个debuff,在接来下的日子过得都不会太好。
早在S4时期faker被kakao打落神坛,随后kakao从ogn冠军混到国内的LSPL。当初faker被三星战队的dade和pawn各种吊打,如今dade变成了阿珍无战队可去,pawn深陷腰伤,在EDG常年止步8强。韦神训练单杀faker,结过S5的反向一q。西门夜说小鱼人单杀faker后,连MSI的门边都没摸着等等。
月魔Moon的WCG魔咒
Moon与Grubby,Sky合称世界三大魔兽天王,也是其中唯一没有拿到WCG冠军的选手。被玩家们称为WCG魔咒,最好成绩为亚军。
Moon强盛的早期,韩国整体魔兽水平奇高,当时的韩国区预选赛水平其实远高于WCG全球总决赛,可怜Moon每年都折戟国内预选赛。等到韩国衰落,虽然在韩国国内能出线,但中国魔兽水平已经迎头赶上,Moon又不得不面对诸多中国选手的围剿。两次好不容易突出重围,杀到决赛,又成就了Grubby和TH000。WCG在当时是最高规格的国际化电竞比赛,在2013年宣布停办,Moon的WCG魔咒也成为他的终身遗憾。
游戏改编电影魔咒
在游戏圈一直有这么一个魔咒,那就是游戏改编的电影大多都是烂片。最早的1993年第一部游戏改编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以来,口碑票房双扑街已成为普遍现象。
小时候没看到这个电影真的很幸运 ↑↑↑
2007年《生化危机3》烂番茄指数仅有22%。同名改编电影《生或死》被美国媒体评为“一片垃圾,是好好看书的最佳理由”。近几年热度最高的改编电影那就是《魔兽》,尽管中国市场票房一片欣欣向荣,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成绩不佳,还是让影片还是亏损了1500万美元。
小弟和你说: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偶数年,小弟在此立一个flag,今年中国队肯定能夺冠!
一个正经问题:你还知道游戏圈中盛行什么魔咒?
魔兽世界和精灵宝可梦的游戏文化影响力哪个更强?
其实两者都已经超越了“游戏”文化生产力的范畴。
可以直接聊聊两者文化影响力的差距。
在中国国内。《魔兽世界》的文化影响力远低于《精灵宝可梦》。
在世界范围内。《魔兽世界》的文化影响力更是被《精灵宝可梦》碾压。
可以说,不仅仅是《魔兽世界》,暴雪全系一起上都干不过比卡丘。
(暴白别打我)
两者同时诞生自1994年,经历20余年的文化传播渗透。
我们在现今可以感知到:
《精灵宝可梦》依然在一代一代地传播,感官上也是历久弥新。
《魔兽世界》的感官则开始老化,信仰之力似乎续不上了。
从文化覆盖面上,宝可梦系列在全球的漫画、动画、电影、周边衍生及游戏本体的更新频率和受众远超于《魔兽世界》,而非官方的同人衍生品则更多。
1999年在北美上映的《口袋妖怪·超梦反击战》,作为日本动画电影,在北美票房落点8574万收官。
而下面这张是《魔兽》电影于2016年北美的收官数据,以4432万收官。
从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即使在《魔兽世界》的老家,作为舶来品的《精灵宝可梦》依然呈碾压之势。
《魔兽世界》很伟大,但在文化影响力上,《精灵宝可梦》实在恐怖。
如果现在拍魔兽系列电影的话?
魔兽好像2016年出了一部,吴彦祖还有扮演反派角色古尔丹,票房比较可以,但整体电影观感比起魔戒和霍比特人差太多,首先导演就不在一个档位。整体视觉效果也差强人意。故事感也不够立体,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那第二部也是一直没有消息,我更期待魔戒的剧版。
港片要重新救市了吗?
我只爱国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