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3亡国秘闻,有哪些时代背景条件造就的

彩虹网

地下城3亡国秘闻,有哪些时代背景条件造就的?

说起“诗词”,唐宋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从“诗”的角度来说,“唐诗”和“宋诗”是整部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而从“词”的角度来谈,“唐词”和“宋词”都有极高的讨论价值。

地下城3亡国秘闻,有哪些时代背景条件造就的

唐宋诗词的耀眼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它们正好处于特殊的时代节点之上。

唐诗与宋诗:前者创生,后者求变

诗坛三大高峰,一为开元,二为元和,三为元祐,是为“三元说”。

前两个在唐代,开元中有李杜等人,元和中有韩柳白居易,最后一个时期是宋代,诞生了王安石、苏轼等人。

但是,这些诗歌默认为近体诗,以律绝为主,之前的古风、乐府、杂言等不算其中。

而这两个时代诗歌繁盛的原因是不同的。

从时间上来看,唐诗正好是处于近体诗走向成熟的阶段。

近体诗脱胎于南朝齐梁时期的“永明体”,是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了汉语音韵的秘密,提出了“平上去入”等声调的运用规律,在诗歌形式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规范。

唐代从初唐开始就继承了这种诗歌创作方式,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个中好手,尤其是杜审言,也就是杜甫的祖父,更是在这一领域中很有声名。

一个新生事物表现得最为辉煌的时候,并不是其初生和鼎盛的时期,而是其走向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想法在其中试验,所以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所以盛唐之所以被称为“诗歌”的盛世,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诗人众多和流派纷呈。

其实这一阶段还不是诗歌鼎盛时期,事实上也很难找到一个诗歌鼎盛的时期,但从实际来看,无论是之后的元和还是后来的元祐,在诗歌名家和名作方面并不比开元时期逊色。

国力蒸蒸日上,给文人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自信感,所以唐诗中往往蕴含着开放的倾向,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经常会在诗歌中流露。

到了元和年间,中唐时期国力有所下滑,社会弊病逐渐出现,盛唐时代的那股略显毛躁的气息出现了沉淀,所以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歌就较为稳重,白居易更是继承了乐府等诗歌的现实作用,像《卖炭翁》、《琵琶行》等等诗歌在当时有很大反响。

近体诗到这一阶段其实已经走向了一个瓶颈,这不是诗歌体裁所带来的,而是受到了当时社会中的文学风貌影响。之后的晚唐虽然所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唐代诗歌的风格还是比较统一的。

真正打破了这一瓶颈的是宋代,这与时代变化有关。

宋代积贫积弱是不争的事实,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使得整个两宋时代的文人在精神上都是比较苦郁的。

这就像头上时时刻刻悬着的一柄利剑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长期处于“亡国”的阴影之下,所以宋人的诗歌就很少有唐人“开放”的气势,转而更注重内心的求索。

所以,同是写庐山,李白想象九天银河泻地的壮阔,而苏轼探求庐山真面目的成因。这就是时代背景的变化所导致的心理差异。

宋诗的成就一点都不比唐诗逊色,历来“宗唐”、“宗宋”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比如宋人方回创作作诗歌选集《瀛奎律髓》的时候,就把唐宋两代诗人的诗歌放在一起。“宗唐”的人不满其中的“宋诗”,“宗宋”的人不屑其中的“唐诗”,所以《瀛奎律髓》也被很多人戏称为“箭垛式”的作品,双方都要攻击它。

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宋诗之所以能和唐诗比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走出了与唐诗不同的新路。

虽然我们说文学的风格、种类等等是因人而异的,但其实大路就那么多,小路在研究的时候价值并不是特别大。这就像分析某一篇文章的观点一样,早晚都有穷尽的时候。

唐诗这一路数在有唐一代其实已经走到了极尽,后世几百年同风格的作品没有与之比肩的,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所以,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积极求变,形成了与之互补的另一种风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其实从后来也能看出,无论是“宗唐”还是“宗宋”,之后的朝代没有脱离唐宋的影响,其诗歌成就自然就不及唐宋。

“一直在模仿”和“一直被模仿”,这中间差着几个境界呢。

唐词和宋词:前者水平存疑,后者极为繁盛

“词”这一文体到底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代确实已经有了“词”的出现。

无论是出土的敦煌曲子词还是白居易等人的作品,都已经坐实了这一点。

关于唐代词作的争议,其中还是主要集中在“唐词”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上。

从实际来看,唐代见到最多的词大概就是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这种非常短小的作品,形式单一,水平和宋代相比着实不高。

但是因为可能处于“词”尚未成熟的阶段,从历史局限性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菩萨蛮》等等作品,虽然质量极高,王国维更是说其“八个字”就能关“千古登临之口”。

但是,这两首词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李白真的不好说。

一个是因为数量太少,给人的感觉就是李白突然写了两首词,不知道前因后果;另一个也是因为这两首词在创作手法上实在是太成熟了,和同一时期甚至之后的时期都有脱节,不像是唐人能写出来的作品。

所以,唐代“词”的水平到底如何,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这两首词并不具有代表意义。

而相对比来说,宋词就和“唐诗”一样,正好走在通向鼎盛的道路上。

“词”这一文体何时成熟,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宋词虽然繁盛,但年代太短,尚未完全兴起便造亡国之祸,元明两代又不重此道,直到清词出现才说明这一文体的成熟。

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刚才说过,宋诗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两宋文人内心的苦郁所造成的,那么不能借“诗”来抒发的情感自然也要有一个宣泄的地方,于是有着“游戏娱乐”功用的“词”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也是宋词繁盛的原因之一。即时代背景下,用作情感分流的载体。

所以宋词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脉络和唐诗比较像,一时间作者众多,流派纷呈,不仅仅在上层社会有晏殊这样的代表,同样在市井之中也有柳永作品的流传;豪放、婉约之争也是贯穿了两宋词坛;格式、声律在周邦彦之后也得以固定。

从实际来说,宋词之所以能如此繁盛,其实和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毕竟如果从根本上来说,“诗”与“词”的创作方法是相通的,只是体裁的变迁,并不能算作创作手法的更新。

“唐宋”两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其发展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为何会涌现出如此多的名家名作,其实和“时势造英雄”的过程差不多。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水浒中祝家庄和扈家庄现实中有没有?

祝家庄、扈家庄都在郓州境内,这是《水浒传》中交代得很清楚的事情。但是,这两个庄子应当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施耐庵为了故事的需要而虚构的。假如郓州境内真有祝家庄或者是扈家庄,那也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那么,《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扈家庄为何被写在郓州境内,郓州又在哪里呢?

“祝家庄”在郓州,还是在东平府

话说杨雄、石秀、时迁大闹翠屏山,杀了潘巧云与丫鬟迎儿,一齐去投奔梁山。书中说,“不则一日,行到郓州地面”。到了郓州地面,便发生了“火烧祝家店”的故事。鬼脸儿杜兴说,这里是独龙冈,独龙冈前面有三座村庄,中间是祝家庄,东边是李家庄 ,西边是扈家庄。因而,《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扈家庄都在“郓州地面”。

郓州,就是后来书中写到的东平府。《宋史·徽宗本纪》中记载,宣和元年(1119年)十一月升郓州为东平府。施耐庵虽然没有交代梁山攻打祝家庄的具体时间,但却以此可以判断,这段故事的时间背景应当是在宣和元年的十一月之前。从书中的细节描写看,写的也是深秋时节,祝家庄的伏兵都是从“枯草”中舒出桡钩捉人。

以“郓州”升东平府推断祝家庄、扈家庄在哪里,只能单讲梁山“三打祝家庄”故事的时间节点,却不能解决祝家庄、扈家庄究竟是在郓州还是在东平府这个问题。因为,书中在此前的故事中已经写到了“东平府”。

关于宋江的梁山起义发生在什么时代,历来也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虽然定论为宣和元年至宣和三年,但却缺少正史的史料支持。《大宋宣和遗事》中却说,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发生在宣和二年,宋江是在这之后上的梁山。如此一来,时间上就不对榫了,前后差了一年多。

假如依据《大宋宣和遗事》所提供的时间,那么,宋江就不可能在郓州升为东平府之前攻打祝家庄。

而且,《水浒传》中在写武松的故事时说:(阳谷县)写一道申解公文,将这一干人犯,解本管东平府申请发落。那么,武松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宣和元年十一月之后呢?肯定不是,因为,武松从阳谷县发配到孟州之后,又发生了很多故事,去二龙山入伙时,在孔家庄遇到了宋江。

与武松在孔家庄分手,宋江的故事就更丰富了,直到江州劫法场之后,宋江才算真正的上梁山造反。即便是以晁盖劫取生辰纲为梁山起义的时间节点,宋江也不可能在郓州升为东平府前后,率领梁山去打祝家庄。

虽然郓州、东平府在北宋时期大致就是同一个地方,但因为有这样一条时间界限,以及《水浒传》故事背景,那就不能轻易的说祝家庄、扈家庄是在郓州还是在东平府了。

其实,《水浒传》中这段故事肯定不是发生在宣和元年前后,施耐庵以“郓州”这个地名故意错开时空,要写藏在文本中的故事。既然是时空错位,那么,书中的祝家庄,以及位于祝家庄西边的扈家庄也就另有所指,并非实有这两个村庄。

这样写其实并不奇怪,按照蓝本故事,晁盖应当是石碣村人,但《水浒传》中却把他写成了郓城县近郊的东溪村的保正。如此,就拉开了时空,阮氏兄弟加入晁盖队伍,并从这里上了梁山。这样写,故事就有了非常深邃的纵深了。

既然不是实指,恐怕就另有所指了。那么,《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扈家庄又是指的哪里呢?施耐庵明明写的以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故事,为何要如此模糊时空呢?

时迁偷鸡暗示“祝家庄”在哪里

书中说,从祝家店远远看去就是独龙冈,独龙冈的上面是主人家祝朝奉家住宅。独龙冈周围方圆三十里地就叫做祝家庄。那么,祝家店是不是在方圆二三十里地之内呢?

书中虽然没有交代祝家店到祝家庄的距离,但是,从后文故事看,这个店子恐怕不在祝家庄之内。因为,杨雄、石秀一路往梁山泊而去,途中要经过祝家店。但是,梁山进兵之时,却又没有经过这里,整个战斗过程中,书中再也没有提到这个地方。恐怕,拼命三郎一把火将它烧毁,再也不存在了吧。

“拼命三火烧祝家店”,是时迁偷了店中的报晓公鸡。按照一些方言来讲,这只公鸡是一只“打鸣”的公鸡。也就是说,一只打鸣的公鸡引发了一场血案。有这么严重吗?一只公鸡竟然让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个村坊差点全部毁于战火,施耐庵为何这样写呢?

后来,又是因为一匹名叫照夜玉狮子的战马,引发了曾头市之战,这个集市也因为一匹马而遭遇比独龙冈更悲剧的命运。曾头市之战之所以是因为一匹马引发的血案,是因为施耐庵在这一大段故事中,隐藏了“宋金海上之盟”。这个盟约的主要内容是北宋与金国结盟,夹攻辽国。而这个盟约所导致的结果,则是北宋迅速走向灭亡。

“宋金海上之盟”的始作俑者是一个辽国汉人,此人名叫马植。为了缔结盟约,宋徽宗于重和元年(1118年)以马政为使,以买马为名出使金国,从登州上船,取海道到达金国,签订了这个北宋亡国之盟。因而,曾头市之战就是一匹战马引发的血案了。

以曾头市之战反推祝家庄之战,那么,这只报晓公鸡便大有来历了。

其实,《水浒传》中的祝家店隐喻的是南京玄武区鸡笼山东麓的鸡鸣寺。祝家店应当就在祝家庄的东面,所以,时迁偷鸡,杨雄、石秀便逃到了独龙冈祝家庄东面的李家庄。

鸡鸣寺始建于三国东吴,当初叫做栖玄寺。西晋时在此建道教道场,南朝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成为佛教寺庙。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扩建寺庙,赐额“鸡鸣寺”。

鸡鸣寺没有打鸣的公鸡不得而知,但朱元璋却引发了“靖难之役”,《水浒传》中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几乎都隐藏在了“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三打祝家庄,其实就是“三打朱家庄”。

因而,《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其实隐喻的是南京城,扈家庄、李家庄却并不是指的地名,而是隐藏了朱棣是如何进入南京城的。

《水浒传》中的“靖难之役”

《水浒传》中隐藏着大明秘史,这段历史就是“靖难之役”。我在其他的问答、文章中,已经“实锤”这部小说写到了建文帝,以及靖难之役之后的一些秘闻。施耐庵简直就是这段秘史的见证者,书中的情节基本上被后来的《明史》所验证。同时,正史中语焉不详的一些细节,却可以在《水浒传》中找到答案。

施耐庵在“引首”故事中,以故意遗漏宋真宗,说宋太宗把皇位直接传给宋仁宗,暗藏了《水浒传》所隐藏的“孙立”秘史。因为孙立,所以,在“三月初三”玄武大帝诞辰这天,引发了“误走妖魔”。

洪太尉在龙虎山上所遇见的“白额锦毛虎”,不是金圣叹所说的“跳涧虎陈达”,而是清风寨大头领“锦毛虎燕顺”。燕顺与王英、郑天寿合成“燕王英武真天授”,他们都是裹着绛红头巾的“红巾军二代”,是符合“天道循环”伦理的皇位继承人。

那条雪花长虫也不是“白花蛇杨春”,而是临近大雪节前出生的朱允炆。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这一年干支丁巳,属蛇。

武松“景阳冈打虎”,书中的“景阳冈”实际上隐射的是鸡鸣寺附近的“景阳楼”。书中以高俅、蔡京待漏早朝,两次写到朝臣专等“景阳钟响”。所以,“景阳冈”与禁城皇宫有关。

以“景阳冈打虎”牵扯出来的武松杀嫂,实际上隐藏的是建文帝削藩。这段故事中,王婆所说的潘金莲的年龄,实际上就是建文帝做皇帝时的年龄。

《水浒传》隐藏着北宋秘史,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施耐庵就不会在书中以非常晦涩的写法隐藏历史。施耐庵是明朝人,写北宋历史何必讳莫如深呢?而且,《水浒传》前七十回书有多处明显的伏笔都被写丢,这就意味着七十回书之后的原著早就被腰斩,续书《征四寇》乘虚而入,反转了《水浒传》,隐藏了施耐庵的真故事。

写了这么多,与祝家庄、扈家庄在哪里有没有关系呢?太有关系了,“三打朱家庄”中,隐藏了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按照施耐庵的所见所闻,建文帝大概是被射杀了。之后,朱棣虚张声势出海搜寻。

究竟书中是如何揭秘这段大明秘史的,列位看官如果感兴趣,可以指点我其他的相关文章。

祝家庄隐射了“朱家庄”,在祝家庄的东面是李家庄,西面是扈家庄。祝家庄之战尚未打响,李家庄就退出了三家联盟。两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扈成投降,祝家庄只剩下一座孤寨。

对看历史真实,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就是朱棣进入南京城。朱棣兵抵南京城,左顺门守将徐增寿准备做内应,事败被建文帝所杀。而金川门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则打开了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李家庄李应其实就是“里应”,扈家庄的扈成不但不“护城”,反倒帮助梁山捉拿祝家庄的溃散之兵。这大概就是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之间的关系,其实并非实写现实中的三个村寨。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明确表示“欲保四”,书中“欲保四”的故事还远不止“三打祝家庄”这几回书。朱洪武误走“妖魔”所造成的后果,违背“天道循环”礼律导致了建文帝众叛亲离。因而,“李应”做内应,“扈成”不护城。

祝家店的小二曾经对杨雄他们说:“山前有一座另巍巍冈子,便唤做独龙冈,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独龙冈当然只能住一条“龙”,而李家庄、扈家庄则是拱卫在“独龙”左右的守门人。

因而,无论是祝家庄还是扈家庄,都是虚拟的,现实中并不存在。如果把“祝家庄”解读为“朱家庄”,那么,所指即“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如此,祝家庄就存在于现实中,而扈家庄则完全是虚构,以地名喻事件、喻人物。

如果原子弹被日本人先制造出来?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离阿拉木郭多50英里的一片广阔荒芜地区成功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核试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45年8月6日美国飞行员保罗·提贝兹驾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是核武器在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实战使用。广岛核爆的瞬间造成了七万人死亡、七万人受伤。

广岛核爆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声明:“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将对战争起到革命性变化。假如日本仍不接受投降的话,那么还将往其他地方投掷”。之后日本海陆军统帅部专门派人前往广岛考察了原子弹爆炸的情况。这些人回到东京后递上了详细报告,但报告并未引起统帅部高层的重视。广岛核爆三天后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造成四万人当场死亡。

日本就这样成为了人类历史第一个遭受核打击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唯一曾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其实二战期间日本也曾有过自己的核武器研发计划,而且日本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事实上比美国更早启动。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启动于1942年6月;相比之下日本陆军部在1941年就开始了制造原子弹的“仁计划”,日本海军部也在1942年开始了制造原子弹的“F计划”。

为什么日本会弄出两份原子弹研发计划呢?这其实是由于日本陆海军之间的不和造成的。在日本建设近代化的陆海军过程中陆军主要出自长州藩,而海军则主要出自萨摩藩。明治维新后萨摩和长州两藩围绕在政府内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日本近代史上独特的藩阀政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出自长州和萨摩的陆军和海军的关系自然不会融洽。

日本的近代军事体制是从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然而日本陆军和海军所学习效仿的对象却并不相同:日本陆军一开始学的是法国,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落败后日本陆军转而开始学习德国,因此继承了普鲁士陆军的铁血传统。日本海军则由始至终师从英国,因此继承了正宗英伦贵族范。陆军觉得海军是娘炮,海军觉得陆军是土鳖。双方的隔阂就这样越来越大。

日本陆海军内斗最激烈之时陆军派兵包围了海军省,海军方面则针锋相对将军舰炮口对准陆军省。日本陆海军之间的内斗造成了一系列奇葩现象:海军自己建起兵工厂生产坦克和火炮,陆军则研发了自己的潜艇和航母。二战期间日本不仅有海军陆战队,更是有了独步天下的“陆军海战队”。二战中的日本海军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拥有自主研发坦克的海军,日本陆军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拥有自己航母的陆军。

两支军队各自拥有独立的研发体系,资源技术绝不会共享。双方的矛盾甚至渗透到了像武器装备上的螺丝旋往哪个方向拧这样的细节层面:如果陆军要往左,那么海军就一定要往右,弄得后勤保障人员不得不同时准备两套工具。既然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在这些常规武器上一直都是各搞各的,那么在原子弹的研发制造上也自然而然继承了这一“光荣的优良传统”。

美国的资源禀赋、生产能力本就不是日本所能比的:从1941年到1945年不足五年的时间内美国生产了150艘航母、十艘战列舰、近500艘护卫舰和349艘驱逐舰;相比之下日本只生产了17艘航母、两艘战列舰、61艘驱逐舰和九艘巡洋舰。双方在资源禀赋上的差距也同样反映在原子弹的研发制造上。况且有限的资源还被彼此不和的陆军部和海军部所争抢,所以日本的原子弹研发计划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尽管日本的原子弹研发计划起步更早,但最后还是被美国抢先研制出了原子弹。日本原子弹研发计划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当时日本人为寻找铀矿几乎把日本本土及日本占领区翻了个底朝天。日本经过多方努力之后终于在福岛附近找到了铀矿。然而主持“仁计划”的仁科教授在开采过程中提交的报告提到:以日本当前的水平及条件只能每天分离出1毫克铀235。

这意味着要想凑满制造原子弹所需的10公斤的量需要数万年时间。缺乏铀这种原料实际上使日本的原子弹研发制造计划陷于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日本陆军有关部门只好利用与德国的结盟关系向纳粹政府提出了要2.5吨铀矿,然而日本陆军最终只从其中提炼出大约100公斤的黄色铀酸铵。这远远没能达到科学家的要求。这些核原料在战后全部被美军缴获。

此外日本的电力也无法满足进行大量试验的需求:当时日本的技术人员估计用电离法生产出所需数量的铀需要消耗占日本总发电量10%的电力。到了1945年初战局对日本已越来越不利。这时日本已进行了6次铀分离实验,但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在屡屡失败之后向盟友德国寻求帮助。二战时期德国的黑科技层出不穷:V2弹道导弹、虎式坦克、喷气式飞机、防空导弹等等都是二战中德国的杰作。

二战期间德国对核武器的研发比日本、美国都要更早。当时纳粹的种族主义政策迫使相当一部分德籍犹太科学家离开了德国。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等人不仅出走美国,而且推动了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39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密和爱因斯坦一同向美国报告:德国科学家已掌握了铀的原子裂变技术,而这恰恰是制造原子弹的第一步。美国方面开始意识到希特勒如果率先拥有了核武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1943年底美国陆军专门为刺探德国核武器研究情况而成立了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特殊谍报队。”阿尔索斯“谍报队的作战任务主要有三项:抓捕德国核物理学家、夺取德国人手中的铀金属及矿石、借机破坏德国可能用于原子弹计划的一切工业设施。德国和日本在核武器研发上都属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尽管德国、日本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起步较早,但最后都被后来居上的美国抢先研制出了核武器。

德国、日本核武计划的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文提到的在资源禀赋、生产能力上的缺陷,二是受到美英盟军对其进行的破坏行动干扰。从1943年12月起”阿尔索斯“谍报队先后进入伦敦、罗马、巴黎以及德国本土破坏德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日本设在东京的原子弹研制基地也在东京大轰炸中被美军飞机炸毁。屡屡受挫的德国和日本在战争末期一度试图联合研制原子弹。

1943年德国曾派一艘潜艇运送一吨铀矿石前往日本,然而提前得知这一情报的美军在马六甲海峡设伏击沉了这艘潜艇。直到此时日本仍没搜集到制造原子弹的足够的铀原料,而德国方面的外援一时间又指望不上了,所以日本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在后期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战争形势已开始变得对日本越来越不利,直到1945年8月6日抢先研制出原子弹的美国在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

由此可见日本的原子弹研制过程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缺铀矿、缺电力的日本拼不过美国人的财大气粗和科技实力。美国凭借在常规武器生产力上的优势三天两头轰炸日本也使日本的原子弹研制缺乏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环境;反观本土并未遭受战火侵袭的美国就能始终在相对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完成原子弹的研制。更何况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的不和也极大阻碍了日本的原子弹研制计划。

正是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更早研究原子弹的日本最终被美国甩在了后面。然而假设如果当年是日本先研制出了原子弹呢?即使日本先于美国研制出了原子弹,那么以日本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量化生产。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日本和美国前后脚都研制出了自己的原子弹,那么这时双方就需要掂量一下了。这玩意一用基本上就等于是同归于尽啊。

如果历史真照这样的趋势发展,那么无非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双方都投鼠忌器而不敢使用原子弹,要么冷战时期人们担心的核大战就会提前上演了。如果当时日、美两国爆发核大战,那么以美国的生产能力恐怕最终会核平全日本。当然这样的核大战势必会对全球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许今天的世界也就不会有70多亿人口了。当然这都不过是假设而已,事实是日本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是很难率先研制出原子弹的。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谢邀~历史上关于小举动引起大问题的事情其实非常多,甚至某些灾难性的事情,它的起因追究起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只想说一句:

今天菲李就来给大家盘点两件奇葩甚至有些搞笑的蝴蝶效应事件。

1、一棵桑树引发的毁灭

战国时期,吴国和楚国的边境有两座小县城:卑梁和钟离。两个小县城紧紧挨着两国的边境线,世代以种桑养蚕为生。

偏偏有一棵桑树正巧长在边境线上,谁也说不清楚,它到底是属于吴国,还是属于楚国。

某天,一个楚国的小女孩率先发现了这棵桑树,就想去采摘。

此时却又跑出一个吴国的女子,说这棵桑树是属于吴国的,不准小女孩碰它。

两人都坚持认为桑树是自己国家的东西,最后更是吵了起来,结果吴国女子一气之下打了楚国小女孩几巴掌。

小女孩哭着跑回家告状,这下女孩的族人们不乐意了,觉得吴国人竟然敢打我们楚国人,胆子太大了。

于是马上召集全县壮丁,气势汹汹地拿上武器跑去对面县城报仇,把吴国卑梁县的人揍了个落花流水。

消息传到卑梁最高长官的耳朵里,他也坐不住了,觉得楚国人擅自过界还打伤他的百姓,面子上过不去,于是立刻召集人马,驾着战车杀到出国钟离县,将小女孩一家给杀掉了,还占领了钟离县。

到这里,两个女子因为一棵桑树的争执,演变为一场县城打架,到现在变为一场入侵战争了。

但事情还远未结束,自家县城被抢了,楚王当然不能忍,他很快召集楚国军队,浩浩荡荡冲到吴国的卑梁县,同样占领了卑梁。

而这时吴王也生气了,心想这是宣战的节奏,于是同样召集人马应战,双方最终因为一棵桑树而发动了一场两国间的全面大战。

最终的结果是两国两败俱伤,吴国国力消耗不小,楚国经此大战,不仅国力受损,还失去了两座城池。

而同样的事情,在外国其实也有,两个国家因为一个马桶而打了23年的战。

2、马桶战争

124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和摩德纳都还是城邦国家,某天一个博洛尼亚士兵因为战争逃亡到了摩德纳。

本来战争时期士兵逃亡是很正常的,但偏偏这个士兵还顺手拿走了一个橡木军马桶。(说实话真的令人费解哦~)

而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马桶让博洛尼亚人耿耿于怀,他们表示:“人可以走,马桶给我们送回来。

本来就一个马桶,还就还啦,可谁也不曾想到,摩德纳人就是那么倔强,表示就是不给。

于是双方最终因为一个马桶,打了一场持续23年的战争,最终博洛尼亚也没要回自己的马桶,而摩德纳人则将那个马桶视为胜利象征,至今仍在当地展览。

所谓的蝴蝶效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也就是说,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带来的影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接一环,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

好啦,今天的答题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识,快关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点,你的魅力就多一点哦~

史上真的有爱美人胜过江山的皇帝吗?

爱德华八世,或者温莎公爵,是英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性又充满争议的国王。他是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主动退位的国王,原因是他爱上了一个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华里丝·辛普森,而这段传奇故事也被后来很多影人搬上大银幕,成就了一段经典爱情。

如果要选出史上最“傻”的男人,没有谁能比得上爱德华八世。泰晤士河的表面覆盖着透明的薄冰,河畔的温莎城堡有6个足球场那么大,却没有一只鸟飞过的痕迹。大厅里的贵族和卫兵面部僵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见证英国史上最羞辱的一刻:面带愁容的爱德华八世将在这里摘下他的王冠,而这顶王冠戴了还不到一年,一切都是为了那个离异两次的女人。

虽然一出生就带有爱德华王子殿下的头衔,他却没有纨绔子弟常有的傲慢无礼,反而性子腼腆、安静,紧张时会用舌头舔舐嘴唇。此外,作为英国温莎王朝首任君主乔治五世的长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并成为法定的王储。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乔治五世去世后,这位王储将成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英属海外各自治领的国王和印度皇帝等一系列头衔的继承者。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父亲去世后,他就顺利继承了王位。尽管如此,但他与刚去世的乔治五世的父子关系处理得却并不融洽,起因则是因为一个女人——华里丝·辛普森。

故事还得从1930年10月的一次越野障碍赛马说起。赛场上的马蹄扬起阵阵黄沙,一场命运的邂逅似乎正在酝酿。可是在这之前,温莎公爵的情妇至少可以组成2个半足球队!而彼时下巴突出、举止阳刚的华里丝一点也没有引起爱德华的兴趣。

可拥有两次婚史的华里丝是美国的社交名媛,从小就懂得抚摸男孩子的双臂引起对方注意,甚至对“捕猎对象”在学校踢进几个球都熟记于心。于是爱德华渐渐发现,华里丝的穿衣很有品位、美式幽默也非常迷人以及看待事物和自己一样有好奇心。对爱德华而言,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爱情。

可未来的国王仅仅是因为华里丝的成熟魅力而坠入爱河吗?35岁的华里丝远没有年轻的英国姑娘鲜艳动人。其实,爱德华喜欢年长的女人是源于他的父亲。

爱德华从小出身皇家,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曾孙,家人都亲切得称呼他“戴维”。可是,别人眼里的华服王子却拥有着一段痛苦的童年,因为在爱德华看来,乔治五世没有普通父亲那般慈爱,而是暴虐成性,他的弟弟乔治六世被父亲训成了结巴就是证明。

爱德华经常因为小事受到责骂,可能只是餐具没有摆放整齐,或是不小心打碎了花盆。他曾一度对自己绝望,认为生命注定与血腥和虚伪纠缠在一起,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再加上缺乏母亲温柔的管教,导致成年后的他对成熟女性过分依赖,而华里丝也始终将爱德华看作是长不大的彼得潘。

在两人相恋的第五年,爱德华跟首相摊牌,表示自己将与华里丝结婚,谁知这个消息就像在温莎城堡丢进了一枚炸弹,整个国会彻底炸开了锅。一个美国平民?还离过两次婚?说什么也不可能让这样的人成为王妃。首相的态度很强硬,皇室内部甚至打算伪造车祸“处理”掉华里丝,保全王室尊严。此外,国会也威胁爱德华赶快刹车,否则小心王冠不保。

从向国会坦白到12月退位,30多天不过是新婚夫妇的一场蜜月旅行,可对爱德华来说,是忘掉辛普森夫人,还是交出王位?困难程度莫过于让你选择要空气还是要水。结果爱德华一拍桌子:老子不干了!因此,他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动退位的任性国王,倒也印证了老父亲的遗言,爱德华不用12个月就能毁掉自己。

1937年,爱德华就从国王降为温莎公爵,和美人移居法国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更多历史秘闻,可关注“芝繁叶茂008”!

芝繁叶茂008微信号:wuyigegeda(长按可复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