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漫游pk,地下城女漫游pk怎么打红狗?
红眼 从第一章到现在一直是PK倒数第一。至于如何打 很简单了。和他WS机器人就行 满级红眼我47男漫游就欺负死。红眼的空连和银落在防空能力极强的漫游面前是摆设 他敢放你就敢XT。上旋和瞬踢都是很好的技能 可以刷YD错位(比较危险 不推荐)手雷是神技 一定要用好它。雷到就是连。切忌冲过去放无色 无论什么职业都不能这样,除非那无色技能是保险的起手技(有无色是保险的起手技吗?)用远程压他 他的大蹦要注意 时间到了要小心点 如果空放大蹦的话我现在都可以随意躲掉 这个多练习就可以吧。红眼的起手技能太少了 就上挑崩山银落空连(后两个还废了) 崩山可以用XTBBQ反顶 上挑问题也不大 毕竟是X轴小范围。
假如换成赵云胜负会如何?
张飞大战马超于葭萌关这事,发生在三国演义刘备攻打刘璋之时,当时刘备已经逼降李严,招降费观,拿下绵竹,正准备进攻成都之时,结果后方的葭萌关出事了,葭萌关是刘备在益州唯一的老巢,刘备与刘璋发生战争,只有葭萌关可作为后勤基地,刘备派了孟达和霍峻镇守葭萌关,张鲁派出马超、马岱、杨柏率军攻打葭萌关。
当刘备和诸葛亮听说攻打葭萌关的人是马超,都非常震惊,因为马超是不亚于吕布的猛将,曾经在渭水之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打遍曹营无敌手,曹营头号猛将许褚也只是和马超大战230回合打成平手,并且马超还占了上风,所以刘备和诸葛亮需要派出一员猛将才能抵抗马超,而葭萌关无论如何都不能丢。
马超
当时在刘备和诸葛亮军中的猛将只有张飞,赵云领兵在外作战,无法及时赶回来,原本刘备也是希望派张飞去救援葭萌关,但是诸葛亮却表示要激将一下张飞,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中的原因就是张飞虽然勇猛善战,但是喜欢喝酒误事,同时张飞又太喜欢个人单挑,而忽视了整体战略战术,所以诸葛亮为了防止张飞犯错误,就故意激将张飞,还设法让张飞立下军令状,有了军令状,张飞就会重视多了,所以才会如此。
张飞战马超
诸葛亮让魏延打先锋,张飞居中,刘备在最后,最先到达的是魏延,他遇到了马超的弟弟马岱,只用了十个回合就打败了马岱,但是魏延也被马岱反手一箭射中了手臂,这个时候张飞赶到,又是十个回合打败了马岱,然后就是张飞大战马超。
张飞战马超一共打了三次,第一次是双方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刘备不禁称赞马超:真虎将也!以刘备的概念,整个天下除了吕布,还没有人能让张飞一百回合拿不下的,所以刘备才会称赞马超,因为他知道张飞的水平,但这一次是刘备主动鸣金收兵,他担心自己的三弟张飞有什么闪失。
马超战许褚
第二次张飞与马超又战了一百多回合,刘备这一次直接披甲上阵,因为他担心张飞会有闪失,到时候可以直接上前帮忙,一百多回合后结果还是不分胜负,于是刘备又鸣金收兵了,两次都是刘备主动收兵的。
第三次是张飞与马超挑灯夜战,这次两人战了二十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于是马超开始使计谋,佯装败退,然后手中拿着铜锤偷袭张飞,结果被张飞躲过了,然后张飞也向马超射箭,被马超躲过了,还是平手,这种打法再打下去也是没有结果的,于是双方就罢兵了。
张飞战平马超
从三次单挑过程来看,马超与张飞武力是差不多,再打下去也不会有结果,顶多就是个平手,最终还是诸葛亮前来,使用计谋迫使张鲁不信任马超,马超失去信任,就没有立足之地,原本他就是依附于张鲁的,然后诸葛亮又派说客李恢说服马超投靠了刘备,马超的结局就是投靠了刘备,这其中既有张飞与马超的单挑之功,又有诸葛亮的离间之计,还有李恢的说服之功。
如果让赵云代替张飞在葭萌关与马超交战,马超最终的结局会如何?
先说说赵云与马超单挑的话,能不能打败马超,赵云是三国演义中仅次于吕布的猛将,其武力更在张飞之上,赵云一个人曾经与许褚三十回合打成平手,然后以一敌三,迎战许褚、李典与于禁,双方打成平手,赵云全身而退,光凭这一点也证明了赵云的武力在许褚之上。
赵云
而马超与许褚单挑230回合都不分胜负,这就说明马超与许褚的武力是非常接近的,甚至一样,赵云能打败许褚,自然也能打败马超,其实赵云与马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敌人越强,赵云与马超就越善战,赵云有独闯长坂坡单挑83万曹军的壮举,能从重重包围之中冲杀出来的人,都是死人堆打出来的,实战水平无人能敌,吕布虽然厉害,但是吕布从来也没有与敌人死战的情况,吕布是一发现危险马上逃命。
比如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打败了吕布后,吕布就挑最弱的刘备为突破口马上就逃走了,再比如曹营六将战吕布,吕布被打败,马上就逃走了,吕布是一个不会跟你拼命的天下第一猛将,一有危险第一件事就是逃走。
但是赵云不一样,他是拼死作战,不惧生死的那一种,明明会有生命危险,赵云毫不计较,甚至怀中还要绑一个孩子去迎战百万曹军,这是吕布不能比的,包括马超在这一点上也比不上赵云,马超虽然有一人独战韩遂四将和一人独战杨阜七将的经历,但是根本不如赵云的那一场长坂坡大战。
赵云
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使赵云击败了马超,也是没有能力斩杀马超的,最多也只能打伤马超,因为马超也很强,从葭萌关大局来看,诸葛亮和刘备要的不是斩杀马超,而是打败马超,甚至战平马超都行,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收降马超,只要能在战场上以武力降服马超,那么在计谋上就更容易说服马超。
就算赵云击败了马超,也不会影响马超最终的结局,也就是投靠刘备,因为诸葛亮会在赵云击败马超之后,再次以计谋迫使张鲁不信任马超,以离间计破坏张鲁与马超的关系,这样的话,马超就无路可走了,马超自从在关中被曹操击败之后,就一直投靠在张鲁门下,如果张鲁不收马超的话,马超就只能投靠刘备,这同样是赵云出战马超的结局,与张飞的一样没有变化。
漫游PK天空上衣加什么技能?
在《漫游PK》中,如果要给天空上衣加技能,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常见的技能选择:
1. 高爆发技能:选择一些能够快速造成大量伤害的技能,例如火焰爆破、雷电攻击等,以增强战斗力。
2. 治疗技能:选择一些能够恢复生命值的技能,例如治疗术、圣光之泉等,以增加生存能力和持久战斗力。
3. 闪避技能:选择一些能提升自身闪避率的技能,例如影遁、幻影步等,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4. 控制技能:选择一些能够控制敌人行动的技能,例如冰冻术、束缚术等,以控制战斗局势并给自己争取反击机会。
5. 增益技能:选择一些能增强自身属性的技能,例如力量增强、防御提升等,以提高自身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根据个人的战斗风格和需求,可以根据以上建议选择适合的技能进行搭配。请注意在游戏中技能的使用与战术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游戏环境进行选择。
什么地漫游填空填两个一样的字?
认真地听着。浅浅的微笑。 悠悠忽忽地漫游
基本内容
腾讯代理的网络游戏《 地下城与勇士》(DNF)中, 漫游枪手一职业在 决斗场中的一种PK流派。
主要以膝撞、手雷、浮空弹、BBQ等技能将对手保持一定浮空时间,当对手落地后,再用普通攻击加上爆头技能造成收尾攻击,技能都是出了强制的
常用的连技有:
膝顶+浮空弹+上手雷+(快拔)XXX+(强制)BBQ+XX+爆头(强制)
说明:别人说BBQ后XXX+XXX+爆头,现在哪有那么容易,还是效率点好!
2:膝顶+浮空弹+上手雷+(快拔)XXX+(强制)顺提+回旋踢
说明:回旋踢后别想再手雷,高手很快卧底蹲伏上来连你,所以TMS后翘人!
3:膝顶+浮空弹+上手雷+乱射+BBQ+XX+爆头(强制)
4:(武器为手炮) 膝撞+X+(强制)踏射+X+(强制)浮空弹+X+(强制)瞬踢+X+(强制)踏射+X+(强制)后跳+X+(强制)回旋踢(往前移一点)+X+(强制)BBQ
请问漫游时装上衣选什么技能?
漫游时装上衣技能选:左轮奥义
[左轮奥义]每提升一级,可使左轮平X连射速度+2%、暴击率+1%、攻速/移速+1%;并且角色的面板物攻会得到与提升率相同的上升数值(牌面大增),功能效果看起来就比较丰富。
在三国中论聪明智慧才能谁是最厉害的?
我认为聪明智慧的人,不仅要算无遗策,还需要做到善始善终。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贾诩在三国时期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尤其对于身处乱世,过着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日子的人们来说,能够善终似乎成了一种奢望。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潮流之中,能够始终站在浪尖上的弄潮儿,不仅需要一身过硬的本领,也少不了通达的智慧和心态。
今天,我们就试着领略一下以高位高寿善终的贾诩的智慧。
贾诩
借势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势,也叫借东风,还有个不好听的说法,也叫“狐假虎威”。无论在日常生活、职场营销,还是国际关系当中,都有无穷妙用。善于借势,常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事半功倍。而贾诩年轻时候就已经懂得这个道理。
贾诩年轻的时候,曾经被察举为孝廉,到京师任职郎官。熹平二年,因为朝政黑暗,自己又身患重症,贾诩遂辞官归乡。到达汧水附近时,同行的几十人被一群做无本买卖的氐族人盯上。氐人不仅谋财,还要害命。贾诩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对氐人说:“我是段太尉(段熲)的外孙,你们不要杀我,我家人会拿重金来赎我的”。
段熲是当朝太尉,威震边关多年,羌人、氐人对他都十分敬畏。这群氐人果然不敢伤害贾诩,好吃好喝把他给送走了。
在这个事例中,贾诩使用的不过是最简单的借势,但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他能想起来这招,而且演技过关,不被氐人识破,足以见得贾诩的急智。
此后“”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凉州动荡不安,贾诩又投身“素著威名于河、陇之间”的董卓麾下,一门老小得以保全,这也是借势。
化被动为主动董卓死后,牛辅也被杀害,西凉军群龙无首。司徒王允又不许投降,李傕郭汜等一众将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火燎。
此处需插一语,西凉军第二次作乱京师,王允也要付很大责任。纵使有千般不满,万般仇恨,也需待到秋后算账。岂不知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何况是数万骄兵悍将,你要人家性命,人家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李傕郭汜之乱
不过也难说,当时李傕郭汜这等鼠目寸光的蠢人已经商量好,干脆解散军队,偷偷跑到家里躲起来得了。贾诩听了吓出来一身冷汗,你们死不要紧,别拉上我啊!他赶紧劝这几人:“回到家里,一个亭长都能抓住抓住你们,拿人头请赏。现在手下大军还在,为什么不趁机反攻长安,打下了就可以尊天子以安天下,打不下来再考虑这些也不迟?
这就是所谓的一言兴邦,一言亡国。李傕郭汜们如同醍醐灌顶,集结大军攻破长安,诛百官,烧杀抢掠,整个都城人间地狱一般。
董卓死后,汉室刚升起的一点曙光被这一番话湮灭。
我们这里暂且抛开贾诩的人品,从这个反败为胜的案例当中,可以看出贾诩胜利的关键就是掌握了主动权。或许是西凉人骨子里的彪悍,或许是乱世之中磨练出的狼性,贾诩知道,放弃抵抗只会陷入极端被动当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主动者往往是做好了万全准备,而被动的人多是没什么准备的,以有心算无心,怎么会输呢?
中国古代的守城方,总会预留一支部队,随时准备出城作战,因为单纯防守主动权就全在攻城方那边,他们可以调集大部分军队攻城而无后顾之忧,而守城方敢于出城作战的话,攻城方就不得不做好防守方案,这样进攻的强度也会小不少。
李寻欢和上官金红决战前,要赶到现场查看地形,天气因素,为何?高手过招,不能有丝毫疏忽,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掌握主动权啊。
所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无论在战场还是商场,掌握了主动权,就掌握了大势,胜利的天平就会慢慢向自己倾斜。
逆向思维和跟对老板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只有跟对了老板,才会有大展抱负的舞台,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选错了老板,只会是南辕北辙的结果,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贾诩看到李傕郭汜只知内斗、耽于享乐,料他们终究不能成事,就离开长安去投奔段煨。段煨既高兴又担心,他知道贾诩智计无双,对自己有大用,可是忌惮贾诩威望太高,怕他架空自己。
贾诩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没过多久就联系宛城张绣,张绣立即派人来接贾诩。
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为什么要去投奔张绣呢?”
答曰:“段煨对我有很深的猜忌,再呆在这里早晚要被他所害。张绣没有谋主,正是适合我辅佐的人啊。而且段煨知道我去别的地方,肯定会很高兴,善待我的家人,”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贾诩所料。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使者来联络张绣,希望能共同夹击曹操。张绣很是意动,正准备答应,贾诩直接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的。
使者走后张绣慌忙地问贾诩,眼下袁绍占据河北,实力强大,不去投靠他去投靠谁?贾诩直言投靠曹操,他给张绣分析:
袁绍骄而无谋,好大喜功,优柔寡断,虽然雄踞河北,兵强马壮,但我断定他不是曹操的对手。袁绍眼下占尽优势,兵多将广,我们过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得不到重视。而曹操正处于危急之中,我们现在投靠他无异于雪中送炭,必定收获不小。曹操胸怀天下,礼贤下士,一定能不计前嫌果然曹操知道张绣来降,喜出望外,给二人加官进爵,待遇优渥。贾诩给曹操献出火烧乌巢之计,张绣也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贾诩献计火烧乌巢
贾诩通过三次精准的抉择,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明主。这些都离不开他对人性的洞察和逆向思维的妙用。段煨待他甚是礼遇,他却要另觅去处;袁绍势大,他却偏偏要去投靠曹操。正是这种反常理而行之的思维,出人意料的同时,帮他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得到了最优的结果。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时换一种思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和贾诩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是同时期的荀彧,荀彧品行高洁,才华横溢,简直就是张良再世。他最大的悲剧就是心系汉室,却跟随了汉贼,他想匡扶汉室,却成了汉室掘墓人最大的帮凶,最后服毒自尽,杀身成仁,让人唏嘘不已。
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都是绵羊。一只狮子带领的绵羊,都是狮子——论跟对老板的重要性!
跟对老板,才华才能得以展示,跟对老板,才能喝酒吃肉,跟对老板,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间接路线曹操和马超战于潼关,陷入僵持,向贾诩问计。贾诩轻描淡写,一个“间”字,让曹操茅塞顿开。派人离间马超韩遂,然后韩遂来投,曹操大破马超。
贾诩对人性的认知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西凉兵马雄壮,那我何必非要与你刚正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孙子兵法》里有“上兵伐谋”之说,贾诩的离间计有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啊!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有些难以解决时,没必要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直接路线不行我们就换间接路线,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要学会变通,发散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潼关之战
学会站队曹操后期,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趋于白热化。按照贾诩明哲保身的思维,他应该远离这个政治漩涡才对。可他却并没有保持中立,他指导曹丕修身养性,涵养自身,孝敬父母,以静制动。之后有一天,曹操和贾诩在一块时,问他立储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危险,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历史上多的是大臣因参与立储之事而被君王猜忌,迫害的案例,陆逊之死,就是这个原因。
给聪明点的大臣,这时候往往会装糊涂,打马虎眼。
而贾诩没有,他对曹操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
一针见血、杀人诛心!袁绍、刘表怎么败亡的,废长立幼啊!
曹操从贾诩的态度,知道曹丕颇得人望,连贾诩这个老油条都支持他,大势已成。自己再喜欢曹植,也没办法了,这简单一句话使曹操坚定了立曹丕为世子的决心。
而曹丕即位后也没有亏待贾诩,让他做了太尉,还封了魏寿乡侯的爵位。
加入曹操问他的时候,他选择了中立,没有替曹丕说话,曹丕会这么优待他吗,又是加官,又是进爵的,肯定不会的。不给他下绊子、穿小鞋就不错了,曹丕可不是什么大度之人,于禁、张绣都是他逼死的。
所以有时候明哲保身固然安全,可是也会错过许多机遇,选择站队虽然有失败的风险,但是却掌握了主动权,可以一搏。没有人会喜欢首鼠两端的骑墙派,也没人会喜欢太过自保的中立派。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个都不选只能饿死。学会站队,是乱世当中最基本的操作要求,放之四海而皆准。
贾诩与曹操
功成身退,低调谨慎好不容易身居高位,功德圆满,照理说该好好享受生活了。贾诩却没有,他选择了深居简出,做一个独臣。他的子女结婚,也都是找的平常人家而非贵戚大族。
这正是道家思想的“大隐隐于朝”,也是贾诩大智慧的表现。
贾诩知道自己不是跟随曹操的元从,又有深谋远虑,难免被曹操父子猜忌。索性就选择了这半隐士的低调生活,也得以善终。
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居功自傲是要不得的,低调谨慎是离不开的。蓝玉和年羹尧都因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被灭,范蠡、张良却依赖功成身退而得以善终。低调是成熟的体现,也容易带来人们的好感,自大却往往招人讨厌,带来敌人。在自身实力没有到达一定程度之前,“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做法才是王道,韬光养晦才是乱世之中的生存哲学。
贾诩历经东汉四朝,曹魏两帝,在兵荒马乱的乱世,能够封侯拜相,以七十七岁的高龄离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大赢家了,他的智慧也值得我们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