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国内首位“试管婴儿”诞生。
然而,试管婴儿的出现引来了不少争议。
一些人表示这是医学的进步,但还有些人断言这个婴儿活不过40岁。
至今已经过去36年了,那位国内首位试管婴儿如何了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社),2019年4月16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希望来临·】——»
郑桂珍是甘肃礼县人,她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安排成长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郑桂珍在父母的安排下通过相亲嫁给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
对方是个很老实的人,对郑桂珍也很好,他们婚后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很是幸福。
然而几年后,这对人人羡慕的小夫妻却频繁遭受村里人的议论和嘲讽,导致他们都不敢出门了。
原来,郑桂珍嫁给丈夫也有好几年了,可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比他们结婚晚的,二胎都有了,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想法。
而郑桂珍一直怀不了孕,全家人都十分着急,父母为此四处搜集了怀孕的偏方给郑桂珍,可毫无作用。
因为他们的原因,父母在村里都抬不起头,出门遇见街坊邻居都躲着走,时间一长,婆家人对郑桂珍有了意见,觉得她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
婆家人对自己态度的转变郑桂珍能感受到,对此她也很是着急,可她同丈夫都去县里的医院检查过了,诊断结果显示他们两个都没有问题,能否怀孕只能随缘。
虽然医生表示他们都没问题,可郑桂珍就是怀不上孕,后来有亲戚建议他们去大点的医院检查,县里的医疗设备毕竟有限,可能检查的不准确。
就这样,郑桂珍和丈夫启程去市里的医院就诊了,然而这次的检查结果,直接给了郑桂珍当头一棒。
诊断结果显示,郑桂珍双侧输卵管堵塞,并且还患有结核性盆腔炎,根本怀不了孕。
这样的诊断结果激的郑桂珍瘫坐在了医院的走廊,这时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才导致他们一直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郑桂珍觉得十分对不起丈夫,回到家中后,郑桂珍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全家人,她已经做好了要被夫家抛弃的准备。
好在郑桂珍的丈夫是个好的,虽然是自己妻子的原因,但是他表示不会抛弃妻子,既然是生病了,那么肯定就会有办法治疗,他们市里的医院不行,那就到更大的医院去。
如果最终妻子还是无法怀孕,那么他们就领养一个孩子。
郑桂珍感动于丈夫的爱,但是她觉得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就在她决定要同丈夫离婚时,一则新闻映入了郑桂珍的眼帘,顿时让她相信自己和丈夫的孩子有希望了。
«——【·“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郑桂珍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试管婴儿”的报道,那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生张丽珠研究的一项医学技术。
这篇报道主要向世人解释了一下“试管婴儿”是什么意思,并广泛寻找志愿者。
郑桂珍看到这则新闻,知晓试管婴儿可是使不能正常受孕,怀不上孩子的女性,重新拥有做母亲的权力,郑桂珍迫不及待的就要去尝试。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听到有这项技术,第一反应是激动,因为他们终于有办法怀上属于自己的孩子了。
但第二反应是担忧,毕竟这项技术他们之前从未听说过,所以风险肯定很大,他不想自己的妻子去冒这个险。
但既然有办法,郑桂珍是绝对不会错过的,面对妻子的执意,丈夫只好同意,陪同妻子一起去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寻找张丽珠教授。
张丽珠是我国第一批研究试管婴儿的专家,出身优渥的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出国留学,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医学技术。
之后她更是了解到了关于“试管婴儿”的医学手段,张丽珠学成后,毅然选择了回国,将先进的医学技术带回国内,造福我们的同胞。
张丽珠回国后进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了自己的团队,专门研究试管婴儿这项技术,她期望能让更多的女性实现自己成为母亲的愿望。
虽然当时医学设备简陋,她们通过志愿者尝试了这项技术的推进,都没有成功,但张丽珠并没有放弃,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通过这项技术造福更多的人。
因为前几次的试验都没有成功,加之这项技术实在是新奇,所以很少有志愿者再来报名了,就在张丽珠为此事发愁时,郑桂珍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郑桂珍向张丽珠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而张丽珠也向郑桂珍解释了这项技术的有着不确定性,对此郑桂珍表示愿意试一试。
就这样,在张丽珠的安排下,郑桂珍顺利住院,开始接受这项医学技术。
虽然当时医学条件简陋,但张丽珠最终还是通过取卵针,顺利的郑桂珍的体内取出了卵子,并且郑桂珍没有出现任何的出血或手术感染的情况。
之后,在张丽珠的操作下,4个卵子成功在试管内受精,形成成熟的胚胎后,1987年6月26日,郑桂珍再次被推进手术室,进行胚胎移植。
幸运的是,在张丽珠的带领下,所有医生经过紧张的操作,胚胎都顺利的植入了郑桂珍的子宫内,两个月后,张丽珠为郑桂珍做B超检查,成功检测到了胎儿。
这样的结果令所有人都激动起来,尤其是张丽珠,她成功完成了“试管婴儿”这项医学技术的研究,成为了“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而郑桂珍也成为了国内首例试管婴儿移植成功的母亲。
因为郑桂珍的特殊性,医院的所有人都对她格外的照顾,院内的医生都期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然而,这则消息被爆出后,人们对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觉得这是我国一些技术的一大进步,是值得令人振奋的事情,但另一部分人却断言这个孩子活不过四十岁,而且生下来也肯定会残疾。
虽然外界对这个孩子看法不一,但郑桂珍一家还是很期盼孩子的到来的。
1988年3月10日上午8点56分,郑桂珍成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下了一名女婴,起名为郑萌珠,郑萌珠作为国内首例试管婴儿,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至今已经过去36年了,郑萌珠生活的如何了呢?
«——【·质疑中成长·】——»
因为郑萌珠的特殊性,她自小就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她懂事后,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走在外面,许多人都会看她,还有一些叔叔阿姨会拿着相机拍她。
在父母的解释下,郑萌珠知道了自己的特殊性,但从小就聪慧的郑萌珠,很快就接受了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上的。
因为母亲同她说,她是上天派下来的天使,她从出生就肩负了自己的使命。
有了母亲的安慰和鼓励,郑萌珠不仅没有因为自己到来的方式自卑,反而养生了活泼开朗的性子,而且郑萌珠从小就比同龄孩子成熟的早。
一岁多就学会了走路,二岁多便可以背诵古诗,她并没有因为是试管婴儿身患残疾,反而十分聪慧,深受全家人的喜爱。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照顾下,郑萌珠茁壮地成长着,起初郑萌珠对于那些记者们的拍摄和观察还有些讨厌和不适,但渐渐的她不再躲避,而是大方的展示在镜头面前。
随着时间的流逝,郑萌珠顺利的从西安西京学院毕业,最终去到了北京三院工作。
郑萌珠知晓自己是国内首例试管婴儿,她之所以来到北三院工作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当时还有很多人对这项技术表示怀疑。
而郑萌珠为了让更多的女性实现做母亲的愿望,决定用自身当作宣传,让更多的女性放心的尝试这项技术。
虽然郑萌珠在质疑声中健康的成长着,但仍有一些人认为她虽然身体健康,但能否生育还有待考量,而郑萌珠很快也打破了外界的这项怀疑。
郑萌珠婚后不久,在2019年4月15日,她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宝宝,而这个男孩也成为了“国内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郑萌珠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国内这项技术的成熟,令许多还在观望的女性,相信了这项医学技术,未来不知道会造福多少人类。
«——【·小结·】——»
如今郑萌珠在北三院担任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她和丈夫婚姻幸福,她生下的孩子也健康的成长着,郑萌珠成功打破了一些人对“试管婴儿”活不长久的质疑。
最后,还是祝愿郑萌珠未来生活愉快,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