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2兵临城下5,红警中国崛起和兵临城下哪个好玩?
中国崛起里中国比较NB,但其他国家不强,而兵临城下所有国家都很NB,电脑也有一定加强,个人认为兵临城下好玩。
手机版红警哪个版本好?
红警好玩的版本有很多,具体要看自己的口味了。
如果想联机对战,可以玩红警1.006,共和国之辉,因为有qq平台的支持,联机的玩家大多玩这两个版本,另外尤里的复仇也不错,可以在浩方平台联机对战。
如果想和电脑玩,那就更多了,推荐几款名气比较大的给你吧:
尤里的复仇科技时代
红警2科技时代
兵临城下
心灵终结
神龙天舞
隐风之龙
核子战争
核子时代2,
中国崛起
草木皆兵
你知道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人间正道是沧桑》有一段真实的军史刻画,中统大特务杨立仁拿着八路军总司令的公开电文,对延安的做法赞不绝口:“太厉害了”!确实,一纸电文,就让胡宗南阴谋闪击延安的作战计划彻底破产,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完美诠释,甚至杨立仁都看得出来:这电文完全出自伟人的手笔。
这段军史故事发生在1943年7月,而历史大背景则是当年5月15日,在苏联的第三国际公开宣布《解散第三国际的决议》,以便各国共产党能够独立处理问题,这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需要。然而重庆的常凯申误读了这一消息,或者说想借这个机会,用军事解决陕甘宁边区,因为从百团大战开始,重庆方面联合抗日的心态其实已经有所变化。
常凯申于6月1日在重庆黄山官邸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心进攻我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同时密电一直军事封锁边区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34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借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行动绝对保密”。
胡宗南受命后立即进行了军事部署,甚至不惜抽调警戒日寇的黄河河防部队,然后于7月2日正式向重庆汇报:进攻发起时间为1943年7月9日。如果敌人的阴谋得逞,这将是第二个“皖南事变”,国共合作抗日对敌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而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于7月3日夜里迅速将这一绝密情报发出,这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立杨立仁后来追查的西安“M电台”。当然这里面有演绎的成分,真实历史是熊向晖将情报用文本送出,再通过八路军驻西安的电台转发延安。
延安党中央接到情报后,立即拟定了军事和政治反击的双重方案,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公开责问重庆方面,揭露重庆政府的阴谋和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又迅速从其他根据地抽调兵力,准备武装保卫延安。记得《亮剑》消灭日寇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摩团”的战例吗?当时八路军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386旅旅长王近山,就是率领所部16团增援延安的路上,顺手牵羊打了一仗。
1943年7月4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明电胡宗南:“道路纷传,国府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当此抗日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则陷国家民族于危难之境”!胡宗南大惊失色,随即再向重庆汇报,认为情报既已泄露,我八路军必然有所准备,偷袭计划必将难已成功。
与此同时,美国、苏联和英国的各驻华使馆也都收到了这一消息,重庆政府破坏抗日统一战线、阴谋军事进攻延安的秘密计划被大白于天下,各盟国政府纷纷向常凯申问责,要求给出解释,一时间重庆政府和常凯申本人都非常狼狈,只能一边否认一边偃旗息鼓,取消了作战计划,一次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被一封电报就这样化解了,妥妥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这么做也有风险,就是基本暴露了在敌人内部的高层肯定有我方的情报人员,因为就连杨立仁手下的参谋都脱口而出:“处长,泄密了”,熊向晖的处境确实比较危险。所以延安方面立即派出杨立青赶赴重庆,用眼花缭乱的电文干扰敌人的追查,好在中统(实际调查的是军统)慑于胡宗南是铁杆嫡系,不敢深入调查,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西安“M电台”这条线有惊无险。
兵临城下中国海军怎么反潜艇和乌贼?
不好打,乌贼在缠绕状态=无敌,而且任何船与乌贼单挑都不是对手,一旦缠上就等着死。你船如果多而且挨的紧 乌贼缠完一个又缠下一个,怎么好找空隙时间打它?海豚是专门对付乌贼的 ,3个海豚一人一口就可让还未靠近的乌贼马上消失,比起其他方法打乌贼都简单方便,兵监城下里中国没有海豚所以你得搞个盟军基地过来造海豚,或者你可以将它吸引到你的防守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或是天启及各种坦克的射程之内,即可将其歼灭。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蓝玉就是个武夫,头脑简单,应该想不出自污保身的念头。蒙古王妃在他眼中就是一个俘虏而已,欺负一个女俘虏,对蓝玉来说太平常不过。
蓝玉这个人仗着军功傲慢无比,连朱元璋都放在眼里。在政治上,蓝玉幼稚得像个小孩子。他觉得自己是明朝的大功臣,而且,还是太子朱标的妻舅。蓝玉就认为无论他怎么样胡作非为,朱元璋都不会杀他。
蓝月是明朝开国的战神,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他作战不怕死,敢打敢冲。所以,只要是蓝玉带兵出征,就从来没失败过。
在明朝开国之前,徐达和常遇春是战场上的主角。但明朝开国以后,蓝玉就成了唯一的主角。
明朝建国以后,当时的政治形势是,东南、中原已经平定,但北方大部分地区仍是北元势力,甘、宁一带也有战事,四川有割据势力,云南一直忠于北元。
在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蓝玉跟从傅友德,平定了四川。
1372年,蓝玉跟随徐达征战西北,经过三年时间,平定了河北,山西,内蒙等地。
1378年,蓝玉出征甘、青,取得胜利。班师后,蓝玉被封为永昌侯,俸禄两千五百石,成为新贵。
1381年,蓝玉和沐英,跟随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出征云南。第二年,沐英攻入大理,云南归顺。回朝后,蓝玉再加俸五百石。
1387年,蓝玉跟随冯胜、傅友德出征东北。由于冯胜判断失误,导致明军损失惨重。事后,朱元璋收回了冯胜的总兵印,命令蓝玉行总兵官事。不久之后,朱元璋又拜蓝玉为大将军,蓝玉成了明朝初期战时统兵最高将领。
1388年,蓝玉率大军北上,捕捉北元主力。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双方发生激战。蓝玉以大风为掩护,用骑兵迅速出击,一举击败北元残余势力。
这一战也是蓝玉的封神之战,他捕获了蒙古贵族接近8万余人。其中包括北元后主的次子地保奴,还有大量牲畜。最重要的是,拿到了元朝的传国玺,宝玉,金银印章。
从此,北元力量逐渐衰弱,没有力量再进行大规模的反攻。
蓝玉回来以后,朱元璋对蓝玉大肆褒奖,将蓝玉比作卫青和李靖,甚至加封蓝玉为凉国公。此时,蓝玉的政治生涯和军事武功,已经达到了巅峰。
其实,朱元璋原本是想封蓝玉为梁国公,梁是春秋战国时魏国的别称,地处中原富饶之地。但就是因为蓝玉强暴了蒙元王妃,朱元璋改封蓝玉为凉国公,而梁国地处甘肃,比较荒凉。
虽然都是国公,但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朱元璋对蓝玉的不满。但蓝玉依旧满不在乎,他表示,自己捉了北元8万余人,是明朝的大功臣,朱元璋不可能杀他。
在蓝玉看来,北元王妃就是他的一个俘虏,凭他大将军的身份,玩弄一个女俘虏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蓝玉没想到的是,他这样的行为,对北元来说,可是巨大的耻辱。万一北元不顾一切前来报复,那刚刚稳定下来的明朝,可能又要面临战争。
因此,朱元璋听说蓝玉私自扣下了蒙古王妃以后,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就把蓝玉臭骂一顿。但蓝玉依旧不以为然,朱元璋怒不可遏。
要不是太子朱标出来说清,朱元璋恨不得将蓝玉拉下去打板子。
蓝玉做下的让朱元璋恼怒的事,绝不止强暴蒙古王妃一件。蓝玉随着官位的升迁,骄横之心也日渐增长。
蓝玉蓄养了很多家奴,认了无数干儿子。他的家奴和干儿子打着他的名号,到处搜刮百姓,强抢民田。百姓告状,御史前来调查,蓝玉直接将御史赶出门外。
蓝玉在回来途中,半夜途径喜峰关。当时城门已经关闭,按规矩,半夜是不能打开关隘的。可蓝玉认为,他身为大将军,是明朝的功臣,这些条令他都可以不遵守。守军只是迟疑了一下,蓝玉立刻命令手下攻打关隘,破关而入。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蓝玉甚至还口出狂言,“城门是限制普通百姓的,他蓝玉可以不遵守。”
就算是当着朱元璋的面,蓝玉依旧不知收敛。在一次宴会之上,蓝玉竟然说出,“我的军官只对我忠心耿耿,我让他们向东,他们绝不敢向西,他们只听我一人的。”
还有一次,朱元璋去蓝玉大营视察,朱元璋示意蓝玉手下将领先出去。可蓝玉的下属纹丝不动,直到蓝玉摆了摆手,众将才向朱元璋行礼退出。
朱元璋就对蓝玉说,你的属下真忠心。
蓝玉还喜滋滋地回答,“他们都是我的义子。”
朱元璋又问,“你有多少义子?”
蓝玉骄傲地回答,“一千多个,比您还多。”
朱元璋听完,连声大笑,可蓝玉都没听出这其中的杀机。
蓝玉确实不用担心,因为这时候朱元璋根本不会杀他。
蓝玉是太子朱标王妃的亲舅舅,而且蓝玉私下跟朱标的关系特别好。蓝玉也明白,只要有朱标在,他蓝玉就不会有事,因为他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保护神。
但是随着朱标的去世,一切风向都变了,朱元璋要面临重新选储君的问题。朱标的儿子中,成年的就只有17岁的朱允炆,和16岁的朱允熥。
朱允熥肯定不能选,因为朱允熥的母亲常氏,就是蓝玉的外甥女。朱允熥登基以后,势必要依靠蓝玉。现在面对强势的朱元璋,蓝玉都骄横无比,那小小年纪的朱允熥,能压制住蓝玉吗?
如果压制不住,那蓝玉必定就成为一代强势外戚。历朝历代,外戚乱国的例子,朱元璋肯定知道,所以,他就不能选朱允熥继位。
那就剩下朱允炆了,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没有什么背景,而且还是妾室。朱允炆做了皇帝,就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这就是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的原因。
可是,以蓝玉为首的这些大臣,肯定不会臣服朱允炆,他们是心向朱允熥的。所以,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登上王位,那蓝玉就必须死。
但蓝玉身为大将军,一般的罪行还是不能将蓝玉处死。没想到,蓝玉直接自己送上门来了。
之前,蓝玉被加封太子太傅,冯胜加封太子太师。虽然太傅和太师都位列三公,属于正二品,但是太师的名誉要比太傅高。
这下蓝玉就不高兴了,他说,我比冯胜强多了,怎么就不能当太师呢。
这句话被锦衣卫定性为,“对朝廷不满”。朱元璋下令彻查,结果就查出蓝玉有谋反的计划。
之前,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昇,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处死。
蓝玉害怕叶昇一案会牵连到自己,就决定先下手为强。蓝玉计划在第二年二月十五,趁朱元璋出城躬耕之时,大干一场。
于是,蓝玉私下联合了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等一众军中大臣,还有府军前卫百户和府军前卫的若干士卒。
可就是因为蓝玉联络的人太多,导致泄密。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立刻派锦衣卫,将蓝玉捉拿归案。
蓝玉一案定罪十分仓促,蓝玉被抓后,第三天就开刀问斩。整个蓝玉案被杀人数,达到一万五千多人。
蓝玉被杀就是政治因素,就是朱元璋为朱允炆铺平道路,绝不是因为强暴了蒙古王妃等事件。
蓝玉就是一个纯纯的武将,在军事上建树颇多,但没有多少政治头脑。
而蓝玉强暴蒙古王妃,一方面是骄横惯了,觉得玩弄一个奴隶,也不是什么大事。
其次,蓝玉也有可能是出于自污保身的心理。这肯定不是蓝玉能想出来的,肯定是他身边的谋士建议的。
毕竟蓝玉的军功,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已经算是功高震主了。自污,也是古代文臣武将,打消皇帝猜忌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