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的死亡之轮,为何大家都怕斧头帮帮主?
王亚樵是安微人,早年曾考中过秀才,民国初年也曾热衷于政治运动,几番折腾,终流落上海。
初到上海,王亚樵只能到车站码头打短工混口饭吃,但为人仗义,加上颇有些武艺,经常为老乡打抱不平,很快赢得安徽籍上海劳工的拥护。
据说有一次,有一老板长期拖欠一安徽工人的工资,多次索要不得,工人便找到王亚樵寻求帮助。王亚樵命人连夜打造了一百多把斧子,第二天一大早,王亚樵带着一百多人,人手一把斧子,冲到了欠薪老板家。这老板也挺知趣,二话不说,赶紧把拖欠工人的工资都结清了。
从此,“斧头帮”的名气开始在在上海滩传播开来。
但凡有工人、特别是安徽籍的工人被资本家、流氓地痞欺负的,“斧头帮”弟兄们二话不说,拿着斧头、摆开架势,一副立马要跟对方同归于尽的姿态。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上海滩第一大帮——青帮也都要忌惮他们几分。
斧头看似不起眼,杀伤力却不容小觑,它近可砍、远可扔,位列十八般兵器之一,再辅之以各种枪械,“斧头帮”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加上他们主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不久,拜在“斧头帮”门下的小弟越来越多,据说也有了好几千门徒。
民国年间,似乎特别流行“暗杀”,尤其是政治暗杀,比如著名的宋教仁案、廖仲恺案。
这许多的政治暗杀案,别说在民国初年,在政治动荡的年代都是司空见惯的,它们有的是想把政敌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有的则是让“暗杀者”本身扬名立万。
而民初暗杀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暗杀”是一种“革命”的手段,“革命者”试图通过一次暗杀就能达到革命的目的,比如汪兆铭刺杀载沣。
王亚樵似乎对暗杀也情有独钟,早在1915年就建议孙中山展开对北洋军阀的暗杀行动,以图“再造共和”,当然受到了孙先生的断然拒绝。
后来流落上海街头时,王亚樵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暗藏心底多年的暗杀念头又重新焕发活力。
他与几个激进分子组织了一个“安那其学会暗杀小组”,安那其就是无政府的意思。直到有了“斧头帮”,王亚樵不再只是想一想,他开始希望通过暗杀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替老乡出头之类的业务完全显示不出“斧头帮”的特点,“暗杀”才是他们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借助“斧头帮”这个平台,王亚樵一步步施展着自己的“暗杀”才华。
可以这么说,“斧头帮”是一个以无政府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斧头加枪弹作为武器,通过暗杀与自己政见不同的政府高层,以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个非法组织。
那个时候的一些政治人物很敏锐地抓住了“斧头帮”这个特点,并且加以利用,暗杀了一些自己的政治对手。比如在浙江督军卢永祥的授意下,“斧头帮”成员郑亦庵当街枪杀了时任淞沪警察厅厅长的徐国梁。
事后,王亚樵被卢永祥任命为浙江别纵队司令。而卢永祥与徐国梁的矛盾本质上是皖系与直系的权力之争,都是为了争夺对上海滩的控制权。
北伐胜利后,蒋介石为加强集权,开始镇压工人运动,发起对其他地方军阀的战争。在西南军阀的支持下,王亚樵开始将暗杀目标锁定在蒋介石及其周围的人。
王亚樵先后在上海、南京、庐山等地五次组织对蒋介石的刺杀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长兼安徽省建设厅长张秋白在南京遭斧头帮暗杀。
1930年7月,招商局总办、竭力为蒋介石筹划中原大战军需的赵铁桥在招商局大门口被斧头帮杀手连开数枪击毙。
1931年7月,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火车站遭斧头帮袭击,与宋穿相同衣服、手拿宋公文包的秘书当场中弹身亡,杀人以为是宋,迅速逃离现场,宋逃过一劫。
当然,能让王亚樵和他领导下的“斧头帮”青史留名的,更多是因为他们在抗战开始后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
九一八后,“斧头帮”开始把暗杀目标转移到日本军官、汉奸身上,并且还在“斧头帮”的基础上组建了“斧头帮”,专杀汉奸走狗。
张学良丢失东北后,引咎辞职赋闲上海期间,王亚樵九层派人寄给他一枚没有引信的炸弹,以示警告。
抗战期间,日军死在中国的最高级别的军官日本派遣军司令长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就是在王秀才的一手安排下,于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园被炸死的。
1932年9月,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由于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偏袒日本,承认日本在东北的所谓利益,王亚樵派人对李顿进行暗杀,李因为躲藏于浴室才侥幸逃生。
1935年11月,王亚樵因痛恨国民政府丧权辱国,派杀手孙凤鸣在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开幕式上行刺。
由于蒋介石恰巧不在,孙凤鸣遂朝汪精卫连击三枪,虽没致汪毙命,但汪也从此落下病根。时人都认为是老蒋安排了刺杀,气得老蒋大骂戴笠履职不力。
1935年12月25日,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在上海与日本进行一次妥协谈判,也招致斧头帮枪杀。
王亚樵不仅暗杀日本人、也暗杀国民政府官员,遭到双方通缉和追杀,东躲西藏,最后到了广西梧州。这里是国民党西南派的势力范围,能够得到国民党实力派人物李济深等人的庇护。
戴笠派遣的特务还是一路追踪而来。1936年9月,特务们收买了王亚樵的小弟余立奎的妻子余婉君,并通过余婉君把王亚樵引入预设的包围圈,于是一代暗杀大王惨遭暗杀,还被剥去了脸皮。
王亚樵死后,斧头帮随即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很快就宣告解散。
历史上的石堡城之战是怎么回事?
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西安、带火了李泌,也让张小敬被大家所知。
剧中,李泌将张小敬从死牢放出,交还佩刀时,二人曾有一段对话。
李泌问道:“横刀当有三尺,为何此刀只有两尺三寸?”
张小敬答道:“旧历十七年,因在石堡城拒不出战,信安王(李祎)特赐无用刀。意为,胆小无用之人!”
石堡城作为河陇地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唐军四次围攻,堡城五度易手。
是怎样一个存在,让当街斩杀46人的不良帅敬畏如斯?
围绕着石堡城的搏杀,唐蕃间又是怎样一个局面?
一、为什么是石堡城?唐蕃间绵延170余年的国战,战场东起川西剑南,西至大小勃律,在跨越数千里的战线上,双方陈兵百万大战190余次。
很少有像石堡城这样,在唐蕃间反复易手,乃至上达天听的战略节点。(另一个大概就是安西了,安西四镇二十二年间六度易手)
那为什么是石堡城呢?
这就要从石堡城的所在位置说起了。
日月山附近的地形
石堡城地处唐蕃分界线赤岭(日月山,青海湟源县)东侧,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水岭。
而作为一处重要的战略支点,石堡城则控扼着唐蕃古道赤岭至药水河谷的咽喉。
登上石堡城,从赤岭东北向入药水峡、湟水河谷;东向通分水岭、拉鸡山口的道路尽收眼底。
而石堡城本身的地形,东、西、南三面均为绝壁,只有北侧山坡一条险路可通山顶。只要用少量兵力控制此地,千军万马也不得施展。
作为唐蕃两个大帝国迎头相撞的桥头堡,石堡城堪称是帝国实力消长的“试金石”。
因此,自高宗龙朔三年(663年),至肃宗至德初年(756年)的90余年中,两个鼎盛的大帝国,围绕着石堡城连番斗法、嗜血搏命。
这处小小的山岭上,唐蕃决策层级之高、投入兵力之多、战役规模之大、争夺时间之久。在整个唐蕃国战中,都属十分罕见,石堡城也因此名动青史。
当然,我必须要提及一点。目前,国内上有另一处疑似石堡城的遗址,这就是位于甘肃省卓尼县阳坝村的“羊巴古城”。
关于两处石堡城之争,学者们多篇论文发表,从各种角度证实或证伪。
对此,我们无意判定哪种为真,而是分析一下二者的共性。
相比于,青海湟源的石堡城,卓尼县的“羊巴古城”地理位置一样及其重要。
“羊巴古城”同样位于唐蕃边境线上,是羌中道与洮岷道的交汇处。
作为洮州的门户,它南连迭(甘肃迭部)、松(四川松潘)、茂(四川茂县)、汶(四川汶川);北通熙(甘肃临洮)、河(甘肃临夏)、兰、鄯(青海乐都);东接宕(甘肃宕昌)、岷(甘肃岷县)、秦(甘肃天水)、渭(甘肃陇西),绵延的西倾山和岷山,构成了农耕地域向游牧地区过渡的天然屏障。
作为汉唐时期,“欲保关中,先固陇右”的战略基石,“羊巴古城”所在的洮州历来都是中央王朝军事策略的重要环节。
所以,不论哪处是真正的石堡城,它都必然是两国君主关注的焦点。
而这,正是它被反复争夺的原因。羊巴古城和周边州郡的地理位置
二、铁刃初成唐初,石堡城属唐朝辖区。
公元652年(高宗永徽三年),吐蕃大相禄东赞(噶尔·东赞)发兵征服洛沃(今阿里地区)和藏尔夏(今后藏地区),完成了西藏本土的统一。
656年(显庆元年),吐蕃军队第二次走下高原,刀锋所向依旧是位于青海的吐谷浑国。
659年(显庆四年),禄东赞在以十二万大军的兵威,降服白兰羌诸部后,开始对吐谷浑了展开大规模征伐。
惨烈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直到吐谷浑大相倒戈。吐蕃在才在663年(龙朔三年),彻底灭亡了吐谷浑,并拿下了石堡城。
至此,青藏高原大部处均于吐蕃的统治之下,再也没有一个政权能望其项背。
吐蕃王朝拿到了第一块,弥足珍贵的帝国拼版。
羊巴古城附近地形
在这段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唐朝在西部边疆干了什么呢?答案是什么都没干!
李治在东西方反复游移后,选择了东征高句丽。
等他醒过神来,吐蕃已成养虎之患。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兵入安西,四镇(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尽罢。
被打疼了的李治,终于决定要给吐蕃点颜色看看。
八月,薛仁贵率军经鄯州(青海乐都)入青海大非川。吐蕃军神论钦陵,以倾国之力的40万大军围攻,薛仁贵惨败,“约和而还”。
虽然,唐军此战大败,但作为大非川之战的副产品。唐军在进军途中,顺手收复石堡城地区。
《读史方舆纪要》载:“石堡城,在镇(西宁市)西南三百里,本吐蕃铁刃城,亦曰石堡城。唐咸亨中取其地,后复没于吐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石堡城尚未修筑。
不论是禄东赞还是薛仁贵,占领的都是石堡城所在的地区。日月山附近的石堡城
而后,吐蕃版图向东挤压,约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左右,重新控制了石堡城所属地区。
玄宗开元五年(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王君毚入河西,大败吐蕃,并在赤岭东侧药水河与湟水交汇处建白水军,“屯兵而城之”。
感受到威胁的吐蕃,随即建石堡城相对。
这大概就是石堡城的初建年代,不过吐蕃称其为“铁刃城”。(“石堡城本吐蕃铁刃城也”—《通鉴》胡三省注)
三、张小敬拒战、信安王拔城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领十八万唐军西征青海,再度惨败于论钦陵之手。
陇右地区的防御形势骤紧,鄯、廓等州首当其冲。唐朝开始频频落子,先是设鄯州都督府,置河源军。
而后,又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今青海乐都),下辖10军、3守捉,驻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零六百匹,兵力在全国十个节度中位列第二。
开元二年、五年、十五年、十六年(714——728),陇右唐军连续大败吐蕃,唐朝边境不断外扩,已逐渐具备争夺石堡城的外部条件。
开元十七年(729),朔方大总管、信安王李祎整合河西、陇右唐军,准备拔除石堡城据点。
李祎到达军镇后,传令限期攻占。
这是,有人提出异议(当然不是张小敬):“石堡城据险而守要,吐蕃非常重视。现率军深入,敌必力战拒守。如不能取胜,退则狼狈不堪。不如按兵不动,观察形势”。
李祎摇头说道:“身为人臣,岂能趋利避害?吐蕃来援,寡不敌众,有死而已!苟利国家,何惜此身?!”
于是,督统唐军昼夜兼程,一击而克。
“斩首四百余级,生擒二百余口,献俘于太庙。乃分兵据守,以遏贼路。上闻之大悦,始改石堡城为振武军,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地千余里。”——《旧唐书·信安王祎传》
这次战役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口中“旧历十七年,石堡城之战”。
之后,徐宾又给李必仔细讲了一遍。
道明张小敬不愿参战的理由,是石堡城易守难攻,攻击会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并认为石堡城无关紧要,无非是统军将领寻求边功,以博皇帝欢心。
但从战役过程来看,李祎初拔石堡城,应该是场突袭战,唐军未必损失惨重。
至少唐史对此并无记载,而哥舒翰再拔石堡城,则有明确损失万人的记录。
另外,石堡城也不是徐宾口中的“无用之地”。
唐史在两次拔除石堡城后,都有“河、陇诸军拓地千里”的记载,足以说明问题。
再有一点,陇右唐军的连番取胜,实际上逼和了吐蕃。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蕃于赤岭会盟,划定边界,战事全面停止。
因此,高适做《塞上》一诗恭贺: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当然以上种种,均不能排除捧臭脚的可能性,毕竟李祎是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根正苗红的唐朝宗室。
四、王忠嗣的再度拒战。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战端再起,吐蕃40万大军,攻承风堡、河源军(西宁)、廓州、石堡城。
河西、陇右节度使盖嘉运,兵力捉襟见肘,丢掉了石堡城。(“盖嘉运不能守,玄宗愤之。”)
可见,石堡城的得失,足以上达天听,令皇帝愤怒。
盖嘉运被免职后,皇甫惟明续任陇右节度使。
天宝二年(743),他趁唐军在青海反攻得手之机,试图复夺石堡城。但皇甫惟明的尝试不但未有收效,还搭进去一个副将。
《新唐书·吐蕃传》:“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破虏大岭军;战青海,破莽布支,斩首三万级。明年,破洪济城,战石堡,不克,副将诸葛誗死之。”
唐军在石堡城碰了钉子,玄宗走马换将,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
至此,王忠嗣同时管理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军事,“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初以来,未之有也。”——《旧唐书·王忠嗣传》
在石堡城的问题上,王忠嗣派细作多方收集情报,上奏玄宗道:“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体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唐玄宗对此不高兴,王忠嗣吝惜将士生命,可有人想取这份殊荣。
唐将董延光上书请战,玄宗见有人自告奋勇,命王忠嗣分兵协助。王忠嗣无奈接了召命,但故意迟缓发兵。河西兵马使李光弼见状,急急赶来求见,对王忠嗣说:“将军以士卒为己心,虽受诏令出战,却不悬以重赏鼓舞士气。这实际上是耽误他(董延光)的谋略,若此战不利,必将归罪于将军啊。”
王忠嗣断然道:“李将军,我计已定。平生初愿,所求仅显贵乎?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之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换一官职?如陛下责罚,不就是失去一个金吾羽林将军,回朝做侍卫吗!我心甘情愿!”
李光弼听后非常感慨,“(将军)遵古人之义,非我所及!”
董延光出师不利后,上奏朝廷将败因归咎于王忠嗣延缓出兵。
唐玄宗大怒,再加上李林甫趁机构陷,“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多亏续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站了出来,哥舒翰虽然人品不咋地,但对老上级王忠嗣还是很折服的。
他在玄宗面前苦求,愿以全家性命做保,总算保住了王忠嗣的性命。
王忠嗣能挂四镇将印,以及他敢违逆皇命,源于其个人的经历。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在开元二年(714年)薛讷(薛仁贵长子)的武街驿大捷中。率部拼死堵住吐蕃军队归路,使唐军主力有机会围歼蕃军于洮水岸边。
此战,蕃军惨败,被歼数万人,尸骸所处洮水为之不流。(《唐朝名臣名将系列——被耻笑为妇人的薛讷和他的陇右武街驿大捷》)
李隆基有感于战殁的王海宾,将其幼子接入宫中,收为假子,并赐名“忠嗣”。
要是没有这份香火情谊,换个别人,谁敢忤逆召命?!
即便如此,王忠嗣也被贬为汉阳太守。不久,暴卒,终年四十五岁。
下面我们来说说,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这个在《长安十二时辰》里挺烦人的角色,是剧中少数没有易名的历史人物——王韫秀。
她是王忠嗣之女,元载之妻。
不过和剧中有出入的是,王韫秀与元载成婚是在其长安求取功名之前。
当时,家境贫寒的元载,不得不经常在老丈人家里蹭吃蹭喝,饱受妻族嘲笑。
王韫秀宁愿和元载一起受穷,写下了《同夫游秦》的一诗。
路扫饥寒迹,
天哀志气人。
休零离别泪,
携手入西秦。
元载和王韫秀感情相当的好,在准备入长安求取功名时,曾赋诗《别妻王韫秀》一首。
年来谁不厌龙钟,
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
苦遭霜霰到秦封。
元载剧照
等到善于投机专营的元载,位列相班后,开始结党营私、贪赃纳贿。最终,被唐代宗赐死抄家(仅胡椒一项便多达八百石,其余珍玩难以计数),三个儿子元伯和、元仲武、元季能全部被杀,女儿则充入掖庭为奴。
按照唐律,王韫秀可免死入宫坊为奴,但不愿苟活偷生,怒喷奉命抄家的官员:“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七》)
官员大怒,乱棍齐下,将王韫秀活活打死。
看到她的结局,是不是对这个剧中有点烦人的角色,多少有了些同情呢?!
五、哥舒翰的血肉磨盘哥舒翰硬拔石堡城的战例,对唐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公允的说,石堡城下的血肉磨盘,不能归咎于哥舒翰。
王忠嗣这么铁的关系,都差点丢了命。哥舒翰一个胡将,吓死他也不敢拿脑袋撞墙。
别说是用人命填,就是拿牙啃,也得把石堡城啃平了。
天宝六年(747年)十一月,哥舒翰升任陇右节使。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再次下令攻打石堡城。
《资治通鉴》载:“上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但以数百人守之,多贮粮食,积擂木及石,唐兵前后屡攻之,不能克,翰进攻数日不拔,召裨将高秀岩、张守瑜,欲斩之,二人请三日期,如期拔之。”
可见,哥舒翰的石堡城之役,确实是拿人命填出来。
关于此战唐军的数量,各种史籍记载不一。
《旧唐书·哥舒翰传》称“以朔方、河东群牧十万众委翰
攻石堡城。”
《新唐书·哥舒翰传》称“诏翰以朔方、河东群牧兵十万攻吐蕃石堡城。”
《资治通鉴》记,“凡六万三千。”
不管哪种记载为真,都可知为了石堡城,河陇唐军几乎是倾巢而动。
而战损比之大,确实令人瞠目,“获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言。”
不过,必须要注意一点。唐军战损逾万,显然不全是爬山摔死的。
结合之前王忠嗣所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山上400多蕃兵,无论如何谈不到“举国守之”。
另外,考虑到吐蕃游骑的机动能力,可以在大非川、青海之役中,短时间集结数十万人马。
既然石堡城是“举国守之”,不可能坐视唐军围攻不救。
信安王李祎初拔石堡城是突袭战,唐军昼夜兼程,数量未必众多,因此才有“吐蕃来援,寡不敌众,有死而已”之言。
哥舒翰进攻时,十万河陇唐军的大运作,全然瞒得吐蕃不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再有,史料里记载石堡城地形,“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
十万唐军,不可能都摆在山下,眼瞅着一个个往上山上爬。
哥舒翰是人品不好,又不是缺心眼?!
因此,石堡城之战应该理解为,是一场围绕重要战略支撑点的,阻击与反阻击、包围与反包围之战。
也只有这种情况,唐军才会在不足旬日间损失逾万。
单以石堡城一地来说,就是唐军手拉手跳崖,也死不了这么多人。
哥舒翰凭石堡城一战,名闻天下、大红大紫,“进封凉国公,寻封西平郡王”。但有意思的是,此战是他的巅峰,同样也是转折点。
此前,哥舒翰连败吐蕃大军,唐朝诗人歌咏之作甚多。
李白也不甘寂寞写了一首《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这诗把哥舒翰夸得,卫青、白起都成了小意思。
可等到哥舒翰豪取石堡城后,李白诗风一转,便成口伐笔诛了。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当然,也不是没有表扬他的。哥舒翰自己就喊了一嗓子好!
《破阵乐》
西戎最沐恩深,犬羊违背生心。
神将驱兵出塞,横行海畔生擒。
石堡岩高万丈,雕案霞外千寻。
一唱尽属唐国,将知应合天心。
还有最著名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只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六、张议潮尽复河陇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朔方三军东调平叛,河陇边地防线空虚。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占陇右道所属的青海湖北部和东部地区,石堡城再度易手。
《新唐书·吐蕃传》:“安禄山乱,哥舒翰悉河陇兵东守憧关,而诸将各以所镇兵讨难,始号行营,边候空虚,故吐蕃得乘隙暴掠。至德初,(吐蕃)取武威等诸城,入屯石堡。”
此后数十年间,吐蕃尽占河陇诸城,十数次攻破陇山(六盘山)防线,突入关中。
遥在西北的石堡城,已成吐蕃腹地,再也没机会上达天听了。
石堡城最后一次易手,是在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张议潮起义,驱逐吐蕃军队,创立归义军。
此后,数年河西唐族蜂起相应,沙(敦煌)、瓜(酒泉瓜州县)、伊(哈密)、西(吐鲁番)、甘(张掖)、肃(酒泉)、鄯(乐都)、河(临夏)、岷(岷县)、廓(化隆县)、兰等十一州。
(张议潮收复的州郡里没有凉州,控制凉州的是吐蕃六谷部潘罗支政权,已降唐)。
《张议潮车马出行图》局部
唐玄宗大中五年(851),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入朝,献十一州地图和户籍。
张议潭手捧的十一州地图里,便包括石堡城地区。
把唐宣宗李忱乐得呀,一溜小跑奔到太庙,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告慰先祖,“收复河西啦!咱大唐又牛逼啦!各位先祖,你们知道不?!”
(“宪宗常有志收复河、迫地区,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遗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纵观整个唐蕃战史,石堡城是个地方虽小,干系重大之地。唐军得之能拓地千里,吐蕃亦然。
因此才会动辄见诸战报,引帝王雷霆之怒。
唐蕃两国围绕石堡城,90多年的血腥博弈,恰恰可以印证两国军力的此消彼长。
所以说石堡城是帝国“试金石”,并不为过。参考书目:《唐石堡城地理位置考索》_陈小平;《唐蕃石堡城之争辨析》_黄新亚;《唐蕃石堡城战役的缘起及后果》_范学勇;《唐代石堡城_赤岭位置及唐蕃古道再考》_李宗俊;《石堡城唐蕃争夺战及其方位》_王昱;《哥舒翰与石堡城之战》_李晓伟;《论诗史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以唐代咏哥舒翰诗为例》_马海龙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让自己万劫不复?
《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春,在经过数年充分准备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兵出斜谷道,开始了第五次北伐曹魏的战争,并派使臣赴东吴约孙权同时出兵攻魏。
四月,蜀军抵达眉县。此时,司马懿率魏军已经先期到达渭水南岸,老谋深算的他针对蜀军远来、粮草等作战物资运输困难的弱点,决定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用时间把远道而来的蜀军拖疲、拖垮。
每当有蜀使来到魏营,司马懿从不询问军事方面的问题,只用唠家常的方式打听诸葛亮的日常生活细节。
当他得知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亲力亲为、日夜操劳的情况后,判断他寿命不长、即将油尽灯枯了,于是更坚定了据险坚守不战的决心,他约束将士不得出战,以守制蜀。
诸葛亮对此也是很清楚的,为了克服蜀军粮草运输不便、不能持久的重大弱点,诸葛亮也做好了长期相持的准备,命部队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以南之斜谷口以西)一带,分出一部分军士 屯田(开荒屯垦),以解决军食难题,准备和魏军打持久战;同时,他还想尽办法向魏军邀战,先引蛇出洞再设法歼灭。
一天,诸葛亮故意派使者携带一套女人的服饰送给司马懿,想用羞辱的办法激怒他出战。魏军将领们见状个个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寨与蜀军决一死战。
司马懿却不愠不恼,还是严禁诸将出战,按兵不动。为了平息众将不满,同时搪塞一下他们的要求,狡黠过人的司马懿故意上书魏明帝请求出战,魏明帝对此心知肚明,派辛毗为军师,到渭水前线节制军事。
蜀将姜维得知辛毗到前线督军的消息后,非常担心地说:“辛毗这一来,司马懿更不会出兵决战了” 。
诸葛亮洞烛幽微,一语道破司马懿的如意盘算,他对姜维说:“司马懿所谓上书请战,只不过是个借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马懿真的想出战,他完全可以自作主张,何必绕一个大弯千里请战呢”?可见,蜀、魏双方的统帅对彼此的对手都是十分了解的,司马懿也是诸葛亮最难对付的敌人,两人相遇,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由于魏军森严壁垒,坚守不战,使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陷入了相持不下、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中。
同年七月,孙权所率的吴军在淮南一带被魏军挫败,无奈撤回江东。
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年仅五十四岁。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姜维等人遵照诸葛亮临终前定下的遗计,秘不发丧,不拔营寨,悄悄整理军队,缓缓往汉中方向退去。
司马懿侦听到诸葛亮已死的消息后,立即率军紧追不舍。杨仪按诸葛亮的遗嘱,命将士倒打旗帜,猛敲战鼓,装出一副要主动攻击魏军的架势。司马懿鉴于以往多次追击均遭失利的教训,疑心诸葛亮未死,此乃以计引诱自己出战,不敢向前,遂引军退回大营。如此蜀军方得以从容撤退,大军进入斜谷道后,杨仪等人才正式发讣告,宣布丞相已殁。
从此,司马懿一个大活人被已经死去的诸葛亮吓退这件事就被民间当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的笑话而代代流传了下来。
待蜀军全军撤走、司马懿醒悟过来后,他带人来到五丈原蜀军营地仔细察看,看到井井有条、纹丝不乱的军营,由衷的称赞道:“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材啊”!可惜的是,这位数百年才出一位的“奇才”竭尽全力、穷毕生之功终于没能完成兴复汉祚、一统天下的大业,使后世无数英雄为之扼腕叹息,一掬同情之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民间对此事有更离奇的传说。话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如同去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于是便毫无顾忌统大军直捣入西川境内,准备乘势灭蜀。
当司马懿统大军来到汉中定军山附近时,在山脚下发现了诸葛亮的坟茔。司马懿为泄愤,下令掘坟。有军士向他报告说,坟前立有一块小石碑,上书:“诸葛武侯圣墓,挖坟之人休活”。
司马懿有些犹豫,但想起往日一幕幕被其羞辱的场景,不由得心生恼恨,于是悍然下令众军掘坟鞭尸。挖开后,军士们打开棺椁,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放着一本书。
司马懿打开一看,第一页写着四行小楷:“用兵秘笈,安邦定国。熟读深思,天下可得”。老司马心里一阵狂喜:原来是部兵书,他顿时来了兴趣,于是仔细翻阅了起来。 不料书在棺椁里受了潮,薄薄的书页很难翻,司马懿只好用手指在嘴唇上沾唾沫来翻页。从第三页起,每页只有两字“一图、二阵、三坑、四陷、五惧、六恐”。司马懿好奇心起,指沾唾沫一页页翻下去,边翻边揣摩其意,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定睛一看,只见写有一行七言绝句:“蜀汉丞相诸葛亮,一部兵书棺内藏;来日专候司马懿,翻阅此书身定亡”。
司马懿见到“身定亡”三字,大惊失色,只觉得头皮发麻,手脚冰凉,还伴有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
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扔掉书本,欲跨马离去,可是没走两步,觉得腹内搅肠般剧痛,他惨叫一声,扑翻在地,四肢抽蓄,很快就七窍流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诸葛亮临死前料到司马懿定会趁机进犯蜀境,而自己死后,蜀国已无人是司马懿的对手了。为确保蜀国平安,他授计姜维,先纂写出这部奇怪的兵书,再用毒药浸泡一番,放在空棺材内, 再在司马懿入蜀的必经之路旁设下了一座疑冢(假坟),引诱司马懿上钩。
司马懿中计毒发身亡,曹魏大军群龙无首,只好退兵返回关中。撤退途中,姜维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布置,在山道旁埋伏了一支精锐,直杀得十万魏军所剩无几,端的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民间传说诸葛亮“死了还不饶人”就指此事 ,他临死前设下的最后一计使十万魏军全军覆没,此计因杀孽太重,太过阴损毒辣,遂使诸葛亮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当然,此乃民间传说,吹得神乎其神,当不得真,只能当故事看或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
封疆大吏实际上是古代省一级的职位,如巡抚、总督。
总督掌管的是军政事务,巡抚掌管的财政、法律等。
清代分为九大总督,也就是九大封疆大吏。
分为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东三省总督
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成功,这标志着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
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912 年 2 月 12 日,隆裕太后发布《清帝退位诏书》,溥仪成为末代皇帝,清朝统治结束。
此时的 9 位末代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直隶总督张镇芳。
两江总督张勋,闽浙总督松寿,湖广总督瑞澄,两广总督张鸣歧。
四川总督赵尔丰,云贵总督李廷喜,陕甘总督升允。
直隶总督张镇芳直隶一听名字就知道和皇帝有关,是京城附近的,所以地位被称为疆臣之首。
总管京城、河南、山东地方的军民政务。
在清廷晚期的时候,增设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
在筹建近代海军的时候,还是由直隶总督来进行筹建,可见直隶总督的地位和权力。
大家熟悉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曾干过直隶总督。
最后一位总督是张镇芳,这张镇芳是袁世凯的亲戚,平步青云,最后接任袁世凯成为最后一任直隶总督。
后来参加复辟活动,被逮捕,判为无期徒刑。
后被释放,关心家乡,曾多次捐款,于1933年病逝。
两江总督张勋打仗之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两江就是清朝的财政重地。
总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历代的总督大家可能都听过他们的名字,李卫、于成龙、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刘坤。
最后一任就是张勋。
在1917年张勋率领军队,发动复辟,成功将溥仪推上宝座。
后被段祺瑞击败,躲入德租界。他一生忠于清廷,不剪辫子。
后来跨入商业圈,开得当铺、钱庄、公司有了七十多家。
财产多达六七千万元,1923年去世。
两广总督张鸣歧此地在道光之前,并无什么特异之处,后来开码头,外商蜂拥而至,迅速发展繁荣。
开始凸显地位,很快超越湖广总督的地位。
最后一任总督为张鸣歧。
张鸣歧典型的墙头草,投机者。
辛亥革命之后,怕遭到清算,于是携款逃去日本,后来日本合作。
1937年,参加汉奸王揖唐等人发起的活动时,公开表示投敌
1942年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议委员。
1945于天津病逝。
湖广总督瑞澄按清政府灭亡来定最后一任总督是瑞澄,如果把袁世凯定的话最后一任总督是段祺瑞。
掌管的是湖南、湖北两省。
林则徐和张之洞曾任湖广总督。
瑞澄可以说是为武昌起义做出了贡献。
在拿到泄露的革命名单时,即没有当机立断全部抓捕,也没有安抚人心。
只简单地抓了几个人,这使得全员自危,于是提前起义。
瑞澄居然逃跑了,使得武昌起义成功。
等待政局稳定后,回到上海,在租界内去世。
闽浙总督松寿他的愚忠让人敬佩,但是闽浙地区在古代不是很发达。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企业,位置不理想,山多,傍海田少。
只能出海打鱼,和种田为生,温饱能自己解决。
松寿,是这九位总督之中为了清廷死的总督,武昌起义之后,被革命军所击败。
松寿兵败之后自尽。
陕甘总督升允总管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军民政务,正二品衔。
陕甘一带地处贫瘠,民风彪悍,清末又有战乱不止,在这里做总督,危险异常。
但地理位置同样也很重要,康熙、雍正、乾隆、同治等。
历次平定西北叛乱,陕西都是最重要的支撑点。
年美尧、岳钟琪、刘统勋、杨遇春、左宗棠等名人,都在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岗位上呆过。
升允是一个守旧派,清廷被推翻之后,又重新打下了这一块土地。
为了给清廷留一条后路,但由于岁数大了,还没做完,就去世了。
四川总督赵尔丰古来素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传言,所以四川总督很是难当。
从英国手里抢回了被控制的西藏,整顿川藏政务,改土归流,为西康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后在保路运动中,被清政府下令去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兵力空虚,爆发了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那月他想策划兵变,被名人尹昌衡抓获,当场诛于明远楼。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地位排行是第八名,因为相比其他总督府,他设立的时间最短。
清末时,掌管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
总共有两任总督,第一任是甘文焜,第二人就是赵尔巽。
在赵尔巽为总督时,虽然有改革的举措,但不是很高涨,还打压辛亥革命,使得革命的热情低迷。
曾招降过身为土匪的张作霖,后来成为张作霖的恩师。张作霖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少不了赵尔巽的提拔。
清朝覆灭之后,古稀之年的他网罗了一批学者,一同编纂《清史》。
可惜因为疾病,并没有完成。
云贵总督李经羲如果说陕甘总督一职除了风险还有机遇外,那么云贵总督就只有风险没有机遇。
吴三桂起义,云贵总督甘文焊父子被围自杀;
贵州杨龙喜起事,云贵总督罗绕典剿灭过程中,坠落山崖而死;
云南回乱,云贵总督恒春自杀。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在上任期间,置办矿业,修铁路,促进了云贵的发展。
开设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所军校和保定、黄埔两家军校齐名。
培养出了两位元帅。
1925年于上海病逝。
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蜀汉四相。他们的施政,直接关乎蜀汉政权的命运。可是到了费祎这里,就开始坠落了。
费祎,的确有过人之处,也是蜀汉实际上的第三任掌门人。但是“费祎不死,蜀汉不灭”的说法有点夸大了!
首先我们了解下费祎是怎么的死?费祎这个人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合称蜀汉四相。这四位宰相辅佐了阿斗皇帝,尤其是蒋琬费祎执政期间摒弃了诸葛亮以攻代守的策略,开始在巴蜀地区修养民息使得巴蜀经济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他们二人颇受蜀中百姓拥护。
真实历史上的费祎是死于刺客之手。费祎这个人和蒋琬不一样,虽然是文官出身是个读书人,却颇有英武爽快的武将风格,性格较为刚烈豪爽,比较信任别人,最终在自己府上设宴招待同僚的时候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
关于费祎之死,历史上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只是单纯地被魏国派人暗杀的,还有人认为从当初魏国在费祎死后数年才得知费祎被刺死的消息来看,说是魏国派人暗杀有点不太靠得住脚,认为是当时执掌军权的大将军姜维和费祎政见不合,姜维是诸葛亮忠实的拥护者,坚决执行诸葛亮以攻代守的策略,主张主动出击侵扰魏国边境,而费祎是主张掩兵息武修养民息的,由于费祎其人刚烈坚持己见,所以相权制约了军权,由于费祎代表中央不同意姜维的策略,使得姜维一直屯兵边境而无作为,所以姜维暗中派遣了魏国降将郭循暗杀了费祎,扫清了政敌,自己好能放手大干一场。
这个观点主要源自于刺客郭循是姜维同乡,所以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是姜维指使郭循刺杀了费祎,但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历史久远,史书又没有明确记载,所以费祎之死也成为了三国一桩悬案。
再来说说为什么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虽然“费祎不死,蜀汉不灭”有一定夸大的成分,但费祎能够成为蜀汉四相之一,其个人的才能还是比较突出的,而且他对蜀汉的发展的确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蜀汉虽弱,但气势不能弱。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之中,整体实力最强的当属曹魏,东吴次之,蜀汉最末。毕竟,无论是在占领面积上,还是军队人数上,蜀汉都是较为吃亏的。而且,蜀汉和东吴两国之间的联盟,与其说是联盟合作,倒不如说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在联盟中的位置就比东吴的要低一些。
但是,虽然蜀汉国势弱,但费祎每次奉诸葛亮之命出使东吴,面对孙权,诸葛恪等人的刁难时,费祎都是据理以答,始终不为所屈,保住了蜀汉的外交的气势和面貌。
其二,虽为文官,但深谙军事。别看费祎是一个文官,但是他在军事谋略方面也不输于他人。在延熙七年,曹魏的大将军曹爽率兵攻打汉中。镇北大将军一方面据守兴势之围,一方面派人紧急向成都求援。费祎在得到王平的告急信后,留马忠守成都,自己率军前往救援。此战中,能够击退曹爽,费祎有不俗的表现。
其三,审时度势。在费祎主政期间,他的很多政策和观点,大致上和蒋琬的差不多,有种萧规曹随的意思。面对势弱的蜀汉,费祎认为主要的是把蜀汉的人口和经济先发展起来,然后再等待时机。而不是紧随诸葛亮北伐的步伐,一步步地把蜀汉拖到不利的位置。也因此,当姜维多次想要请命北伐的时候,费祎都压了下来。
但可惜的是,再延熙十六年,费祎被刺身亡。而没有了费祎的压制,蜀汉也没有人能够限制得住姜维。姜维虽然被诸葛亮所看重,也很有军事才能,但是他一昧的穷兵黩武,使得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蜀汉又被折腾没了,成为了蜀汉的“掘墓人”。
那么费祎的能力究竟如何?首先,费祎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官。
在早年,费祎作为使者出使东吴。当时孙权想要难为他,出了很多的难题给他,但费祎都从容不迫地解答了所有问题,让孙权好生佩服。
之后,孙权设宴款待费祎,又命令大臣们不对费祎行礼,以此来“挑逗”他于是,。当费祎登上宴席的时候,孙权上前迎接,群臣却还是坐着吃吃喝喝,无动于衷。费祎见此,就说道:"有凤凰飞来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驴骡无知,只是伏食如故。"
费祎说的这句话不仅说自己是凤凰,还夸奖了孙权是麒麟,而把群臣贬得一无是处,但是孙权看费祎居然十分巧妙的就化解了自己出的难题,不由得称赞费祎,还说费祎将来肯定是蜀国的重臣。
其次,费祎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在随着诸葛亮北伐期间,杨仪和魏延经常意见不合,动不动就要拔刀相向。
杨仪作为文臣,管理着政事和后勤的供给;魏延作为一名大将,负责带兵打仗。因为那个时候两人都深得诸葛亮的重用,所以在每次闹矛盾时,其他人都不知道该帮哪一边。
费祎却经常把他们两个叫到一起喝酒,协调他们之间的问题,希望他们可以彼此之间放下成见,一起为蜀汉的前途努力,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互相之间把关系闹得那么僵。而针锋相对的两人,居然能给费祎足够的面子,可见费祎不仅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也显现出善于交际的能力。
第三,费祎善于处理政事。
在费祎接任蒋琬担任尚书令的职务的时候,他把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要知道,尚书令这个职务是要处理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可以让人忙得焦头烂额,但对于费祎来说,他往往在看过上奏的奏折之后,就可以给出很好的处理方法,办事的效率是蒋琬的好几倍。
后来董允接任尚书令的时候,依旧是被全国大大小小上报的奏折给难住了。于是,董允愈发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不禁感叹自己和费祎的差距相差甚远。
第四,费祎还很擅长作战。
公元244年,正巧魏国大将曹爽带领大军要进攻汉中,于是费祎让人守住都城,然后自己亲自带领大军前去支援。而守城的蜀军因为有了援军的支援,顿时士气大涨,成功把魏军击退,保住了蜀国的国土。这场交锋中,费祎果断的支援和精巧的排兵布阵都十分关键。
不管是从外交、政治、军事上来说,费祎的能力还是十分不错的。可见,他是一个全才。
那么费祎不死,蜀汉真的不灭吗?一、蜀汉国力弱小,费祎无法改变蜀汉实力。
三国的时候蜀汉实力最弱,蜀汉占据西南边角地区,无法保证充足的粮草,国内人口也无法和其他两国相比。费祎虽然有才能,但是也只能保证蜀国现有状况,无法让蜀国实力提升到超越其他两国。随着时间推移,曹魏的实力越来越强,最终攻打蜀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蜀汉政权没有怎么抗争,就选择了投降。哪怕费祎不死,也无法阻止蜀汉灭亡。
二、费祎只有内政之才,蜀汉缺乏领兵将领,军力衰弱无法阻止灭国。
费祎在内政治理和外交方面是个人才,他在主政蜀汉时期反对北伐,认为应该休养生息,因此蜀汉自姜维之后,没有出色的将领出现,姜维也因为受到排挤,长期不在朝廷之内。蜀汉的军事力量在费祎主政期间没有得到提升。如果费祎不死,这种情况不会改变,蜀汉军事实力的衰弱导致无法战胜曹魏入侵,最终还是会灭亡。
三、蜀汉内部纷争不断,费祎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蜀汉灭亡无法阻止。
蜀汉内部分为荆州和益州两派,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让他们保持一致,他死后两派斗争更加严重。费祎主政期间没有办法消灭这种隔阂,蜀汉内部的消耗影响了蜀汉实力的提升,费祎不死也无法让蜀汉内部保持统一,曹魏来袭的时候还是会有人提出投降,蜀汉灭亡无法阻止。
费祎如果不死,蜀汉因为自身实力太弱还是会灭亡。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听说张作霖还有一个七夫人?
历史上的“东北王”张作霖出身绿林,最终成为奉系军阀的首领。他长期占据发展东北势力多年,伴随着他人生的起起落落,他的感情生活也是多姿多彩,至少有六位夫人陪伴过他,张作霖也算艳福不浅。
传说中的七夫人是李兰玉,她因为自称张作霖第九个儿子的人张学忠才被人所知。张学忠声称李兰玉原来是张宗昌三姨太的贴身丫鬟,在李兰玉和大帅发生关系后,张作霖答应李兰玉将来会迎娶她为七姨太,但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后,这件事便无奈被搁浅。当时对张学忠身份的质疑声也有很多,最终由于证据不足,张学忠并没有得到张家的承认,自然李兰玉也只能成为传说中的七夫人。但张作霖其他的夫人,是绝对真实存在的,且大多以高龄逝世。
大夫人赵春桂
大夫人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她很早便嫁给了张作霖,当时的张作霖还是一个普通的草寇,而赵春桂出生优越,是一名财主的女儿,她为张作霖生下了一个女儿张首芳和两个儿子张学良和张学铭。她的结局并不美满,赵春桂在三十八岁便患病致死了。赵春桂与张作霖后期关系不睦,所以张作霖起初对她的病并没在意,可是最后派二夫人去查看病情的时候,已为时已晚,最后地方顾念张作霖的关系,赵春桂的葬礼办的非常隆重。所以说在《少帅》影视剧中,张学良搬入大帅府,他的母亲赵春桂并没有出现。
二夫人卢寿萱
卢寿萱入帅府并不顺利,她是张作霖用计抢回来的,但结局很好。卢寿萱出身名门,她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张作霖见卢寿萱长得漂亮,心动后便主动上门求亲,但是卢寿萱的父亲看不惯战作霖一身匪气,起初并不同意张作霖娶卢寿萱。张作霖派人绑架了卢寿萱后,又上演了贼喊捉贼,“英雄救美”的戏码,张作霖才得以成功娶到了卢寿萱。在大夫人赵春桂死后,卢寿萱对三个孩子视如己出,非常爱护,她最终活到九十四岁,以高龄而终,令人羡慕。
三夫人戴宪玉
三夫人戴宪玉同二夫人卢寿萱一样嫁入帅府的过程也十分曲折,基本上是张作霖强抢过来的,戴宪玉入帅府后极得张作霖的宠爱,但是因为戴宪玉脾气火爆,后来与张作霖关系不睦。后来戴宪玉的弟弟醉酒闯祸,张作霖为整顿军纪,借机把她的弟弟击毙,戴宪玉因此与张作霖彻底翻脸,私自出家为尼,虽终日与青灯为伴,但心中仍然有怨愤,一年之后便郁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是一个悲情人物。
四夫人许澍阳
四夫人许澍阳漂亮贤惠,她为张作霖生下张学曾、张怀曦、张学思三个子女,七七事变之后,许澍阳和大女儿到国外居住,后来独自回国,1976年以高龄卒于北京。
五夫人张寿懿
五夫人张寿懿又称寿夫人,在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张寿懿最受张作霖宠爱,知名度最高。张寿懿管理帅府的一切事务,将帅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后来的皇姑屯事件,她沉稳冷静,力挽狂澜,避免了家中的混乱,为张学良返回奉天赢得了时间,她为张作霖生了四个儿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九一八”事变后,张寿懿移居天津,1949年后张寿懿去香港,1966年病逝于台湾。
六夫人马岳清
六夫人马岳清是张作霖的最后一位夫人。马岳清是唱戏出身,她以丫鬟的身份进入帅府的,并没有坐花轿,披盖头。最后她为张作霖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张怀敏,在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被炸死,此时的马岳清年仅二十三岁,但她一生并未改嫁,与五夫人张寿懿一起生活,1975年,马岳清去世于台湾,享年70岁,她年纪轻轻,便守了活寡,也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