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3刷钱地点,许某的前妻是不是庆幸和他离婚了?
许某的前妻得知此事,肯定是非常害怕和震惊,还会庆幸当年还好离婚
在杭州失踪案事件爆发后,前妻应该也在来女士的去留担心。她甚至会怀疑曾经一起生活过的许某,因为毕竟是身边人,前妻清楚许某的为人。
当证实凶手是许某时,前妻应该会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也许她知道许某贪财,但一定没想到许某的心这么狠。最后,还会感叹来女士为这个男人付出这么多,太不值得了。前妻也会联想如果当年自己没有离婚,是不是真的会被许某要了性命。
她会庆幸自己当年还好答应离婚了。
前妻曾被许某家暴,被逼着离婚了许某和前妻官女士,相识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上海。相识不久,两人恋爱后,就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
而在许某和前妻结婚前。许某和来女士就认识了,他们是彼此的初恋。当时,许某租了来女士家的房子养鸭。原本两人打算结婚,但是被女方父母反对,这段感情就无疾而终。
后来,来在相亲之后,跟余先生结婚了。婚后生又一个女儿,家庭富裕,是小康水平。2007年,正好赶上的拆迁,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好上加好。
这时,许某又来了,频繁找来女士要钱,不知道耍了什么手段,两人有好上了。
来在婚内出轨,提出离婚,开始前夫还不同意,最后来女士威胁不离婚,就把家里的钱花光,还要去贷款,到时候两人一起还为由,逼着前夫离婚了。
这边,许某也是如此,开始对前妻实行家暴行为,掐脖子,逼着前妻跟自己离婚。
开始,官女士也不肯,两个人都有一个儿子,还想继续好好过生活。
许某更是对官女士说,你要不离婚,我就要了你的命。这是,官女士的闺蜜接受采访时,透露的。
官女士,只能答应离婚了,自此带着儿子生活。
许某一切都以利益为重,对枕边人丝毫没有留念之情,来女士真的看错人了许某是一个很看重钱的人,回到2007年说起,当时来女士所在三堡村,刚好赶上拆迁了,有分房子的政策,因为来女士嫁给了前夫,所以户口在这。之后,许某也把自己的户口迁了过来,并赶紧生下了小女儿。
这一家三口就分到两套房子,一套小的,一套大的。这段时间,许某非常风光,养鸭也赚钱接近了80万。不过,他自己贪心,又拿去炒股最后赔光。
之后,就在炒股中越陷越深,想凭借炒股再回到风光的年纪。可惜,老天不随他的愿望,许就把气都撒在妻子身上,最后房子的决策权,想给儿子不行。
他选择跟前妻离婚,是为了利益,杀害现妻,也是为了利益,对枕边人丝毫没有留念之情,来女士真的看错人,而官女士则是离婚早,不然以后还有无数次家暴等着她。
现在,我对结婚找对象的看法,人品一定要好,反之,以后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我是@予小草说悟空 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可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与我互动。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寂寞空虚?
夜深人静,整个城市停止了白天的喧嚣。想闭上双眼,但是孤枕难眠。尤其孤身一人在他乡打拼,那种空虚寂寞油然而生。
很怀念在家乡与亲朋好友彻夜撒欢的日子,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不相信孤寂的眼泪,只相信现实中的钞票。
有了钱,可以给父母买一些营养品补补身子。有了钱,可以带着家人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有了钱,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了钱,买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到城里与妻儿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有了钱,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钱的日子,低三下四,连说话都不敢大声。没有钱,就失去了做人的底气与尊严。
想想家中倚门盼归的父母,想想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外拼搏的人要学会把泪水咽进肚里,把寂寞空虚藏到心里。
实在难以忍受空虚寂寞的时光,可以多看看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大脑的活跃,提高人的气质、内涵和视野。
无论人生处在哪个阶段,都不要忘记“读书”这个好朋友。它可以陪你度过每一个孤枕难眠的日子。
此外,还可以听一些欢快的音乐或者搞笑的综艺节目,赶走孤独与寂寞。还有人说,一个人心中有爱,就不会寂寞。
总之,就是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就好,不要一直深陷在孤寂之中。
专注情感,一起向上生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 @金一帛 ,欢迎在文末下方留言评论。
有哪些高质量的纪录片值得推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爱上了纪录片,于我而言,一部好的纪录片离不开优美的画面,如散文般优美的文案,富有磁性的解说,看完能让人产生共鸣。整理出了其中一些印象深刻,非常喜欢的(以下纪录片大部分都是可以在b站找到的哦~
1、《天地玄黄》
此纪录片是我心中的神级纪录片,整部影片时间不长,没有旁白,光是画面感,节奏感和音效就足以震撼人心,从中能感受时间与空间的变化,简直完美!
2、《第三极》
讲地球第三极→西藏之美,看完这部纪录片会有想去西藏的冲动,有生之年很想去一次,每一帧画面都可以截下来做壁纸,简直美得不像话,文案写的非常富有哲理,整部纪录片十分神圣,能净化心灵,引人思考。
3、《人间世》
从医患双方的角度记录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人类面对疾病时的态度,非常感人。
4、《本草中国》
文案如散文一般优美,旁白声音极富有磁性,普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药,引人入胜,非常值得一看。
5、《万物滋养》
从自然环境中选取富有代表性的食材,以第一人称讲述人与食材的动人故事。
6、《历史那些事》
将历史故事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解说,将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的演绎出来,非常有意思。
7、《算命》
徐童导演的游民三部曲,此为其中一部,另外两部是麦收和老唐头,记录社会底层人民→算命人的艰苦生活。
8、《水果传》
讲述水果的故事,画面极美看的口水直流。
9、《最后的棒棒》
讲述重庆那边即将消失的一个群体——棒棒的艰苦生活,看完觉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
10、《苏东坡》
人文纪录片,从多角度观照解读了苏东坡的思想感悟与精神境界,展现了一个非常鲜活的苏东坡形象,看完被苏东坡那有趣的灵魂与豁达的生活态度狠狠地圈粉了。
11、《一百年很长吗》
这是一部纪录片文案满分且有温度的纪录片,讲述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
12、《九零后》
这是一部真正关于年轻人,关于青春的电影,娓娓道来的故事,绝美的画面,打动人心的文字,包含着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有志青年们的家国情怀,看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13、《伊甸园:最后的秘境》
BBC拍的纪录片真的太美了,拍摄的地点简直是世外桃源,每一帧都可以截图下来做的壁纸,看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14、《河西走廊》
神级纪录片,音乐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纪录片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绝对是不可错过的宝藏级纪录片。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更新
15、《地球公民》
这是一部关于动物保护的,极其严肃与震撼的纪录片,画面或许血腥但却真实,能够触及心灵,整部纪录片短短一个半小时,却能引起深刻的思考,身为地球公民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来共同保护我们与动物们共同的环境。
16、《求偶游戏》
探索自然界的终极追求——求偶,动物们为了繁衍后代,使出了全身解数,画面生动有趣,展示了自然界最叹为观止的一面,十分值得一看。
17、《人生第一次》
用短短十二集去记录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要经历的大事。纪录片很用心,每一集都有感动的点。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个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是生命赐予我们的礼物,将会给我们短暂的人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们应该心怀期待的去迎接每一个人生的第一次。
18、《人类human》
纪录片只有两个半小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令人震撼的画面和美景,纪录片采访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居民,内容涉及家庭、爱、幸福、快乐、生命的意义。虽无只言片语,但音乐与画面已表达一切,只需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与感受。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与伟大呀!
19、《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是纪录片,却更像是科幻电影,在高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每个人都已没有隐私。当你拿起手机,大数据已经开始分析你这个人了,他会投其所好,目的便是让你沉溺其中,为他们背后的资本服务。更像是一部恐怖片,看完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20、《动物爱情故事》
与求偶游戏类似,不过故事会更加有趣一些,原来动物也有甜度爆表的爱情故事,这碗狗粮我狠狠的干了~
---------------------------------------更新----------------------------------------------
21、《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讲述像恋人一样度过76年的一对老夫妇是如何相濡以沫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是如何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突然的离别的,既感人又浪漫。
22、《地中海》
探索令人惊叹又危机四伏的地中海,与生命在此繁衍生息的秘密。每一帧画面都美到了极致,用赏心悦目的画面讲述“地中海居民 ”的故事,并引出值得探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3、《大明宫》
历史剧情纪录片,短短6集展示的故事时间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主线,通过这一空前绝后的庞大宫殿群自建造、辉煌到毁弃的全过程,讲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历史风云。
24、《绿色星球》
通过现代技术探索我们肉眼所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以沉浸式的呈现方式展示了不为人知的植物世界。带我们进入植物王国,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揭示了看似平和的绿色世界,实则危机暗藏,它们也会为生存与繁衍而弱肉强食。画面绝美,旁白专业而富有磁性,文案优美而富含哲理,是一部绝佳的纪录片!
25、《人生七年》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记录了十四个来自不同阶级的七岁小孩子的成长变化,都说七岁看老,我们在纪录片中是否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26、《但是还有书籍》
书籍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或许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了吧,看完纪录片或许会点燃你对书的热爱。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但是还是书籍呀!
27、《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但我们是否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要买东西?是谁让这个社会的消费无节制?记录片用调查采访给出了答案。看完后每次消费前都会三思而后行了!
28、《美丽中国》
中国这片土地真的太美了,每一个镜头都美轮美奂,每一个画面都令人叹为观止,BBC眼里的中国不会让你失望!
29、《紫禁城》
以紫禁城为载体,讲述明清故宫的历史,时过境迁,城还是那座城,但人已物是人非。是挺不错的纪录片!
30、《人生果实》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人生不就是这样吗,这部纪录片平凡,朴实,恬淡,让人不惧时光流逝!
31、《徒手攀岩》
人类的伟大在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不屈服,用生命挑战极限的勇气和信念足以让所有人震撼与敬佩!
32、《大猫》
镜头记录了大猫家族的四十种不同面孔,打开了我们的眼界,猫科动物充满灵气,神秘高冷,让你不自觉的想要探索下去…
33、《生门》
通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女性的坚韧与伟大!
34、《极地》
讲述极地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展现西藏人民生活的日常与美好品质,朴实、虔诚、信仰、智慧……
35、《万物与虚无》
关于宇宙与哲学的思考与探讨,看完感觉格局被打开了,人类是如此渺小,同宇宙相比,此刻目前的小烦恼又算得了些什么呢?
36、《二毛》
讲述一个底层小人物李二毛艰难又无助的一生,他想要赚更多的钱改变自己的性别,变成真正的女人,他渴望家庭,渴望爱,可是却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最终落入深渊,可他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的……
37、《宁静的世界》
一部具有安神助眠效果的纪录片,安静又舒服,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看着看着心就平静下来了。
38、《灭绝的真相》
这一纪录片我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推荐的人都能够看一看,目前人类的活动正在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传染病流行也与我们对野生动物环境的破坏以及伤害密切相关,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为了地球,更是为了我们人类,让我们树立环保意识,一起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39、《Tiny World》
大片级配乐非常有趣,画面绝美,轻松诙谐的讲述着小小世界里每一个小英雄背后的故事,探索大自然里的小世界,展现小型生物的强大生命力!如果你喜欢自然类的纪录片,那么这一部绝对不可错过哟!
40、《姑奶奶》
强推姑奶奶,直击灵魂,他活成了他自己,他站在台上,是替我们站在台上…真实、恣意、随性、洒脱、通透……碧浪达夫人活成了他自己,他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
41、《众神之地》
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万物皆有灵,作为人类应该学会更好的与动物相处……
42、《玄奘之路》
喜欢看河西走廊的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部纪录片~
43、《王朝》
生命是一场挑战,挫折和苦难只会让强者更强!生活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你不强大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地。绝美的画面,大气磅礴的音乐,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看起来让人沉醉……
44、《蒙古草原天气晴》
人生的面,见一面,少一面。
我们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看到了命运的无常与无情,所以更应该珍惜眼前人。
45、《贡嘎》
风景绝美,文案满分,在自然中学习领悟生命的真谛,有第三极的味道了…
46、《地球之盐》
每一张照片都直击灵魂,人类对大自然与人类的暴行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47、《海豚湾》
如果可以,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部触目惊心的纪录片,不要再让更多的动物受到伤害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利益共同体,人类不可以贪婪又自私。
48、《地球脉动》
这部纪录片真的绝了,每一帧画面都是壁纸,跟着画面感受地球的一呼一吸……
49、《天才职业故事》
强推,b站上可以看,用短短5-8分钟的动画讲述关于一个不为人知职业的小故事。时间虽短,足以震撼心灵。
50、《赫尔曼·黑塞的漫长夏日》
很喜欢黑塞的作品,通过纪录片更进一步了解他,缓缓的讲述他的思想与故事让人觉得沁人心脾……仿佛得到治愈。
51、《火山挚恋》
Fire of Love,浪漫至极.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52、《柴米油盐之上》8.7
讲述了4个平凡人的小故事, 他们坚韧,强大,勤劳……中国的强大正是由他们这样一个个普通人奋斗出来的,他们虽然平凡又夺目!
53《守护解放西》
从警察局的故事里看到了世间百态……
54《迷雾中的孩子》
感谢导演通过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思想落后的世界里女孩的命运太悲惨了……
55《珍珠的秘密历程》
光彩夺目的珍珠是大海的馈赠,有多少人为了这美丽而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
56《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简直太酷了,年轻就要出发!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做着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最近发现的这部宝藏纪录片又点燃了我心里的火焰!
看纪录片能激发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而对世界愈好奇,便会愈发的爱这个世界!
后续看到好的纪录片会不定时更新哟~
人可以无耻到什么地步?
谢邀!人可以无耻到什么地步?
我以案例和社会现实来揭露一些人的无耻行为吧!
一是畜牲不如的父亲。南方日报2012年讯,在东莞打工的李某,因妻子不在身边,把"魔掌“伸向自己17岁的女儿,4年里多次胁迫女儿与其发生性关系,造成女儿怀孕,被迫做人流,直到女儿报案男子落网。经.东莞第三人民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9年。
二是人面兽心的老师。据京华时报2003年报道,自1999年9月到2002年月,通州永顺小学教师陈有海以补课、背练习、改错题为名,将16名均不超过14岁的女学生叫到办公室和一平房内进行猥亵,以语言威胁,并将其中3名女生奸淫,使一名女生精神抑郁。北京市二中院以强奸罪判处禽兽教师无期徒刑。
三是荒淫无度的土豪。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尉氏县民营企业家赵志勇,明知多名被害人系幼女或受李娜等人强迫仍多次与25人发生性关系。河南省高院驳回几人上诉,赵志勇被判执行死刑。
四是扶老被讹的少年。这样的例子不再列举个案,太多次报道证明,有的老人因各种原因摔倒,一个或几个少年热心去扶,结果反被讹诈,要么证人出庭,要么调取监控才得以还原真相。
五是虐待父母的逆子。“一生可以养大一群儿女,我老了,一群儿女却沒人养我"!在农村,有的年轻人好逸恶劳,沉迷玩赌,不务正业,父母年事已高,不愿尽孝,甚至还从父母手中挤养命钱,得不到满足甚至打骂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二战时期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实验案例?
在亿万国人的自发支持下,以“慰安妇”生存现状为题材的《二十二》成为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纪录片。
我们都被那平铺直叙中撕开的历史伤痛所震撼,现实是,郭柯导演2012筹备“慰安妇”现状调查纪录片之际,国内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数量是32人,到2017年《二十二》上映之时,这个数量已经变成了8。
其中参与“慰安妇”受害者对日诉讼的8名原告老人,已经全部离开人世,她们到阖上双眼,都没有等到公正的到来。
就在我们谴责日本政府试图掩盖甚至美化在二战期间犯下的反人类暴行时,日本最知名的电视台之一的NHK,一反过往为政府背书,掩盖二战真相的立场,制作了一部揭露日本在二战中发动进行活体实验,发展细菌武器等暴行真相的纪录片——
《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
“慰安妇”问题,在涉及二战抗日战争东亚多国民间和官方语境中,获得广泛关注。
然而以731为代码的日军“细菌战”暴行,因其组织的神秘性,好似一直在二战历史那一页,散发着幽幽阴森的光,人们很少有深入了解的机会。
然而此次,日本NHK的纪录片,首次公开了1949年哈巴罗夫斯克审判的录音,内容是731部队12名骨干成员的22小时的证言。
第一次听到由731成员亲口供述的事实,他们在中国犯下的丧心病狂的暴行,和背后细思恐极的历史原因。
这让我脊背发凉,第一次感受到了当时盛行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泯灭人性的残暴力量。
除公布审判录音外,NHK在国内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地查阅到相关直接史料百余份,并采访到多名当年731部队仍在世的军士。
该纪录片以详尽可信的证据和证言,向我们揭开了731部队神秘的面纱,一个个浸满血腥的谜团就此有了答案:
问题一:“731”是什么?
731部队,成立于1936年,日本为发展自己在伪满洲国的利益,同时抵御苏联军队,以防疫研究的名义建立了这支部队。
实则是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
731的研究所,位于中国哈尔滨二战时的日军据点,彼时属于日据伪满政权管辖。
组成731部队的技术人员,主要是来自日本国内的权威学者和顶尖医学家,它们被称作“技师”,其中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高校输送专业人员超过40人。
除掌握科学技术的“技师”,参与者还包括许多军医、士兵、甚至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队员。
问题二:731做什么?
731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做活体实验,研究致病细菌的特性。为接下来研制细菌武器,提供实验数据。
无论是从行业道德,还是从人性出发,这都是令人发指的行为。
用作实验材料的人体,来源于中国和苏联战俘和平民,如若被判定没有策反价值,就直接送入731研究基地。
而只要进入731基地的大门,他们就再无生还可能。
更加彰显日军丧绝人性的,被抓去做活体实验的平民中,还有妇女和儿童、婴儿!
日军称这些被用作实验的中国人为“马路大”,并不把他们当作人来对待。
为了研究冻伤杆菌的病理,他们在严冬将“马路大”赶至室外,用风扇向他们吹风,人为制造冻伤环境。
甚至还丧心病狂地,用棒槌敲击囚犯冻成冰棍的手指。
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细菌活性,日军设计了恶劣的对照组实验。
将囚犯当作没有生命的实验材料残酷对待,如今其意义只在于,彰显这些学者极度变态的反人类心理。
一个学者更是在公开演讲中,略带骄傲地向世人展示,
他是如何用活体直接进行染色体研究的,并将被囚禁在监狱的中国犯人,称为“土匪”。
更令人瞠目的是,731的医师为感染的人进行治疗。目的却是,让这些“犯人”成为另一项细菌试验的“材料”,如此循环,直至这些人死亡。
731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研制用于实战的细菌武器。
为了检验细菌武器的威力,日军用战俘和平民模拟战争环境,进行实验。
让成群的平民横穿细菌炸弹爆炸的区域,或是将他们绑在木桩上,让细菌炸弹在他们头顶引爆。
之后在1940年后的战事中,日军至少三次,违反国际法,使用了细菌生物武器。
为了扩大在平民中的感染,他们甚至借由分发食物的“好心”做掩盖,将细菌注入馒头、水果之中,妄图让中国民众在“感恩戴德”中,走向灭亡。
问题三:731中不乏学者和少年,为什么他们选择跨过人性底线,是自愿还是被迫?
让这些人失去理性最大的推手,就是当时日本的国内舆论,渲染反华情绪,用仇恨蒙蔽人民的心智。
不仅舆论裹挟人的理性思考,更可怖的是,如若不支持国家对中国的战争,会被判作“非国民”,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借由高度集中的权力和宣传手段,煽动民族仇恨,与纳粹屠杀犹太人使用的招数,如出一辙。
除舆论环境的影响,日本官方以提供研究经费的名义,向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相关专业的导师提供巨额资金。
这些导师为“回报”军国,需要推荐自己的学生去731部队任职。
有直接证据表明,日本官方亦直接提供经费,让731部队研究细菌武器。
由此可见,汹涌澎湃的仇恨情绪,和利益的蒙蔽,让这些昔日殿堂之上温文尔雅的学者、医生,成了军国主义屠戮他国人民的冷血工具。
在长达22小时战犯认罪的录音中,有这样一段,忏悔罪行的自陈,据传,此人在刑满释放回国前,自绝于世。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在如此现实环境下,人性余温犹在,只是法西斯主义的魔掌,轻而易举可以将之击碎。
问题四:战后的731成员,是否因为其暴行获得惩戒?
1945年战争末期,苏联开始大举进攻满洲时,731主要成员迅速撤离,并且销毁所有证据,炸毁主要设施,并要求将仍存活的中苏人员全部处理掉,连尸骨都不留下。
整个731基地,弥漫着尸体灼烧的焦臭气味,只剩下一抔抔骨灰,随着悲鸣的风逐渐消散。
12名731成员因为撤离不及被苏联俘获,并在1949年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进行审判,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服刑判决。
然而,战后美国单方面承诺,要求731研究人员交出人体实验数据,作为交换,免除他们的战争罪责。
彼时的东亚各国都陷在战后余痛中,诸如美国等战胜国为了利益,竟然咀嚼起了同盟国的人血馒头。
向731部队输送学生的户田正三,后就任金泽大学校长,成为日本医学界泰斗。
开发细菌武器的田部井和,归国后成为京都大学教授,细菌学权威。
从事冻伤研究的吉村寿人做了大学教授。
问题五:那么在今天的日本,社会各界如何看待731军队的真相?
学术界在近些年,引发了对于科学研究和战争关系的讨论,警醒日本国人,他们的国家和人民,曾经一度突破人性的底线。
这部由日本最具公信力媒体摄制的纪录片,以完备详细的证词证言为依托,娓娓叙述事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731部队真相》放映后,youtube上点赞最多,热度最高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否定历史,痛骂NHK是造谣的卖国贼!
这一段段文字,着实令人心寒!
翻译:
这些都是捏造的,都是谎言,NHK里面捏造谎言从而制造混乱的人特别多,我们日本人在战争的时候什么坏事也没做过。
翻译:
北朝鲜的狗NHK,快去死吧,是不是很喜欢让日本受到外国的压迫?把森村诚一的虚构小说中虚拟出来的731部队的故事当成反日标语挪用就是傻子在放屁。
翻译:
视频里说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们也不得不那样做”,确实,其实因为东京广岛长崎的大屠杀许多无辜的民众都被杀害,战后在西伯利亚扣留的34万人也被屠杀。被这样一个疯狂的国家包围的日本,即使研究了细菌武器也一点问题也没有。nhk的反日标语太可恶了。
日本政府和民众,试图无视真相,篡改历史的行为,不仅对战争幸存者造成永久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更重要的是,掩盖历史事实的行为,将成为地区稳定的最大阻力。
在中国,细菌战幸存者在1997年就开始了对日诉讼的漫长战役,从上个世纪末的180人,如今只剩60人,
他们为了真相公之于众的那一刻,奔波全国找寻幸存者,收集遇难者名录,自费去日本提请诉讼参与判决。
丽水县因细菌战患烂脚病的傅君华,86岁
2002年,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承认731部队存在在中国发动细菌战,残害中国人的事实,却驳回了赔偿认罪的请求。
那些在苦苦期盼罪犯绳之以法的战争幸存者,为了支持正义献出物质和精力的维权人士,以及需要正视历史走向未来的我们。
面对一次次相似的结局,好似有点无奈,却又艰难地抓住一点点的光亮。
细菌战原告诉讼代表王晋华,80岁
无论是“二十二”还是“七三一”,它们直观地让我们直面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真相——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人数超2500万人,当下还有20000名抗战老兵在世,平均年龄超90岁。
日军发动长达6年半的重庆大轰炸,累计投下包括细菌弹在内的炸弹2.16万枚,造成死亡10000人以上。
1937年12月持续6周的南京大屠杀,20000名妇女被奸淫,30万平民战俘被杀害,
更有超20000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发动的细菌战造成千万人受灾,如今在全国仍有百余名老人遭受细菌战留下的后遗症的折磨。
硝烟已然被风吹散,但是那段历史的真相,却鲜活地烙印在战争幸存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