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逍遥呱呱练级,最折磨人的孕检是哪项?
最折磨人的孕检是哪项?
经历过孕检不通过的人都有体验,最折磨人的不是孕检本身,而是孕检不通过等待下次孕检以及孕检结果的这一段时间。
举几个例子。
1、唐筛高危唐筛检查主要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以及孕周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唐筛的准确度只有60%~70%,而且会受到孕妇的年龄、体重以及孕周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是一旦检查结果为高危,心里总是免不了担心,一边希望自己是剩余的那30%,一边害怕自己真的是那70%。
唐筛检查高危以后要预约做无创DNA或是羊水穿刺。无创的结果一般要半个月左右,羊水穿刺的结果要等一个月左右。这半个月或是一个月的时间里,孕妈所受的煎熬和内心的折磨绝对远远高于任何一项孕检。
身边有一个朋友怀孕的时候唐筛检查高危,预约了时间去做无创。从唐筛结果出来的那一刻一直到拿到无创结果这段时间,真的是眼睁睁看着她受折磨。
就算知道唐筛的准确度,还是会一遍遍的去网上搜索,搜索唐筛高危会怎么样,搜索有没有妈妈唐筛高危无创结果是好的。
不管是唐筛的准确度不高,还是别人的翻盘案例都无法安慰她,直到拿到无创低风险的结果才能心安。
唐筛不折磨人,唐筛高危才折磨人。
2、糖筛/糖耐不通过糖筛与糖耐用于妊娠糖尿病筛查,糖筛不过需要预约做糖耐,也有部分医院直接做糖耐。
唐筛/糖耐前的长时间空腹,葡萄糖水的难喝,这都不算折磨人,折磨人的是唐筛/糖耐通不过后漫长的血糖控制时间。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很多,一直任由高血糖状态发展,可能会导致各种妊娠并发症、巨大儿、流产、胎儿畸形、难产等等。
唐筛/糖耐检查不通过之后,一边担心妊娠糖尿病对宝宝造成伤害,一边要严格的控制饮食,远离所有高糖食物。
我之前怀孕就是糖耐没通过,空腹血糖合格,但一小时的血糖超标。挂了营养科,医生给了一个糖尿病膳食谱,还让买个血糖仪,每天在家测血糖。从此以后,我就过上了“清心寡欲”的饮食生活,不敢吃水果,不敢吃零食,不敢喝肉汤,这也不敢,那也不敢,生怕血糖控制不好,对宝宝造成伤害。一直到孕期结束我就没吃过糖,想起葡萄糖水都觉得好喝。
唐筛/糖耐的检查只要能够通过就没什么折磨的,150ml,捏着鼻子几口就解决了,检查不通过,后面的血糖控制才是个折磨人的大坑。
3、大排畸/四维彩超大排畸/四维彩超是在孕中期对胎儿发育的一个检查,检查胎儿的头部、面部、四肢、脊柱、骨骼、心脏、腹部等是否有畸形。
有时候宝宝不配合,或者是观察角度的问题,会出现某些部位看不清楚或是不可见的情况,那么就需要预约下一次进一步的检查。这个过程也是很折磨人的,会担心是不是胎儿有畸形,能不能翻盘,心里暗自祈祷只是没看清而不是有问题。
宝妈当初做大排畸时,心脏四腔显示不清楚,约了两周后特需复查,那两周真是折磨人,总是担心宝宝会不会心脏有问题,万一有问题我是生还是不生。
大排畸/四维彩超只要能通过,吃吃东西爬爬楼梯都不算什么,不通过才是折磨人的开始。
4、胎心监护不通过胎心监护是通过胎心监护仪记录胎心胎动以及宫缩情况,是孕晚期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手段。
胎心监护一做就是40分钟,这段时间其实并不折磨人,找个舒服的姿势做着就行了,反正图形也看不懂。胎心监护不通过,下次再做就折磨人了,总是担心是不是缺氧了,为什么不动呢,会不会再不过呢。
宝妈自己就有过胎心监护不通过的经历,医生也不说原因,就甩给我一句话,去吸氧,然后再做。第二次那个40分钟真是折磨,怕他不动,怕他动多了(第一次也有动静),什么都怕,就怕宝宝有什么问题,一旦再次不通过就得住院观察。
胎心监护不折磨人,不通过之后再来一次才叫折磨人。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项孕检,能够一次性通过,那么都不算折磨人,都是值得庆幸,值得欣慰的,因为可以确定孕妈妈及胎儿的状况是好的。孕检不通过后的焦虑、提心吊胆那才是最折磨人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气得几乎疯掉?
呵呵,其实这是好事情,孩子正在用一种能引起你注意,但相对极端的方式提醒你。毫无疑问,你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错过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如果再错过孩子的这个成长阶段,后面你后悔怕都来不及了,好好把握好这次的时机。
朋友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这一年,不算媳妇的,只他自己搞得房门换了一次,手机摔坏两个,但孩子的情况依旧没有什么改观。
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啥也不做,先要心平气和。其次才是要加强学习,把欠孩子教育的课补起来。最后试着跟孩子做朋友,珍惜这最后还可以与孩子亲密相处的美好时光。为什么要这么做?具体又怎么做?看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供你参考。
每个人都有青春期,但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一定会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是否叛逆没有必然性,跟孩子早期成长环境及当下父母适时引导有极大的关系。我家孩子快11岁了,正在迈入青春期的门槛,叛逆的火苗早已冒出来了,所以我非常关注,也时常思考孩子青春期的问题。
“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真难管。”
“孩子回到家就关上房门,一个月我们说不到十句话,我急得天天晚上睡不着觉!”
“因为学习的事情孩子和我顶嘴,竟然还想和我动手,我心都凉了!”
……
平时看到不少父母的抱怨,怎么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会这样。 我家11岁的娃也在要求独立卧室,不许私看他的电脑、PAD等电子设备。其实今天的果乃是昨天的因,今天的因乃是明天的果。不可能昨天的一个暖男今早一起来就跟我们冷眼相向。
我们来看看孩子叛逆的因先看看专家的解释:
心理学家霍林沃斯认为,青春期到来之后的生理、心理变化相似于幼儿的断乳现象。儿童进入青春期,意味着要从心理上摆脱对双亲的依赖。这种急剧而彻底的心理性“断乳”,也同样会给他们带来突如其来的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动乱,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经过“第二次危机”之后,人们就可以逐渐步入脱离父母的监护,走向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过程。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专家的意思是,这是个正常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好现象,说明孩子要长大啦!所以孩子再怎么叛逆,首先我们要冷静,不必过于担心,生气你就输了。
我们也经历过青春期,先是生理上的变化,个子、嗓音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等等,多多少少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内在心理的变化其实更加剧烈,渴望大人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却又总显得微不足道,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等等。
现今由于科技的发展,孩子成长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孩子所处的环境比我们当年更复杂。比如获取知识非常方便,小小年纪就知道了很多东西,心理上更早于我们觉醒。学习的压力比我们当初大得多,但由于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抗压性又比我们当年小得多。还有许多其它等等因素,所以比起我们当年来,现在的孩子其实承受了更多更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首先来自孩子青春期这一特定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如孩子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独立,不听我们的,另一方面又发现离不开父母老师。一方面啥都不想跟我们说,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可以理解他。一方面觉得要好好学习,成人成材,但另一方面自制力又很差,一个游戏就轻松把他勾走。一方面眼界开阔,恨不得指点江山,但往往又连基本的是非好坏都分不清等等。
弄清了这些原因,问题基本解决了一半。
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具体该怎么办?先正确看待孩子的叛逆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孩子挺不容易,所以发发脾气很正常,很多时候他想控制也控制不住。当然,我们做父母也不容易,每天累死累活,孩子还不领情,说几句要么不听,要么顶嘴,再说多了,就是鸡飞狗跳了。想想小时候多好,叫干什么干什么。
但孩子的成长正是与独立甚至叛逆相辅相成的,不听话是一个标志。想想我早已为人父母,就算现在父母的话听得进的也不多。
理解孩子
比如我家孩子,到了高年级,每天回家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今天好累呀!周末催他搞搞学习,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都累了一周了,你就不能让我休息下吗?
学校学习条件那么好,每天回家啥事也不做,你累什么?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但看了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回家的精神状态,慢慢地我理解了孩子是真的很累。
累了那就休息吧,孩子吃吃喝喝之后,往往还是自己看看书什么的。其实他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更好,只是很多时候我强行希望他按我的意志来学习。
尊重孩子、允许犯错但不放纵
孩子的要求、做法只要不过分(不是合理),我都会同意或者说不反对。你要打游戏,可以,控制好时间。你非要挨到最后再写作业,没有问题。衣服你非要穿得我看不惯,我忍一忍。这些都不是原则性问题。
说你两句顶嘴,一搞对我一吼一叫的,时不时还关门不理我,虽然也生气,但也没多大个事,我会注意下次沟通的方式方法。
但是如果涉及自己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尊重别人,不诚实守信,有违基本道德等等,这是做人的底线,我就要及时出手干预。
跟孩子做朋友
其实这是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没有人喜欢有人一天到晚地批评自己,命令自己,哪怕那个人是父母。你想做点儿什么,他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想想有多烦人!
同理,也没有人会轻易拒绝一个认真倾听自己,认同自己,无条件支持、帮助自己的人。
所以到了孩子青春期,也就到了我们要转换角色的时候。不再是他前面引路,嘴上叨叨不停的人,而是在他身后用力默默托举他的人。
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用我们的权威来使孩子屈服
身边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火冒三丈。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倚仗做父母的权威,采取强硬措施,非打即骂。这种做法万不可取,往往无济于事,最多也只治标不治本。
孩子逼于压力,表面上可能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但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我们交流的大门。是不是有点强行堵住火山口的感觉?一旦再次爆发,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2、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家长,在多次努力管教而不见起色后就对孩子失去了信心,直接放弃对孩子的管教,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等到将来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除了懊悔,还能做什么?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大可不必生气,更不能发疯。孩子这是在向我们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指责与管教。
我们要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这个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在快速成长,但同时,身心发展、所受教育和人生阅历的局限,导致他们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我们来正确引导孩子。我们要避免陷入强行压制和不管不问两个两极分化的误区。
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们要更多一点耐心、细心和用心,跟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我写完这篇问答后,孩子学校要求家长们学习华中师范大学刘勤学副教授的网络心理课程《怎么跟跟孩子沟通》,学完觉得收获很大,很多地方与我共鸣,而且她的课程我感觉更系统化,因而又在回忆整理的基础上,又写了: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沟通,父母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供大家参考。
我是伟大时代,关注我,一起用心培养孩子。
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怎么办?
还是学习一落千丈怎么办?
孩子学习一落千丈,那当家长的就可以得注意了。因为此时此刻孩子已经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了,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现在孩子他把心思放在哪上面,或者是游戏上面,或者是早恋问题,又或许是外在因素造成孩子现在学习一落千丈……
作为父母必须对孩子做好思想上面的引导。要让孩子知道学习,对以后的人生多么重要。知识对于强大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强化整体综合素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少林呱呱厉害还是逍遥呱呱厉害?
单挑的话逍遥呱呱好,灭队的话少林呱呱好。
逍遥呱呱属性好,适合单挑。少林呱呱属于强化宠,强化以后才能显示它的威力。同级逍遥呱呱和少林呱呱单挑的话,少林呱呱一个挖宝+火焰踢打死逍遥,而逍遥呱呱可以两个精神之箭灭少林,要看那个速度快。个人认为少林呱呱好用,使用简单,配招也很好配,练级也快,新手也会用你睡前脑内编过什么故事?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人永生难忘!我曾经在空气质量不太受重视那些年,呼吁过重视雾霾,于是我曾经睡前琢磨过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懂得保护环境,于是写了关于雾霾疫情袭击整个班级的小说,在小说里,整个班的师生被隔离,但是大家心里很美!为什么?因为被隔离,必须要去山清水秀,空气纯净的地方,这样同学们才能恢复健康!
我把其中的两节故事送给你,也送给每一位读者分享!愿我们的家园是绿水青山!
《我们和老师游学的日子》
第一章怪病来袭
(二)奇异的花
一大早起床,我就觉得,今天一定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亲爱的朋友,请相信我,我的“第六感”一向很准的!
因为心里装着事儿,早上脸都懒得洗,我马马虎虎地用手指沾了沾凉冰冰的水,往眼睛上抹了几下;平时我刷牙一向仔细,今天拿起电动牙刷,上下左右各刷了四下,就匆忙漱漱口。妈妈跟我说话的时候,心不在焉的我差点儿把刷牙水咽进肚子。
“恩美,你慌慌张张的,要干嘛?”我不语。
“今天怎么怪怪的呢?你不会没写完作业吧?”我沉默。
“上课要专心,会了要举手,不会更要举手……”
面对妈妈无止境的唠叨,我“敢怒不敢言”,心里恨不得两肋生翼,赶紧闪人!于是,我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故意念着小诗气妈妈:
妈妈像是一只青蛙
整天呱呱地叫着
不停地说
这里 那里 快啊
喊得嗓子都破了
妈妈双手叉腰、圆瞪双眼大声呵斥道:“你说谁呢?你说谁是青蛙呢?”
我一脸坏笑:“妈,妈,昨天刚学的小诗,老师让我们学以致用呢。”
“咚!”妈妈那似乎总也没个完的叮咛被我关在家门里。哈哈,我背着书包,箭一般地冲向学校。
一路上,我谨慎地捕捉着那夹杂在空气里的不寻常气息,仿佛走在薄薄的河冰上一样小心翼翼。
“哇!太香啦!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花!”
“我的天呐!竟然还有这么好看的花儿!”
我刚推开教室的门,就看到早来的一些同学正围着时小燕,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她手里的那朵非同寻常的花儿。
我定睛一看,天呐!那朵花实在太美丽了,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最美丽的花儿!莹亮的绿茎,优雅的花萼,花朵上渗着细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层薄薄的蓝色光晕,如梦似幻;花瓣有五片,每片都是不同的颜色,如天鹅绒般细腻柔嫩;花蕊是淡黄色的,沁出点点透亮的蜜汁,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一丝丝金色的微光。更要命的是它散发出的缕缕幽香,若有似无,时隐时现,实在让人忍不住诱惑。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围着奇异的花儿,贪婪地闻着,闻着……样子十分陶醉。
真是鬼使神差!我使劲儿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屏住呼吸,逃回到座位,集中精神拿出语文书正要早读。忽然,口袋里的那颗蜡丸“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顿时腾起一团紫色的雾岚,只见那雾像长了眼睛似的,径直飘向时小燕手里那朵奇异的花。瞬间,教室里的阳光都变成了淡紫色,真是好看极了!突然,我发现大家的脸色发黄,像得了肝炎病一样!每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我连眨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像霜打的茄子,又像枯萎了的葡萄秧……
(三)决定游学
“大泽,你倒是说句话啊!一整天都没说一句话了……都怪我,带了那朵奇异的花……”时小燕自责道。
“时小燕,我们送大泽回家吧。”
“恩美,春天的风柔柔的,可我觉得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时小燕噘着嘴说。
“我也是。你看路边的花儿,开得那么绚丽,跟蝴蝶一样,可现在我看到它们就害怕……”。心有余悸的我,到现在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大泽家。
“叔叔,我们回来了……”
“怎么啦?三只快乐的小鸟,怎么今天像被雨淋了翅膀似的?吵架了?”
大泽爸爸发现了我们今天都有点不对劲儿,急忙迎上前来关切地问道。
“没……没有。” 时小燕垂头丧气地答道。
我怕叔叔担心,便把今天发生的怪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泽爸爸。
“哦,真是个蹊跷事儿呀。真巧,我和我的老师茶水博士最近正在研究生长在雾霾中的植物,尤其是生长旺盛、异常芳香、开花鲜艳的植物。说不定,你们遇到的就是这种植物。”
“叔叔,我带到教室的那朵花,同学们围着看的时候,花朵还飘着一缕缕蓝色的雾,特别好看。”时小燕一边回忆,一边告诉了大泽爸爸这个细节。
“哎呀!那蓝色的雾……很可能就是……雾霾毒素。”
“雾霾毒素?”我心里一惊。
“嗯!”大泽爸爸打破沙锅问到底: “今天你们班同学闻了这朵花之后,发生了什么不正常的事儿?”
我无奈地说:“这不嘛,您看,大泽都一整天不说话了。”
时小燕也连连点头说:“写字大王竺琳在下午的写字课上,写的字像鸡爪子刨的,别提多难看了。”
“文艺委员‘金嗓子’楠晓唱歌像老太婆牙疼,咿咿呀呀,可难听了。”“还有,奎星星的屁股好像长了刺一样,上课连一分钟都坐不住!棉老师都批评她了。”
“真是怪事呀!”大泽爸爸皱着眉头拿起电话,把今天发生的怪事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他的老师茶水博士。
第二天上课,我们班出现的怪事儿越来越多:大泽还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朗读课文的时候,奎星星居然下座学乌龟爬; 朗诵社团的崔桥桥读课文时,好几次把 “老大娘”读成了 “老大狼”,不少同学上课哈欠连天,像没睡醒一样。
终于熬到了下课,棉老师和小鱼老师领着我和时小燕来到了校长室。
董缘临校长手支下颌,静静听了大家的汇报,绿眼睛眨巴了几下,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后,当即就打电话给茶水博士。通话时间很长,只见董校长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我们的心也随之七上八下的,隐约听见茶水博士在电话里说:“……一粒小小的种子破裂后,释放的雾霾毒素很可怕……我建议,全班同学离开这个城市,到空气清鲜的地方游学吧……对……就是一边玩儿一边学习……恩,或许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的怪病就会消失的!”
“好吧,接受你的建议!”董缘临校长紧锁的眉头在放下电话的瞬间舒展开了,随后他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走吧,咱们去教室里。通知山壮老师也去教室,我们把游学这件事告诉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