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原形2巢穴,昆虫记切叶蜂的内容概括?
昆虫记中切叶蜂的外表及特征如下:
切叶蜂是切叶蜂属的一类蜜蜂,切叶蜂外形酷似蜜蜂,但却有明显的不同,切叶蜂腹部省油一簇金黄色的短毛,因喜从植物的叶片上切下半圆形的小叶片而得名。
习性一:筑巢
切叶蜂一般是独栖的昆虫,交尾后的雌蜂会利用比自身体型稍大的天然孔洞(大约直径7毫米左右)作为栖息的巢穴,如:树洞、建筑物上面的洞或者缝隙,又或者其他蜂种(壁蜂、木蜂或其他切叶蜂等)之前使用的空巢,而有的品种会利用材质脚软、有木髓的植物枝干作为巢穴,也有的在地面中筑巢的。
切叶蜂的巢穴深度一般在100-200毫米间,类似管状,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被称作“巢管”,每个巢穴有4-12个或更多的巢房组成,巢房的多少取决于巢穴的深度,交尾后会在巢穴中产下卵,并在巢室中发育长大。
习性二:生活
切叶蜂有寡食性或多食性,一年可繁殖1-2代左右,切叶蜂分为雄蜂和雌蜂两种,开春以后,雄蜂比雌蜂先出蜂房,然后在雌蜂巢穴上空盘旋飞翔寻找雌蜂交尾,雌蜂一般是3-4月出房,和普通蜜蜂一样,雄蜂交尾后在几天内便会死掉,剩下的筑巢、采集、养育后代则全由雌蜂来完成,雌蜂也是主要的植物授粉者。
切叶蜂大约能活2个月左右,终其一生可筑巢35-40个巢室,产卵30-45枚左右,且常常是独自筑巢繁殖。切叶蜂以采集的花粉和花蜜混合而成的蜂粮为食,贮备在巢室中,然后产下卵,封闭巢室后,又开始在巢室的上部开始另挖巢室。
水浒传鲁智深怎么死的?
鲁智深之死,“水浒传”说得很清楚,在杭州六和塔坐化的。但是,如此“水浒传”绝非施耐庵的《水浒传》,而是《征四寇》。按照施耐庵的设计,鲁智深绝不可能如此死去,他的归宿绝非是在钱塘江,而是另有他处。
那么,按照《水浒传》的故事,鲁智深又是怎么死的呢?绿野老道将根据前七十回的伏笔,探讨一番花和尚鲁智深究竟是怎么死的。
《征四寇》瞎编鲁智深之死“水浒全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中,写到了鲁智深之死。书中说,梁山征讨方腊凯旋,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塔与武松同住一间僧房,到了晚上,被钱塘江潮声惊醒。鲁智深以为是战鼓声响,便挥了禅杖,抢出门来准备厮杀。六和塔的和尚见状,告诉他这是潮信,不是战鼓。
一听“潮信”二字,鲁智深忽然想到智真长老在五台山留给他的佛偈: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于是,便主动坐化了。
鲁智深坐化后,续书《征四寇》大肆做了一番渲染,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宋江班师回朝,宋徽宗封赏梁山好汉。早已坐化的鲁智深因为活捉了方腊,被追封为义烈照暨禅师。这便是鲁智深的“正果”了。续书这样写,确实也很有意思,鲁智深的死法似乎也印证了佛门“因果”,很有点神秘,也很令看官们唏嘘。这样的写法,如果不看施耐庵正版《水浒传》,却是很精彩的。
不过,鲁智深如此结束自己的一生,根本就不是施耐庵的故事,而是续书瞎编。为什么呢?
智真长老的两道佛偈贯华堂本第四回“小霸王误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中,智真长老在鲁智深即将离开五台山时,送给他四句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这四句佛门偈子,应当就是鲁智深一生的预言了。这则偈子的最后一句是“遇江而止”,但绝不是在钱塘江,而是在镇江,鲁智深最后的归宿应当是在宋江题写反诗的江州。
续书把鲁智深的坐化地移到了钱塘江,为此,给智真长老编造了一条俗不可耐的假偈语。这是“水浒传全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所讲的事情。当时,宋江佂辽得胜,路过五台山,便在鲁智深的陪同下,到五台山参禅,拜谒智真长老。智真长老在给宋江一则偈语后,再次给鲁智深讲了四句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则偈子太过直白,根本就不是什么佛门“隐语”,与四言八句的乡间俚语很有得一拼。如此粗俗之语,竟然出自得道高僧、方外高人之口,可见续书作者水准与施耐庵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这则偈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纯属胡编滥造。为什么呢?
施耐庵作《水浒传》基本遵循历史,以历史大线索贯穿整个故事。即便施耐庵有可能写到《征四寇》的故事,其时间顺序也应当是:佂田虎、剿王庆,灭方腊、破大辽。这样的故事顺序,智真怎么可能在佂辽之后放一个马后炮?
佂田虎、剿王庆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的事情,最早的“容与堂”本《水浒传》也没有这两个故事,是余象斗在双峰堂刻印《水浒传》时加进去的。梁山好汉佂辽的故事,也是在“天都外臣本”中才出现。插入这个故事时,因为征方腊战役中梁山泊好汉伤亡殆尽,便只好把佂辽的故事放在最前面了。
无论从历史真实,还是《水浒传》的版本源流来看,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第二条偈子也是续书作者塞进去了,原著根本就没有。既然如此,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也是编造的,花和尚肯定不是这个死法。
鲁智深“遇林而起”宋江参禅时鲁智深得到的那则佛门偈语涉嫌作假,不是《水浒传》鲁智深的终局。第四回书中,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那则偈子,才是鲁智深一生的预言。参破这则偈子,鲁智深是怎么死的,也就昭然若揭了。那么,智真长老前一则偈子又是怎样预言鲁智深的一生呢?这则偈子又是如何“预定”了鲁智深之死呢?
却说鲁智深从五台山来到东京大相国寺,参见了智清长老及众位僧人。因是新来的挂搭,智清长老便分派花和尚去看守菜园子。鲁智深不愿意去,说自己是智真长老推荐来的,无论如何都要做个都寺 、监寺。知客僧接过鲁智深的话头,详细介绍了大相国寺职事等级以及升迁条件,告诉鲁智深: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
听到这里,鲁智深说“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从三拳打死郑屠的镇关西,到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一路行到大相国寺,可谓一路修行。因此,他非常愿意在大相国寺好好的干下去,在佛门中修行,然后讨个“出身”。
但是,因为林冲的出现,鲁智深连和尚都做不成了,不得不与杨志一道,打杀邓龙,上二龙山做了草寇。如此一来,鲁智深想在佛门中修行讨出身的愿望破灭,应当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挫折。然而,智真长老却偏偏说他“遇林而起”。也就是说,遇到了林冲,鲁智深的人生迎来转机起色,将大踏步的朝着“正果”奔去。
那么,鲁智深的正果又是什么呢?
鲁智深的正果确实非凡回到第三回书“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这回书写的是鲁智深在五台山的故事,一开头便写到鲁达逃命来到雁门县,遇到了赵员外。赵员外先把他安排在“七宝村”,从这个地方带着鲁达上了五台山。
赵员外祖辈便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檀越,因此,智真长老力排众议,剃度了这个“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的杀人逃犯。当时,智真长老对所有僧众说了这样一番话:
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智真长老是方外高人,是《水浒传》中少有的知道梁山终极密码的半仙之体。他说,鲁智深久后能够得到清净,哪里最清净?当然是佛门寺院了。因而,鲁智深的正果应当是在寺院之中。当然,续书写他坐化也是在六和塔这个佛门清净之地。但是,在智真长老这段话中,还有更为关键的一句,可谓直接攻破了《征四寇》的伪言。这句话就是“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汝等”应当指智真长老以下的所有五台山僧众,智真长老讲得非常明白,鲁智深的正果与他本人一样,今后是要做大刹的住持方丈的。
在这段故事中,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细节,就是鲁智深刚刚剃度,却被“赐名智深”,与智真长老平辈!这其实是施耐庵在为鲁智深的正果伏笔,后来,鲁智深将做到五台山文殊院或者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假如坐化了,又怎么能“汝等皆不及他”呢?任何一个五台山的僧人都有机会坐化,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住持方丈。
因为遇到林冲,鲁智深才有机会到二龙山,才有机会到梁山,也才有机会参与梁山征方腊、打辽国、抗金兵。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历程中立下战功,修得“正果”,最终被“赵员外”封为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这便是“起”。
李若水《捕盗偶成》中说,宋江受到招安后,“三十六人同拜爵”。大约是因为征讨方腊有功,梁山好汉得到了朝廷的封赏。鲁智深原本就是《大宋宣和遗事》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一员,肯定也在封赏之列。鲁智深得到的封赏,应当与佛门有关,也就是其正果——取智清长老而代之,成为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因为,鲁智深与智清都是智真长老的师弟。
果真是这样吗?
何为“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鲁智深“遇林而起”之后,便“单打二龙山”。二龙山很富吗?当然很富。其一,二龙山隐喻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这个隐喻可以与“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对看,具体怎么回事,下文再讲。
二龙山不仅隐喻了皇帝,而且,这座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做“宝珠寺”,本身就是非常富裕的含义。此前,鲁达逃到雁门县,在赵员外的外宅很不安全,便被赵员外隐藏到“七宝村”。七宝,就是《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这便不仅是富裕,简直就是奢华了。
如此之多的符码表明,鲁智深将因为“赵员外”的封赏而富裕且富贵。这一切的伏笔,都被续书写丢了,不仅写丢了,还伪造一则俗不可耐的偈语,让鲁智深死掉,这算什么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
“遇州而迁”显然就是讲的三山聚义打青州这回事,因为此,鲁智深才上了梁山。但是,如果深入理解一下,鲁智深后来也遇到了“州”,为何偏偏是青州呢?这件事情与青面兽杨志有关。
鲁智深从东京大相国寺中逃了出来,只身一人去投二龙山入伙,邓龙不愿意接纳,二人便动起了武力。邓龙不是鲁智深对手,被花和尚打伤,便关闭寨门,气得鲁智深不断叫骂。幸亏遇到青面兽杨志,鲁智深才打死了邓龙,做了二龙山的寨主。
三山聚义之后,因为要救孔明叔侄,鲁智深便与三山头领商议攻打青州。此时,又是杨志出主意,请梁山大队人马前来帮忙。宋江到了之后,鲁智深非常兴奋,很爽快的上了梁山。
那么,青面兽杨志又与鲁智深的正果,以及死亡有何关系呢?
鲁智深究竟是怎么死的绿野老道在很多文章中写到,《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招安巨寇”杨志的抗金事迹,这应当就是施耐庵最后要写到的故事,这才是宋江所言的“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部分梁山好汉归宿。
杨志的故事也能够照应历史的真实,此人是五侯杨令公之孙,一身好武艺,一心想着光宗耀祖。施耐庵把杨志写成杨家将的后人,必定是有所暗喻的。这家人在民间传说中,是北宋最为著名的抵抗外敌的“杨家将”。因而,书中说,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因为这一处伏笔,《水浒传》后几十回的故事,便有可能出现梁山好汉抗金的故事。
杨志的理想同样是武松的理想,宋江曾经告诫武松:“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正因为如此,施耐庵才把鲁智深、杨志、武松三人一起,“安排”在了二龙山。
鲁智深“遇州而迁”,迁到了梁山,也迁上了“正果”大道。之后的一切,便是在宋江的号令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与青面兽一道,出现在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的麾下,抵御外侮。这件事情与宋江大有关系,鲁智深也经历了“还道”的过程。而且,最终追随宋江,在镇江“遇江而止”。
宋江在九天玄女庙中,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二龙相戏(二龙戏水)。这便是施耐庵隐喻北宋最后的两个皇帝的结局,因为靖康之乱爆发,北宋的父子皇帝被金国囚禁,在五国城“坐进观天”。
鲁智深的二龙山正是照应这个故事,花和尚因为得到“二龙”中赵员外的格外关照,然后,又被另外一龙追斩,最终死在了镇江。
这才是智真长老的高明处,一则偈语预见了鲁智深的一生。回头再想想续书伪造的佛门偈语,简直就是一文不值了。
鲁智深“遇江而止”这是智真长老四句偈子中的最后一句,也就是鲁智深的结局,或者死亡的预言。
本头条号曾经以文本线索和历史真实,考证出宋江题反诗的江州指的是江苏镇江,而不是浔阳楼所在的江西九江。此处不再赘述详细考证过程,只讲其中两个理由。
第一条理由就是宋江在浔阳楼题写的七绝,第一句便是“心在山东身在吴。”显然,江西九江不是“吴”而是“赣”。有观点说,九江是“吴头楚尾”,但宋江说的就是“吴”,我们得尊重文本。
再一条就是江州知府蔡九应当有历史原型,他就是蔡京的儿子蔡翛。因为蔡京是实名制,书中又说他的儿子在江州任职,这就大有可以追究历史真实的余地了。那么,这件事情与鲁智深之死有关系吗?大有关系。
梁山泊随童贯打完方腊之后,宣和四年便北上灭辽。历史真实中的童贯灭辽,是一场导致北宋灭亡的愚蠢以及耻辱的战争。辽国自澶渊之盟后,与大宋修好,两国得到近百年的休养生息。但是,童贯却主张与金国联合灭掉辽国。宋徽宗好大喜功,急于完成祖上的“复燕”大计,便派童贯与金国夹击辽国。
但是,童贯丧师辱国,两番被辽国反杀,狼狈逃窜。宋徽宗便下旨,重金请金国攻下了幽州。然后,又以重金收购了被金国劫掠一空的城池。辽国灭掉后,金国一年后兴兵南下,北宋失去天然屏障和盟友,靖康之难迅速爆发。
这样一场耻辱战争,却被《征四寇》写成了神剧,宋徽宗变成了一个好皇帝。
宣和六年,金兵围困太原,童贯仓皇逃回汴京。随之,宋徽宗慌忙让位与宋钦宗。蔡京而儿子,礼部尚书蔡翛预见蔡氏一门即将致祸,便与其兄蔡攸商议,把自己派到镇江任留守,这就是江州蔡九知府的原型。随后,蔡氏兄弟与童贯一道,密谋宋徽宗镇江复辟。
“靖康元年正月己巳,诣亳州太清宫,行恭谢礼,遂幸镇江府。”《宋史·徽宗本纪》的这句话,讲的就是宋徽宗镇江复辟的历史大事件。
辛卯,遣监察御史张澂诛童贯,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诛赵良嗣,并窜其子孙于海南。——《宋史·钦宗本纪》
童贯率数万胜捷军,拥宋徽宗镇江复辟。这场复辟活动,简直就是分裂国家,是由退位皇帝领衔的谋反。这便是《水浒传》宋江所言的“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笑黄巢的不是宋江,而是宋徽宗。这场足以导致北宋亡国的谋反,只有宋徽宗能够做到,宋江没这个能耐。
宋江招安后,便被编入童贯部队,这回南下复辟,梁山部分好汉应当参与其中。因而有同时都有“二龙”隐喻,而且,鲁智深一直得到“赵员外”的关照,在七宝村躲避,在二龙山宝珠寺发迹,得成“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宋江被两个青衣女使推下了石桥,是其参与北宋二帝之争的隐喻伏笔。义气深重的花和尚最终追随宋江,也做了“二龙戏水”的殉葬。
徐茂公本是武则天皇后位的大功臣?
徐茂公的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帮助李治坚定了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信心,所以徐茂公确实是武则天登上皇后位的大功臣。至于惨遭掘墓那是被孙子所连累,但是并没有被灭族。
提起徐茂公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隋唐演义小说里面的“诸葛军师”,他神机妙算,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一开始是瓦岗寨的军师,后来又投靠李世民,成为李世民的军师,和秦琼等人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在小说中的徐茂公,虽然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主要表现在他善于算计,并没有过多的表现他的军师才能。但是在正史中,徐茂公可是真真正正的实力战将。
大唐名将徐世勣
正史中徐茂公叫徐世勣,字懋功,因为对大唐有功所以被李渊赐姓李氏,改名为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又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李世勣又改名为李勣。
李勣是唐朝的名将,他和李靖被称为唐朝战将里面的“双子星”,可以说大唐前期的战将李靖是天花板,然后就是李勣。
徐世勣最早投靠的是翟让的瓦岗军,当时和他一起投靠的还有同乡好友单雄信,两人一度成为翟让的心腹爱将。
徐世勣对翟让说:“这附近都算是咱们的家乡,乡里乡亲的不方便侵扰啊!宋、郑两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
翟让觉得有道理,于是在运河上劫持商船,势力发展到万人。隋朝看到瓦岗军一天天壮大,马上派大将张须陀来攻,徐世勣用诱敌深入的计策打败了隋朝大军,张须陀战死。
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失败后投靠了瓦岗军,李密在当时很有名气,祖上是“关陇集团”主要成员,所以徐世勣和王伯当建议奉李密为主公,扩大影响。
公元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
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李密和翟让发生了矛盾,李密除掉了翟让,并且把徐世勣和单雄信收入自己麾下。
公元618年,李密的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无奈之下瓦岗众将投靠大唐。李渊让徐世勣管理李密原来的地盘,并让他献上奏表。
徐世勣对身边人说:“魏公李密已经归顺大唐,这里的人口土地都是魏公的,我拿它献给大唐算什么呢?这不是拿主人的失败得利吗?我不能这样做!我应该把土地人口统计完,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李渊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他很高兴,觉得徐世勣真是个忠心之人,是个“纯臣”。并且下令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从此徐世勣变成了李世勣。
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其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勣意闻奏,高祖大喜曰:“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旧唐书》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勣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随后李世勣又参加了虎牢关之战,擒拿窦建德、降伏王世充,为大唐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北面的突厥趁着大唐皇权变更突然派大军来袭,长安城戒严。由于当时情况对大唐不利,李世民带着房玄龄等人与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此事被李世民引为一生的耻辱。
仅仅过了几年,大唐“双子星”就为李世民出了口恶气,李靖和李勣(避讳李世民,改为李勣)教给突厥什么是战争,俘虏突厥5万余人胜利班师。
这场战役后,突厥直接一蹶不振,再也不敢入侵大唐。李世民很高兴,看着自己的爱将说:“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对世情的认知糊涂至此。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旧唐书》
后来李勣又参加了唐灭薛延陀之战和唐灭高句丽之战,每次大战李勣都有很强的表现。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勣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李世民对李勣很是恩宠,有一次李勣生病了,医生说胡须烧的灰可以治疗此病,李世民听说后,剪下自己的胡须给李勣治病。
李勣知道后,吓得直磕头,李世民说:“这是为了社稷江山考虑,并非为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
李勣一生可以说都在忠于大唐,但是李世民对他还不太放心,担心自己死后李勣不能辅佐自己的儿子李治,临死前还“算计”了李勣一回。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重,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我现在把他贬走,你登基了再把他召回,这样他就会死心塌地的辅佐你了!”
李世民真的把李勣贬走。李治继位后,召回了他,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又为尚书左仆射(就是宰相)。
李勣助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另有隐情”
武则天原来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病重时,武则天和太子李治产生感情,经常私会。
太宗死后,武则天被放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李治到感业寺为先皇上香,再次邂逅武则天,把武则天纳入后宫,很受宠爱。
随着武则天的受宠,王皇后慢慢的感觉武则天是个威胁,因此处处与武则天为敌。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想要废掉王皇后,立他宠爱的妃子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废立皇后不是小事,肯定需要和大臣们商量,于是他召李勣与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前往商议。李勣知道这种情况下去了肯定要表态,所以就称病没有前去。
其他人悉数到场,李治一开口就遭到了褚遂良的坚决反对,长孙无忌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其实也是支持褚遂良的。这次商议废立皇后的事,让李治感觉到自己虽然身为皇帝,但是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舅舅长孙无忌,李治对于他还是很忌惮的,长孙无忌不光是自己的舅舅,还是先皇李世民最重要的心腹,也为李治登基立下了功劳。可是李治一直感觉自己皇权受到了限制,所以这次“废立皇后”也是想掌握大权。
就这样李治和武则天变成了“战友”,一开始朝中大臣都支持长孙无忌等人的观点,不能废立皇后。但是后来有个大臣站出来支持李治,李治立马给予了他很高的奖励,就这样支持的人多了起来。
虽然支持的人多了,可是元老级大臣不支持,李治还是不敢下决心。这时候李治想到了李勣,毕竟当时是李治把李勣调回的京城,他觉得李勣会支持自己。
帝后密访勣,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废。诏勣、志宁奉册立武氏。《新唐书》
它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资治通鉴》
于是李治亲自到李勣的府上,询问李勣的意见,李勣直接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问外人。”李治一听,对啊,我是皇帝,立喜欢的人为皇后还用别人管吗?李治的王者之气瞬间就上来了。
就是李勣的这句话,坚定了李治“废王立武”的决心。于是,李治下诏,把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人,娘家人流放岭南,又过了七天,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李治还把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武则天掌权后,褚遂良被一贬再贬,直接贬到了爱州(今越南清化),晚景凄凉。
有人说,李勣这是属于“为求自保”的小人行为,直接把大唐差点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还有人说,李勣这是为了出李世民“算计”自己的恶气,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李勣也不是“为求自保”的小人,他也不知道以后武则天能够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其实李勣之所以支持李治立武则天,主要还是和利益有关系。
李勣的出身不高,他在唐朝只能属于新兴庶族地主阶级,虽然唐朝时期,士族已经势弱了,但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依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所以唐朝为了不像隋朝那样被这些门阀士族玩死,只能死命的打击,李治估计也是这样想的。
而李勣他肯定也希望长孙无忌等人被打压,这样自己一个庶族出身的人才有出路,就是说李勣其实和武则天是一个阵营的,当然这是指的在打压关陇集团这件事上。
所以李勣轻松的一句话,坚定了皇帝对关陇集团下手,这比说再多的话都管用。假设李勣和长孙无忌等人是一个阵营,肯定会极力反对李治“废王立武”。
所以四年后(659年)的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来自关陇贵族集团。其实之前的王皇后也是关陇贵族,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无忌等人会支持她,而反对庶族出身的武则天。
“废王立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件事直接把存在几百年的士族彻底击垮,从此再也没有士族之说。
对于李勣来说,当然好处多多,经过这件事,李治和武则天都很感谢他,对他也很器重。
显庆三年(658年),李勣跟从李治到东都洛阳,在路上得病,李治亲自慰问。
麟德二年(665年),李治决定封禅泰山,任命李勣为封禅大使,随驾前行,途中李勣脚受伤,李治把自己的马赐给他。
李勣有个姐姐守寡多年,李勣跟随高宗东去泰山,无法照应姐姐,武皇后亲临她的住所慰问,赐给李勣的姐姐衣服,封她为东平郡君。由此可见,李治和武则天是真的感谢他。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被加授为太子太师,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同年十二月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岁(也有八十六岁说法)。
李勣去世,身为皇帝的李治异常悲痛,下令辍朝七日,册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
并且送葬当天,李治在城楼为他送行,望着灵车痛哭。李治还命令李勣的坟墓要以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建筑,以此表彰李勣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既然李勣是武则天登上皇后位的大功臣,为什么后来还会遭到武则天掘墓?
李勣去世前,就把弟弟李弼叫过来说:“我看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辛苦苦建成的家业,结果都被愚蠢的儿子败光,所以以后我的后代有人行为不轨,专做错事,你直接把他打死。
另外我死后,也不要厚葬,一定要薄葬,放着木人和衣服就行。如果不能这样做,就是屠戮我的尸体。”李弼遵守哥哥的交代,薄葬了哥哥。
但是李弼却没有管好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致使谨慎一生的李勣死后还被掘墓戮尸。李敬业是李勣的孙子,李勣在世时,就说:“败坏我家的肯定是这个孩子。”
李勣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呢?原来李敬业为刺史时,为了剿灭土匪,竟然直接带着两个人跑到土匪窝里给土匪讲道理去了,所幸土匪真的投降了。李勣对于这个孙子的胆略又喜欢又害怕,他怕这个孙子敢干一些出格的事,连累家里。
其祖英公闻之,壮其胆略,曰:“吾不办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儿。”英公既薨,高宗思平辽勋,令制其冢像高丽中三山,犹汉霍去病之祁连云。后孙敬业兵起,武后令掘平之,大雾三曰不解,乃止焉。
没想到,李勣猜得不错。
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专政,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
李敬业这时候坐不住了,他之前因为获罪遭到了降职,和他一起被降职的还有好几个人,比如弟弟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等人。他们在扬州聚会,觉得这个世道不公,决定高举义旗讨伐武则天,要她还位李显。
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十来日便聚集士兵十余万人。李敬业还让骆宾王写了那个有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对武则天进行了人身攻击,几天骆宾王的檄文传遍全国。
武则天知道后,马上派出了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平定李敬业。
随后武则天又追削李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封爵,掘墓砍棺,恢复其本姓徐氏。没想到李勣的墓里竟然这样寒酸,武则天看到这些木人和衣服,大呼“李勣真是狡猾”,他知道有人掘墓,所以这样做才能让后世知道他是个清官。
李勣又变成了徐勣,李敬业也变成了徐敬业。李勣的猜测真是太准了,就是这个孙子连累自己被掘墓戮尸。
然而徐敬业仅仅坚持了三个月,就被平定了,徐敬业被部下杀死,弟弟徐敬猷也被杀害。
不过李勣并没有被灭族,因为徐敬业的叔叔也就是李勣的次子李思文,抵抗过徐敬业,武则天特意赦免了李思文的罪,还赐给他武姓,不过武则天退位后,应该又改回李姓。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下台,唐中宗李显复位,下诏恢复李勣的官爵,并重新为他起坟改葬。
李勣的功绩,后世评价很高,唐德宗评定前代功臣,就认为李勣是第一等功臣。李勣还是“武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和他同时代的只有李靖一人。
总结:徐茂公一生还是完美的,投奔大唐后,屡次立下战功,青史留名,能够和李靖齐名的人,自然是不会差。同时徐茂公死前,能够明白薄葬有很多好处,这就说明他是个能看透一切的人。然而,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过命运,最终还是被孙子连累。
有人可能觉得武则天这样做有点不近人情,其实谋反大罪,武则天为了震慑其他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再说,当初李勣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支持武则天上位的,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利益,况且过了这么多年,李勣都死了,哪里还有恩情在啊!
有哪些游戏的落寞让你觉得可惜?
落寞的游戏很多,直的惋惜的也是很多,在这里小编就不讲网络游戏了,这次讲的单机游戏,单机游戏可谓是没落得太多了。
也是很值得回味的。
1.虐杀原形
想必很多人都玩过这款游戏吧,就算没玩过也都听说过吧,虐杀原形是一款开放式科幻类动作冒险游戏,由Activision公司于2009年6月9日发行。
主角叫做Alex Mercer,大家都叫做墨瑟,墨瑟是作为一个反英雄来设计的,也就是说,他会不择手段,甚至滥杀无辜,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又有底线的。大部分玩家还是喜欢的,游戏得到了大量好评,随后在2012年7月24日上市了虐杀原形2。
在新作中主角不再是1代的Alex,而是新角色James Heller,大家都叫海勒,海勒是一名士兵,他要搞清楚敌人背后的计划,而且要杀死他的创造者Alex。即使Alex不再是主角了,但还是会在2代中出现。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虐杀原形2销量未达到预期,动视对该游戏开发商,旗下Radical Entertainment工作室进行大规模裁员,此次裁员人数约为89名,几乎是这家工作室的全部,换句话说,这家工作室已经是名存实亡得了。
2.暗黑血统
暗黑血统是由Vigil Games开发,于2010年1月5日,THQ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该游戏的主角是天启四骑士之一,War(战争),多数游戏凡是碰上此题材都会在重要的时刻剧情一转,让人类最终免于被消灭,但该游戏的则是真真正正的摧毁全人类,但是摧毁全人类只不过是本作的第一步,在游戏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然后就是留下一个没有人类存在的世界,取而代之的是恶魔和堕落天使。
这个游戏发行后好评如潮,尝到成功时,THQ便暗示续作已经在开发中,随后在2012年8月14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前作是主角是天启四骑士之一,War(战争),而2代则是war的兄弟Death(死亡)成为该作的主角,在深渊中穿行,试图重新拾回在浩劫消亡的人性。
暗黑血统2是在1代成功的基础上而开发的续作,这个系列采用了圣经故事作为游戏背景,在圣经中,天启四骑士分为“战争”“死亡”“饥荒”“瘟疫”,游戏的故事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永恒战争。
但是,暗黑血统的制作组THQ已经破产倒闭,倒闭后,旗下各大IP被同行分分瓜分殆尽,而收购了暗黑血统的Nordic Games宣布其公司改名为THQ Nordic,同时连发暗黑血统系列两部的重制版,THQ消失数年后竟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复活,吸引了不少铁粉的关注。
回顾THQ倒闭的过程,逃不过的都是最后发售的一款大作暗黑血统2,据当时THQ发言人口述,若暗黑血统销量不到400万,则THQ前途渺茫,就这样就这样暗黑血统2以救命稻草的身份上市了。
小编认为,暗黑血统2重要的两项缺点:解谜元素过多,其二是游戏中有很多隐藏BUG。
但是神奇的暗黑血统3却又于2018年11月27日发行了。
暗黑血统3是THQ破产之后的大作,虽然开发商Nordic Games花下重金买下了该系列的商标,但是并未将其列上计划表,当然或许他们是在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使得玩家们不至于对该作失望。
但值得一提的是,Gun Fire表示,4代正在开发。
本以为该落寞的一个游戏,却又神奇的重生
BBC纪录片有哪些系列值得一看?
电影院之外,一大波优秀的纪录片也朝我们飞奔而来。比如BBC新鲜火热辣的《行星》。
BBC纪录片的金字招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曾推荐过它的《人类星球》、《海洋》、《生命》等一系列人文、自然纪录片。
如果没有它,恐怕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和见证,地球上有如此奇特的文化风俗和壮阔的景观。
这一次,它把我们的目光投向太空,从片头就开始屏住呼吸。
太空幻想你是否曾抬头仰望过星空?
是否想象过千百光年外另一个星球是什么模样?
是否想到那些夜里发出相似星光的星球竟是如此不同?
太阳系个头最小的水星,只要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行走,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始终不变。
在地球上,成年人的平均时速3.75到5.43公里一小时。在水星上你只要放慢脚步,一直走,在这里就能看到永恒的日落和日出。
被大气笼罩着的金星远看散发金色的光芒,人类曾幻想它是一片天堂乐土,连女神的名字“维纳斯”都给它用了。
现实中却是太阳系最强火炉气温高达457°C,二氧化碳含量96.5%,完完全全的人间炼狱。
距离我们最近的火星,冷酷而荒芜。
但是红色的外表下,探测器拍摄到的是极地雪崩,是流动的沙丘,是河流冲刷过的痕迹,是极致变幻的风景。
特别的地球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森林郁郁葱葱,海洋里鱼成群。
但是你可曾知道,太阳系里面的类地行星,都曾有过孕育生命的可能?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因承受太阳的暴击环境恶劣无比。
在它的土壤里却发现了钾和硫等挥发性元素,指向它的诞生地可能是远离太阳,在温度适宜的火星轨道附近。
命运却把它拉向了太阳,期间还遭受其他天体的惨烈碰撞。
如果外壳是水星的皮肤,内壳是水星的骨头。它的皮肤几乎全被碰掉了,骨头都要裸露在外面。
金星,曾经和地球一样有过湿润的环境,气温像春天一样宜人。
日渐年长的太阳,和日渐变强的阳光,让它孕育生命的可能消逝,连千锤百炼的探测器在那里也活不过3小时。
38亿年前的火星,曾经有宽广的海洋、有活跃的火山甚至是深海热泉。
但是大气的飘逸使得一切都变成寂静和荒芜。
在漫长的宇宙时间,周围的行星轨迹变更,环境由天堂变成地狱。唯有地球熬过宇宙的历练,出现生命的奇迹。
此时,你才能感受到那个“唯一”有多么的微妙和震撼。
向前一步我们已经向太阳系的另外七个行星发射了探测器,宇宙神秘的面纱正在一点一点揭开。
但每一步背后都是硬杠、不怕打自己的脸、无底线付出。
“信使号”登陆水星,曾一次飞掠地球,两次飞掠金星,在水星上绕了三圈。
经过整整7年准确无误的飞行,最终才成功降落。
第一次向金星发射探测器,我们仍相信那里有生命的迹象,有森林、有海洋,做好了水上降落的准备。
此后反反复复试探20年,才把成功把一枚探测器送上金星。
然而绞尽脑汁,它也仅仅在金星上呆了127分钟就解体。现实版的活不过两集。
为了登陆火星,我们花了7年,25亿造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直到它登陆前几秒,科学家都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成功。只能蜷缩着身体,等待表示安全着陆的灯亮起。
《行星》短短5集,每一帧都令人惊叹。
惊叹宇宙变幻的奇观。
惊叹那些遥远星球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发现的,与我们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惊叹科研人员的狂热、执着和付出。
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或更为伟大。在太空面前,我们发现了另一面的自己。
这样的片子孩子能看懂吗?
前段时间,我们去了香港天文馆,入口处不远有个利用干冰模拟行星演化的装置。
我站在那里至少二十分钟。
看到一群一群孩子走过来。盯着看,尖叫着。
他们也许不知道背后的原理,但却为此深深着迷。
《行星》纪录片在线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eu2n5ng7wcqbmxu/s0031xbi6vw.html
这一部BBC纪录片,不但有英文版、中文版,还有迷你版三个版本。
对小朋友来说,可是超级友好。暑假一定不要错过哈!
如果你还了解更多有趣的宇宙知识,推荐看以下的纪录片、电影:
1、旅行到宇宙边缘豆瓣评分:9.3
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开始,一路探索太阳系到银河系以至人类所认知的宇宙的“边缘”。
2、宇宙的奇迹
豆瓣评分:9.5
BBC出品,一共有四集。第一集“信使”,第二集“引力”,第三集“星尘stardust”,第四集“时间之箭”。
Brian Cox教授带我们用物理学揭开种种宇宙奇迹的奥秘,阐释人类和宇宙的深邃联系。
3、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豆瓣评分:9.3
Discovery联手霍金推出的经典纪录片。一共三集分别是外星人、时间旅行、一切的故事。
讨论了宇宙诞生、生命起源、时间旅行、人类和宇宙命运猜想等前沿话题。
4、宇宙时空之旅豆瓣评分:9.7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FOX电台联合制作的13集纪录片。
以科学史为脉络,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获得发现,并借以认识我们自身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5、与摩根费里曼一起穿越虫洞豆瓣评分:9.3
Discovery制作的科普纪录片。2010年推出第一季,现在已经到第六季,6季评分都在9.2到9.3分。
宇宙起源学、黑洞、时间旅行、虫洞学说、外星生命学说、暗物质、暗能量等等,基本囊括所有目前宇宙科学中最热门的词汇和概念。
6、E.T外星人评分:8.5
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也是很多人的启蒙科幻片。相比宇宙科普,这部片子更接近童话。
讲述的是一个外星人被同伴意外遗失在地球。被几个善良的人类小伙伴收留,并最终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同伴。
7、星际穿越评分:9.2分
最近几年最好看的科幻片,诺兰大神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地球环境日渐恶劣,NASA将数名宇航员派遣到遥远的星系寻找适合居住的星球。宇宙探险的震撼、与家人的情感牵绊让人久久难忘。
8、《火星救援》评分:8.5分
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执行火星任务的时候,因为发生意外被留在了火星。他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等待救援。
9、超时空接触评分:8.4分
艾莉·爱罗维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任务是接收外太空的信息。但是在工作过程中陷入了政治、宗教的矛盾和讨论。
影片对科学、宗教、信仰进行大量的对比和描述,引发人深深的思考。
10、《2001太空漫游》评分:8.7分
1968年的老片子,也是被认为是最不可错过的科幻电影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块大黑石树立在人类的面前,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为了寻找黑石的源头,人类开展了一项木星登陆计划。
汁源在微·信·公·众·号【企鹅爸爸】后·台·对·话·框回·复“探索者”即可获得以上10部片子的观看资源。
被康熙帝授予大将军王的胤禵统兵西征后有什么战绩?
胤禵脾气过分率真,就是个只会胡闹的孩子,他能有什么战绩,如果有也全是康熙帝遥控的功劳,打仗不是过家家,一个从未经历过战火历练的娃娃,傻疯了才会让他拥有实际军权带领大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胤禵就只是个牌子而已,如果没有岳钟琪预判局势私自行动,待到胤禵初次回京,康熙帝必定老大一耳刮子抽在胤禵脸上。
胤禵在军中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奏报康熙:
帅帐里塞满女人寻欢作乐;
贪污军费“孝敬”胤禟做活动经费;
邀买人心为自己站队;
最要命的是胡乱指挥险些大败亏输。
风评变化趋势是很好→不错→尚可→······
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几天下来胤禵就现了原形。
某词条真是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胤禵哪来那么大本事,什么功劳都被算到胤禵身上。
其实初次出征是个死局,要不是岳钟琪苦求葛尔弼不经命令擅自进军,等胤禵大军到位面对的就是断炊的窘境,就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大军哪儿找粮食去,岳钟琪打到西藏的时候,胤禵还不知道在哪儿转筋呢。
大清入关后,初时还是沿袭大明的羁縻政策,或者说是通过和硕特部力量间接控制,第巴桑结嘉措私立仓央嘉措,和硕特部拒不承认,又到了拉萨汗继位,他怀疑自己的父王死于第巴桑结嘉措之手,所以杀死桑结嘉措后另立伊喜嘉措,但是呢,西藏和蒙古人却又不承认,联合起来另立嘎桑加措,一下子出了三个精神“领袖”,大乱开始了。
这时候,充分享受大清照顾,不断发展壮大的策妄阿拉布坦因乱开始觊觎藏地。
拉萨汗和策妄阿拉布坦是什么关系呢?姐夫兼亲家,拉萨汗的姐姐嫁给了策妄阿拉布坦,儿子娶了阿拉布坦的女儿。
策妄阿拉布坦借口送女婿归藏,两路出兵,分击青海西藏,青海一路被清军大败不提,直奔西藏而去的大军采用“昼伏夜出”的方式一路逼近拉萨,并最终占领拉萨。
康熙帝立刻调兵入藏,惜败。再做筹谋后,决定提升一个人的位置,而这个人即便死后也为大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谁呢?年羹尧年大将军,以前的年羹尧做为巡抚也算地方大员,可惜军务他是没有资格染指的,为了大军给养能够顺利调度并送达,康熙帝擢升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年羹尧有什么贡献呢?重用岳钟琪,这位岳飞的后代历侍康雍乾三代,居功甚伟。
驱准保藏的首次军功,岳钟琪所建,他剿抚并重,打通了入藏通道。
就在葛尔弼的南路军高歌猛进的时候,胤禵却下令原地待命······
前锋岳钟琪只是谏言而已,葛尔弼即便能力再低也能算出来粮食不够吃,等到胤禵聚齐人马,粮食早已耗尽,吃饭都成问题,这仗也就别打了,而如果按照岳钟琪的想法去做,进展顺利的话,大概十天就能入藏,一味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在岳钟琪的建议下,葛尔弼决定抗命出兵,打败准部大军,西藏平定,这也是岳钟琪的成名战,本来康熙帝对他爹的印象就不错,这次平定西藏,怎会不重赏呢。
康熙帝当然明白谁的功劳最大。
归拢归拢,胤禵的毛病文初就总结了,叫来青海台吉之女等等淫乱帅帐,受贿6.6万两银子,索贿12万两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判断失误险些功败垂成,这些康熙帝统统知道,考虑出门的时候把老十四捧得太高,此次虽然频频犯错但也不能折损了皇家颜面,所以隐忍不说而已,还要做做样子,让胤禛和胤祉亲自远迎胤禵。
战后胤禵首次回京,胤䄉、胤禟就担心不已,担心老爹不会再放老十四出去了,现在胤禵已经名声在外,这种事还不传得飞快。
胤禵这人说是率真,其实就是傻,象个没长大的孩子。
胤禩是怎么倒霉的呢?他在接受军务以后,其实也是同一副德行,也学胤禩邀买人心,明明知道康熙忌讳这些,但是却死性不改。
康熙为什么想干掉胤礽的“奶爹”,还不是因为内务府被胤礽搞成了烂账一堆,胤禵竟然也明目张胆的贪污,而且还是军费。
胤禩获罪的时候,胤禵竟然怀揣毒药,撺掇老四一起威胁康熙收回成命,胤禛继位没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就算对得起亲兄弟的名头。
胤禟这个坏东西,明知道胤禵智商欠费,还百般吹捧暗示胤禵早晚荣登大宝,胤禵还就真信。
胤禩倒霉的原因之一就是张明德的“必大贵”,这好歹是有人吹捧,人家胤禵自己找人给自己算命,算命的也真敢说,说他有九五之尊的运气,胤禵还傻了吧唧的夸奖算命先生说的对,最倒霉的是这些事这些话最后还都被胤禛知道,转为罪证。
封王不感恩,跪拜不诚恳,还冲着雍正大呼小叫,德妃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何况你了。
雍正通过胤禵嫡福晋丧仪和投书案等事件,多次打压、折辱胤禵,这时候的胤禵才知道保命重要,但他还是小看了胤禛对他的怨毒程度,胤禩、胤禟被毒杀后,雍正曾经写信给胤禵:“老爹活着的时候,你愿与阿其那(胤禩)同死,现在胤禩死了,你要是愿意去看他,或者和他一起死,悉听尊便。”
到这个时候,胤禵仿佛才活明白,回复胤禛“我以前都是被阿其那愚弄蒙骗了,现在他死了,我可不愿意去看他。”
可惜晚了,无论如何都无法换回自由,直到乾隆帝继位,深感辅臣讨厌又碍事,而自身根基又不稳,为了增加皇室凝聚力将胤䄉和胤禵都放了出来,但是日日有人监视,对他从来也没有放心过。
不过总算还好,辅国公的待遇也足够吃喝了,又过了十年才被封为贝勒,后又郡王,算是恢复原本的身份,总的来说晚年还算平静,胤䄉出来才四年就死掉了,而胤禵又足足活了十八年,据后代子孙讲,晚年与他过从甚密的只有僧人,始终认真修习佛学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