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三国,三国杀ol互通和三国杀十周年哪个好玩?
三国杀OL和三国杀十周年都是非常好玩的游戏,它们有着相似的游戏规则和丰富的游戏内容。不过,它们的游戏形式和玩法略有不同。三国杀OL是一款在线多人游戏,玩家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玩家进行战斗,还可以进行联赛和竞技场等各种比赛。
而三国杀十周年则主要是面向单机玩家,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更加深入的历史背景和更加丰富的游戏玩法。
因此,如果你喜欢多人在线对战的刺激感,那么三国杀OL更适合你。
如果你更喜欢单机游戏的深度和自由度,那么三国杀十周年更加适合你。总之,无论你选择哪一款游戏,它们都会给你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挑战。
三国和三国演义哪个更好看?
新三国拍摄的很有观赏性,画面,人物形象刻画很好。三国演义受技术条件影响,不如新三国观赏性强。
为什么中美俄三大国的男足都很一般?
首先,小编觉得美国和俄罗斯的足球可以放一起讨论,中国还是算了。先把看一下三国在世界杯和本洲杯赛的成绩统计:
美国:
11次进入过世界杯正赛,1930年拿过1次季军,2002年进过一次8强,此外还四次进入过16强,并不差。
在中北美及加勒比海金杯赛中,美国是拿冠军最多的国家,绝对是本洲强队。
俄罗斯:
俄罗斯要分成前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来看,苏联时期7次参加世界杯,最高成绩是4强,此外还有多次8强16强。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过4届世界杯正赛,2018年进入过8强。
前苏联在欧洲杯曾经夺冠1次、亚军2次、四强1次,俄罗斯时期也进过1次4强1次8强,考虑到欧洲综合足球水平高,强队太多,可以看做欧洲二流水平球队。
中国:
2002年进入过1次世界杯,1场没赢1球没进。
中国在亚洲杯得过两次亚军,但最近一次也是18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属于亚洲二流弱到三流上游水平。
首先这三个队不在一个档次上,考虑到欧洲杯整体水平比金杯赛高的很多,以及近20年美俄两国的世界杯成绩来看,美国和俄罗斯都称得上是“世界二流球队”,中国是不入流的球队。但如果从整体国家的实力和综合体育水平来说,确实这三个国家的足球都没达到应有的高度。
美国的足球达不到一流主要原因是本国足球文化不强烈,跟本国强势体育运动如篮球、美式橄榄球、冰球、棒球相比,足球所占观众关注度和热情度小很多,商业价值小,所以所占的体育投资比例也小。
俄罗斯主要是国家被欧洲核心国家边缘化,而这几个核心国家也都是足球强国、联赛强国,所以这种边缘化也涉及到了足球。俄罗斯的球员能进入五大联赛和豪门俱乐部的相对少,有名气的更是屈指可数了。再加上俄罗斯本国联赛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最热门和最高水平的联赛,所以,他们的足球水平一直就那样了,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中国,呵呵哒。
你知道三国和三国时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吗?
谢邀!
如果从历史角度上来说,我们说三国,一定指的是公元220年-280年,这段承汉启晋的特殊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三国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延续汉朝,历史上也称“季汉”,但为分辨,更多称“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历史上一般称“东吴”。
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政权的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篡魏称帝,国号“晋”,一般历史上称“西晋”。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中国重新统一,三国结束。
所以,如果我们出一道历史题目:
以下哪位不是三国时期人物?
1、曹操。2、诸葛亮。3、孙权。4、司马昭。
正确答案,应该是1.曹操!因为曹操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前便去世了,所以还是属于东汉人。同样的,董卓、吕布、袁绍、袁术,这些大家影响中的三国人物,实际也是属于东汉人物。
研究三国历史的最主要文献《三国志》便是以魏蜀吴三国划分记载,而董卓、袁绍等早期诸侯则记载在《后汉书》中。
那为什么三国时期会产生两个概念?这主要归功于《三国演义》在所有中国人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国演义》属于演义小说,如果从公元220年开始写,读者必定会一头雾水。因此一定需要介绍相关背景,所以《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这导致了所有人留下了印象,三国是从黄巾之乱开始的,所以现在所有的三国类作品,游戏都选择会从黄巾之乱作为起点。连带着“十常侍”、张角、张宝、何进等连带这也成为了三国人物。
现在一般我们不管说三国还是三国时期,其实所有人都会自然代入《三国演义》所创造的这段概念。而且研究三国历史,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割裂。三国也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成为了一种文化。
从现在情况看,三国和三国时期已经没什么区别,为了区分演义还是正史,一般还是要另外说明“演义”和“三国正史”。
有人说看三国演义还不如看三国志这两种区分在于哪里?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
有人说看《三国演义》还不如看《三国志》,估计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三国演义》远比《三国志》要好看的多,我也是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后来还特别喜欢听袁阔成老师的三国演义评书,袁老师讲的三国,精彩纷呈,似乎那段历史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
后来也看过《三国志》,说实话,看的索然无味,但是对比着《三国演义》相互印证着看,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原则上讲,《三国志》属于史书史料,客观性强,比较接近历史真相。此书是陈寿于西晋灭吴(280年)后写成。他以史料为基础,分成《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到了宋朝才合成一个集。因为陈寿在西晋时期写成的《三国志》,而西晋又是由曹魏禅位而拥有的天下,所以,《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其中,《三国志》中的《魏书》为曹操、曹丕和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和明帝纪;而《蜀书》只是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吴书》孙权为吴主传,孙亮、孙休和孙皓为三嗣主传。吴、蜀帝王只有传,没有纪,就是说他们不算正统的皇帝,只按诸侯规格记载。
而且,在《三国志》的篇幅中,《魏书》的比重最大,占了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而《蜀书》只占了六分之一。
《三国志》虽然也属于二十四史之一,但是因为记录过于简单,没有记录王侯将相的“表”,也没有经济、地理、官职、礼乐、律历等的“志”,跟《史记》、《汉书》等正规的史书相比,过于简单,不太符合正史的要求。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以陈寿著《三国志》记载的史料和裴松之注释为基础,再结合民间传说以及其他民间文人所书的三国故事,综合编写而成的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历史章回式文人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既然是小说,自然要有主线和主角。
《三国演义》的主线是以刘备匡扶汉室、蜀国为主线,以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等为主角来描写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那段荡气回肠的演义历史。
其中描写蜀汉的章节明显偏多,对蜀汉主角人物的描写也是极尽吹捧和夸张的手段,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之事多如牛毛。
比如对诸葛亮的描写,很多故事纯属虚构。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全部都是虚构和杜撰。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的《空城计》更是无稽之谈。
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三国志》中,华雄是孙坚领兵围殴而死。过五关斩六将的章节,也是为了表现关羽的忠义和英勇而重笔浓墨写成,同时也是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有意为之!
《三国演义》中的有一段关羽过江会鲁肃的英雄故事,其实在《三国志》中是鲁肃单枪匹马过江会的关羽,而且痛斥的关羽诺诺连声。
关羽视江东为鼠辈,更是将孙权贬为“犬”,唯独对鲁肃却尊敬有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鲁肃是文武双全之人,关羽对文武双全的徐庶也很尊敬,反而对文人诸葛亮一直看不起!
而对赵云的描写也是二合一。本来刘备还有一个贴身保镖叫陈到,为了突出赵云的光辉形象,《三国演义》里干脆就不写陈到,而是把陈到所有的功绩都嫁接给了赵云。
其实,三国志中,陈到有一支保护刘备的部队—白毦兵,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最为惊险的一次就是夷陵之战。当时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仓皇逃命,就是陈到率领着白毦军打退了陆逊的追兵,保护着刘备退回白帝城。《三国演义》里改成了赵云。
当时陈到是刘备的替身保镖。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眷。
这就是为何刘备当阳败退时没有赵云保护,而为了救阿斗和甘夫人、糜夫人,赵云会在曹军中拼命厮杀的原因之所在。
再比如,刘备的孙尚香夫人跑回东吴后,诸葛亮为何带着赵云入川作战?因为没有了孙夫人,赵云没有了保护对象,就可以独立带兵打仗。
后面无论是入川作战还是汉中之战,赵云才闪亮登场,大杀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白帝城托孤,刘备单独嘱咐赵云要好好照看刘禅。因为照顾刘备的家小那是赵云的职责所在!
《三国演义》是小说,属于艺术文学作品。虚构和杜撰内容当然可以很多,为了提高精彩程度和观赏性,必须有艺术加工,所以读者读起《三国演义》才会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但是《三国演义》并不代表历史,只能算历史的演义小说。而《三国志》属于史书史料,是以事实为基础来记录的历史。只是所写内容过于粗陋简单,读起来让人感觉索然寡味,昏昏欲睡!不过,作为史料研究,《三国志》有它一定的参考价值。就拿我刚才举的诸葛亮、关羽和赵云的例子来看,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诸葛亮那是漏洞百出,经不起深刻的推敲!
诸葛亮既然这么能掐会算,惊天地泣鬼神的,怎么还会有六出祁山都铩羽而归呢?真有那么大的能力,像关羽的失荆州被杀,还有刘备的夷陵之战就应该避免才对!凭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国应该归蜀才符合对诸葛亮的描写才对!
因此,鲁迅评价诸葛亮:“孔明之智近乎妖”,大家也就不难理解。
但是小说就是小说,不能当成正史来看。如果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大家也就释怀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敢达争锋对决三国选哪个?
敢达争锋里三国机甲最厉害的是刘备,刘玄德的双股剑战甲和曹操的白虎机甲,以及关云长的武圣机甲都是最厉害的机甲,其他机甲都是位于第二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