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记忆辅助官网,洛克王国回忆收集20啥意思?
在游戏《洛克王国》中,"回忆收集20"是指玩家需要收集游戏中的回忆物品数量达到20个的任务或成就。回忆物品通常是游戏中隐藏或分散在各个地图中的特殊物品,收集它们可以解锁游戏中的故事情节、角色背景或其他特殊奖励。
完成"回忆收集20"任务或成就需要玩家在游戏中探索各个地图,找到并收集指定数量的回忆物品。这可以是一种探索和收集的挑战,同时也是了解游戏世界更多内容的一种方式。
你去过谁的家让你震惊?
我去过一个同事的家里。在他家里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的人生,至今仍在激励着我。
2010年,我刚毕业不久,在一家晚报做记者。
我不是新闻专业毕业,但是我喜欢文字,喜欢写作。我想尝试一下把爱好当工作的感觉。
正好这家晚报招聘,因为我原来在期刊发表过不少作品,所以很容易就通过了面试。
报社领导让李老师带带我。李老师是个中年男人,将近50岁,身材高大,不苟言笑,衣着整洁,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质,看上去就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形象。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有些怕他。
听报社的其他同事说,李老师已经工作了20多年,到现在已经是个资深的首席记者。平时也不爱与人交谈,上班的时候大多都在伏案写作。
我不禁心里有些打鼓,遇上这样的老师,我这个小白,一旦有问题了,怎么和他交流?问多了怕他烦,不问又不明白。再说一般有才华的人,性格都很怪……
也许李老师会和我一见如故呢,既来之则安之,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吧!我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第二天,李老师接了一个采访任务,对一个劳动模范进行采访,而且要迅速成稿,明天就要见报。
李老师对我说:“你和我一起去,然后一起写稿子,顺便熟悉一下咱们晚报的写作风格。”
我忙问:“那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不用,带好采访本。嗯……还有录音笔就行。”李老师看我有些局促,耐心地对我说。
采访过程中,我没插一句话,在旁边老老实实地用采访本记录,观察学习细节。当然,也有很多疑问,心里想着,等李老师有空了,向他请教一下。
采访结束后,已经下午4点多了。李老师给领导打了电话,说是回家写稿子,就不回报社了。
“走吧,到我家去和我一起写稿子,顺便吃晚饭。估计今天咱俩要忙到半夜。”李老师说。
我到了李老师家门口,想去超市买些水果,被他阻止了:“我一个人住,没时间吃那玩意儿,不用买……”
李老师带我到了他家,刚一开门,我就震惊了……
他家客厅四周的墙上,都是书……
沙发的上方,一直到天花板,整个的一面墙,都是通顶的书架,满满的都是书,再转眼看,电视柜的上方也是一样……整个客厅,除了窗户的位置,全是书……
“进来啊,换鞋。”李老师见我愣在了门口,提醒我说。
我进了屋。李老师和我说:“我先做饭,你先自己坐会儿。书架上有书,喜欢就随便看。不过要记得位置,看完了放回去。”
“哦,需要我帮忙吗?”我应了一句。
“不用,很快就好……”李老师说完就进了厨房。
李老师家是三室两厅的格局。卧室和书房的门都开着。我站在门口看了看,发现卧室和书房的墙上,和客厅一样,依然是满满的书……
“这得多少本书啊?能看得完吗?”我站在书房的门口,心里嘀咕着。
书房里就一张电脑桌,还有一把椅子,桌子上也同样堆满了书。电脑的背面正对着房间门口,上面贴满了小纸条,距离有点远,看不清上面写了什么。
“饭好了,来吃饭……”李老师叫我。
很精致的四菜一汤,味道也很好。李老师竟然还有这手艺?我心里想。
吃完了饭,李老师笑着说:“稿子等会儿再写,咱俩聊会天儿,看你一肚子的疑问,想知道啥就问,不用客气……”
“真的啥都可以问?”
“当然!我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问啥都可以!”李老师肯定地说。
“下午采访的时候,明明他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为什么你还要重复一遍他的答案?”
“这是一个采访的技巧,录音笔毕竟是近几年才有的东西。新闻采访要真实、准确,采访对象回答完你的问题的时候,你重复一遍他的答案,一旦有错误,他就会立刻纠正你,从而避免出错……”
“当然,这是我原来采访形成的习惯的习惯,你可以不学我。毕竟现在有录音笔,一旦哪儿记得不准了,你听一下录音就好了……”李老师看着我说。
“不对,这个习惯还是要养成,这样在写稿子的时候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去听录音笔。”
李老师似乎很满意我这个说法,微笑着点了点头:“随你吧,养成这个习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浮躁,能省事就省事……”
“老师,你是单身吗?”
“怎么可能啊?我有妻子和女儿。女儿上了重点高中,你师母去陪读了……想什么呢?在你眼里,我就是个老光棍啊?”李老师促狭地看着我,开了句玩笑。
“是你说的,啥都可以问的……”我有些不自然。
“当然啊,这不是回答你了吗?你继续……”
李老师似乎也没有报社说的那么冷漠,我心里想。
“这么多书,每一本你都看过吗?”
李老师没有马上回答我,认真地想了一下,说:“不敢说每一本,但是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吧。这是我几十年的收藏,平时没有别的爱好,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和写作了……”
“报社的人觉得我冷漠,不好接触。我只是不想把时间都花在那些无用的社交上,我只想好好读书,好好写作,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爱好……”李老师没有等我问,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你为什么对我说这么多?咱们可是昨天才见面啊?”
“咱们写稿子吧,等写完稿子我回答你这个问题。”李老师笑笑说。
这篇稿子要占一个版面,大约八千到一万字。李老师说他写一半,让我来写另一半。
我俩一直忙了三个多小时,才把稿子写完。李老师帮我看了稿子,只有两处小问题,改完了就用电子邮箱发给了编辑。
李老师打了个哈欠,说:“看了没,这就是答案。你虽然不是新闻专业毕业,但是比那些专业毕业的人,能力要强的多……”
“昨天领导让我带实习生,我本来不愿意。但是他给我看了你发表过的作品,我就立刻同意了。说实话,我和你那个年龄的时候,写不出来那样的作品,我也看得出来,你对文字,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见啊……”
“给家里打个电话,我这里有地方,今晚在我这住吧,明早咱俩一起上班……”
我走出书房的时候,瞄了一眼电脑后面贴的纸条,发现上面写的都是读书计划和采访计划……
“人首先要自律,然后再加上热爱,才会把事做好……我之所以把它们贴到电脑后面,是因为一进门就能看到,这样才会时刻提醒自己……”李老师看我在沉思,对我说。
那晚,我没有睡着,心里反复在琢磨李老师说的话。当然,我也成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得意的弟子。
直到现在,他的言行,依然在各方面影响着我,终生难忘。
我是漠南孤狐,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个关注,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谢谢。
洛克王国人鱼回忆之时为什么显示未开放?
关于这个问题,洛克王国人鱼回忆之时显示未开放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游戏更新未完成:人鱼回忆之时可能是游戏的一个新的功能或者活动,但是开发者还没有完成更新并正式发布。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可能会看到“未开放”的提示。
2. 时间限制:人鱼回忆之时可能是一个限时活动,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开放,而你可能在活动关闭或未开放的时间段内尝试进入。
3. 地域限制:有些游戏或者游戏的特定功能可能只在特定的地区或者国家开放,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不在开放范围内,你可能无法进入人鱼回忆之时。
4. 个人条件限制:人鱼回忆之时可能需要玩家达到一定的等级、完成特定任务或者满足其他个人条件才能开放。如果你未满足这些条件,你可能无法进入。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建议联系游戏的官方客服或者查阅游戏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解答。
洛克王国怀旧玩法?
您好,洛克王国怀旧玩法是指重温早期版本的洛克王国游戏内容和体验。这种玩法通常是由一些游戏爱好者或私人服务器运营者提供的,因为官方版本的游戏已经更新了许多新功能,与早期版本有很大的差别。
在洛克王国怀旧玩法中,玩家可以重温早期版本的游戏内容,例如早期版本的地图、任务、装备和技能等。同时,这些私人服务器通常会限制一些现有版本拥有的功能,例如无法使用充值、无法使用现代化的社交功能等,以更好地还原早期版本的游戏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玩家在选择参与怀旧玩法时要注意自己的账号安全和私人信息的保护。同时,这些私人服务器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所以需要谨慎选择。
历史上有哪些超劲爆的事件?
48年前一起“集体食人案”可以说是震惊了全世界,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人恶魔”,只是因为一起惨烈的空难才不得已吃同伴、家人的尸体,可即便如此,他们仍旧被贴上了“食人恶魔”的标签并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人性与道德大辩论”…而且这个争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半个月前我还在Reddit上看到9月份有网友发帖围绕此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呢…
1972年10月,乌拉圭一支叫做“老基督徒”的业余橄榄球队包下乌拉圭空军571号飞机准备前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参加一场橄榄球表演赛。这支球队共有19人,年龄都在18~22岁,而571号飞机是一架可以搭载40名乘客的福克F-27型双引擎飞机,反正包机即便没坐满钱也不能少,于是球队的队长何塞-佩德罗-阿尔格塔就提议大家可以带上自己的家属一同搭乘飞机前往圣地亚哥观看比赛。
70年代飞机还是个稀罕玩意,很多人都没坐过,有这种便宜事尝尝鲜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待起飞时这架飞机上坐着40名乘客和5位机组人员共45人。
但任谁都没有想到这趟原本应该充满欢乐的行程却最终变成一次长达70多天的恐怖“死亡之旅”…
10月12日,飞机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一处空军基地起飞,原本一切都非常顺利,机上充满欢声笑语,可就在飞机位于阿根廷上空抵近安第斯山脉时天气突变,飞机不得不迫降在阿根廷门多萨机场进行修整。
10月13日中午,天气逐渐好转,机组人员决定在中午重新起飞。不过阿根廷机场的工作人员却劝他们说这个时候起飞的话在下午就会飞经安第斯山脉,而根据以往的经验,那时飞跃安第斯山脉很容易遭遇强上升气流,非常危险。然而两位驾驶员却信心满满显得毫不在乎,执意要在中午午饭过后起飞…眼看劝解无效,机场人员也没理由再去阻止,最终他们还是按原计划第二次升空飞往圣地亚哥。
下午两点半左右,飞机到达了安第斯山脉,球员家属们在尽情地欣赏着蜿蜒8900千米的皑皑雪景,球队的球员们也在聚精会神地探讨着战术布置,似乎前一天“出师不利”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阿根廷机场人员的劝告也被飞机驾驶员抛诸脑后。可到了2点50分,厄运终究还是降临,他们果真遇到了一股强上升气流,飞机剧烈颠簸并偏离了航线。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安第斯山脉上空云层密布,能见范围非常小,偏离航线的话随时都有可能撞上安第斯山脉上星罗密布的山峰造成不可估量的悲剧…但驾驶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们已经无力回天。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3点左右,飞机撞上了一座海拔3500米的山峰,机尾被撞飞,机身的前半部分从山体滑落并最终掉落在海拔3300米的积雪上,机上的5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7人(其中就有两位飞行员)下落不明…
22岁的费尔南多-帕拉多是这场空难的幸存者之一,他的母亲和19岁的妹妹也乘上了这趟航班并且当场死亡的5人中就有其母亲…
事后帕拉多这么回忆事发后几个小时的情景的:
在坠机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我陷入昏迷几乎没有任何知觉,随着意识逐渐清醒,我听到耳边隐隐约约有人说‘飞机失事了,我们掉进了山里’。我慢慢睁开眼睛发现飞机的天花板已经不见了,电线和各种绝缘管子从上面垂下来,地板上到处是碎片、残骸和血迹。
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我开始有了痛感并伸手去摸自己的脑袋,发现头发与干了的血块黏在一起。
而我最好的两个朋友、我的母亲都当场死了,19岁的妹妹也躺在一旁奄奄一息…
球队队长何塞在恢复行动能力之后召集起几位伤势较轻的人员搜寻其他幸存者,而两位19岁的医学生罗伯特-卡内萨和古斯塔沃-泽比诺则负责照顾伤员并为他们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何塞几人在机舱前部位置看到队员恩利克-普拉特沃的腹部被一根6英寸长(15厘米左右)钢管刺穿并卡在了机舱中,为了救他,古斯塔沃和卡内萨两位医学生不得不徒手将钢管从恩利克腹部拔出,没有麻醉、没有止血药甚至两位医学生也从未进行过这种“手术”,恩利克的大肠也因此被抽出好几寸…场面可谓凄惨无比。
将所有被困人员救出以后他们清点了一下幸存人员,一共是33位,但这只不过是噩梦的开始,“33位幸存者”并不是最终的生还人数,因为迎接他们的将是比撞机更加可怕的雪崩、饥饿、寒冷、脱水、高原反应、坏血症以及信仰崩塌等重重考验…
首先他们要面对的就是夜晚那残酷的严寒。
在海拔3300米的安第斯山脉夜晚气温可以下降到零下30几度,一行人根本就没准备什么保暖措施,他们都找不到一个能够抵挡风雪的容身之地…不得已,大家只能动手将机舱内的尸体搬走并清理出足够大的空间,用破碎的木椅、行李箱堵住飞机的破洞,再用积雪将各个缝隙填满,并且睡觉时大家脸贴着脸依靠彼此呼出的热气相互取暖…甚至他们掏出全机人员身上所有的美元(共7500美元)点燃用以抗寒,因为除了这些美元他们根本就找不到可以燃烧的物体…
可这样依然无法抵御安第斯山脉夜晚的酷寒,在事故发生的当晚,就有5名重伤者在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死去,33人瞬间仅剩下28个…
到了第二天天亮,他们又得解决“雪盲症”的问题。
在高原上紫外线格外强烈,雪线以上除了白雪外没有其他的参照物,而白雪是非常强烈的反射紫外线物质,所以雪线上剧烈的紫外线就会通过白雪的反射灼伤人眼造成上皮脱落、基质水肿,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浑浊、不停流泪、有异物刺激感、疼痛、睁不开眼并最终丧失正常行动能力。
本就环境恶劣了如果还患上雪盲…这简直要命。所以为了保护大家的眼睛,幸存者之一的阿道夫-斯特劳斯和另外两位身体状况较好的球队幸存队员钻进驾驶舱艰难地拆下遮阳板制作了简易的太阳镜。不过这还是无法有效地保护大家的眼睛,第4天开始,许多人泪流不止眼睛无法睁开…
就这样,几人还算较为幸运地度过了7天,但是到了第8天,帕拉多19岁的妹妹便在极度虚弱和酷寒中死去,28人仅剩下27人…
眼看着他们将要一个接一个地就这么死去,幸好在第十天,27人找到一台收音机,他们通过广播得知搜救队正在对他们进行搜救任务,这让几人又一次燃起了生的希望。
然而命运是残酷的,几乎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所带的零食、沙丁鱼罐头、巧克力等一切能吃的东西基本上都吃完了,一群人将要面临的是和严寒一样巨大的考验——饥饿!
最开始他们还是吃行李箱上的牛皮以及飞机坐垫下的稻草,可2天后,这些东西都被吃光,当一名极度虚弱的幸存者在绝望中说出:“我想吃了那个该死的飞行员”时,他们所有文明社会中残存的道德与人性外衣都被彻底撕下,唤醒了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吃了同伴、活下去!
就在当天晚上,27位幸存者达成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口头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我的肉!
是的,如果要活下去只能吃同伴的肉了,因为就在1天前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五雷轰顶的噩耗:由于苦寻无果,救援人员认为2个星期过后飞机上即便有幸存者生存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所以停止了一切搜救工作…
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个别幸存者准备听天由命“等死”了,但或许出于求生的本能、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几个幸存者都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高材生),二十几个人终究还是不愿就此死在茫茫的雪线之上,为了生存,不得不冲破道德的底线踏出这“最后一步”。
刚开始他们还是从陌生且没有关系的人员下口,对,就是那些机组人员…可当这些人吃完以后呢?那就只能吃死去的朋友甚至亲人…
第17天,可怜的幸存者们遭遇了严重的雪崩,这次雪崩共造成8位幸存者死亡,其中就有那位被6英尺钢管刺穿腹部的恩利克…但最悲剧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机舱也因为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而被摧毁殆尽…
就这样,一行人渴了就取下机舱座椅上的金属板制作成容器盛雪,白天置于阳光下融化后饮用;饿了就吃朋友甚至亲人的尸体继续熬过了1个月…其中又有3位幸存者在伤病、严寒、虚弱中死去,原本共33位幸存者仅仅剩下16人…
我非常不理解,3300米,下山不用多久,为什么就没有人愿意赌一下趁有体能的时候下山自救呢?还都是橄榄球运动员?靠吃人肉能活多久?吃完了怎么办?要想活命还不是得自己下山自救?因为在第13天开始他们就已经知道没有人会来救他们了!但十几二十个人依旧在山上“等死”了一个月!
但终于,两位求生欲望最强的帕拉多和卡内萨迈出了这艰难的一步,在几十年后回忆此事时帕拉多说:“我一直对自己说,我们要尽快离开这里,等待充满了恐惧,它意味着我们被判了死刑。”
就这样,这两位勇敢的年轻人打头阵,另有两人随后陪同,带着足够多的保暖衣物以及足够多的食物…(呃,也就是人肉干…)向智利进发。
沿途中他们发现了飞机被撞断的机尾,里面存放着机上人员的行李箱,在箱子里他们收获了一些香烟、糖果、巧克力、干净的衣物等,稍作停留之后就朝着雪线下努力前进。
经过9天艰难跋涉,12月22日,一行几人走出高山雪线到达河谷地带,不久便看到一队骑马的当地人,他们知道自己获救了!12月22、23日,智利救援人员将所有幸存者救出并送往圣地亚哥医院进行治疗。
33位空难幸存者最终仍有16人活了下来,而且在茫茫雪线之上存活了72天近1700个小时,这对于人类航空史,甚至就是整个人类史来说都是一个奇迹,这16人也被奉为“安第斯奇迹”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但是,当人们发掘出背后的故事以后,他们瞬间从英雄变成了“恶魔”…
原来,当初所有人都约定:假如能够活着出去,绝不将自己在山上吃人肉的事情说出去。所以一开始几个人并没有将吃人这件事说出来…
可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位幸存者却因为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将自己的“罪过”公之于众,这顿时就让许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有人认为他们还隐瞒了真相,很可能吃的不是死去的尸体,而是自相残杀…媒体们更是将他们形容为cannibalism(食人魔)。
不过幸存者帕拉多和卡内萨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任何事,帕拉多在拍摄纪录片接受采访时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人类社会的规则不在属于我们,山中的规则由大自然决定,我们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这一规则。”
卡内萨在自己的自传《我必须活下去》中也同样写道:“用吃人肉来生存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我问过自己这样做是否值得?然而我的答案是:值得。这种做法,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能够继续活下去,如果在当时地上躺着的是我的尸体,我也希望你可以做出同样的选择。”
可反对的人无论怎么说都无法接受这件事,特别是那些认为他们有隐瞒真相的、吃的并不是自然(或意外)死去同伴、亲人尸体的“阴谋论者”…到后来这两位当事人都不愿意接受任何采访、不愿意和任何人争辩、解释…
1993年,美国导演弗兰克-马歇尔根据该事件改编拍摄了电影《天劫余生》,再次将这起震惊世界的空难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也再次抛出了那个难题:要生命还是恪守人性的底线?
其实我觉得假如【真的是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真的没有隐瞒事情的真相】,如果是我我也愿意让人吃…埋地下么给虫吃,有啥区别呢?只要你吃得下去,我真无所谓…不过我是肯定不会去吃的,下不了嘴…但如果是有隐瞒什么真相的话、如果真的是自相残杀的话,那确实无法接受,哪怕明知道必须有人死!
2012年10月12日,16位当年的空难幸存者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重聚,为的是让那场迟到了40年的橄榄球赛得以继续进行,更是为了告慰、悼念死去的亲友吧?当死难者照片被揭开的那一刻,当现场的播报员哽咽地念出他们名字时,16位早已两鬓斑白的幸存者无不俯首恸哭…我猜这40年来他们内心忍受的煎熬是外人无法想象的吧?
真的不用过于苛责、不必道德绑架,当他们是为了那些遇难者而活吧,就像几年前帕拉多带着两位女儿重游事故地点时对她们说的:“这是爸爸出生的地方,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