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设计本地化探索:日期格式篇

彩虹网

日期格式,看似只是一个输入框的排列方式,实则承载着用户认知、文化习惯与系统逻辑的交汇。本篇文章将以“日期格式”为切口,探索体验设计中的本地化挑战,并提出产品人在面对多语言、多文化场景时的设计思维与落地策略。

一、配置规则

目前通过调研发现,本地化配置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语言配置,如Stripe、Wise这类国际化产品。

体验设计本地化探索:日期格式篇

另一类则是按国家/地区配置,如iOS系统。

体验设计本地化探索:日期格式篇

二者的对比优劣势如下:

1.1按语言配置

优点:

精准适配:能够根据不同语言用户的习惯进行精准配置,提高用户体验;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当需要支持新的语言时,只需要添加相应的语言配置即可,不会影响其他语言的配置。

缺点:

管理复杂:随着支持的语言数量增加whatsapp网页版,配置管理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管理员需要对每种语言进行单独的配置和维护,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出错的风险。

场景:

语言使用差异大:当业务涉及到多种语言,且不同语言的用户在货币显示、日期格式、数字分隔符等方面有明显的习惯差异时,和语言绑定更合适。例如,同一个日期whatsapp登录,英语(英式)用户习惯使用

日-月-年

顺序,而中文用户习惯使用

年-月-日

顺序。此时,根据语言进行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个性化体验需求高:应用根据用户选择的语言显示相应的货币格式和日期格式,让用户感觉更加舒适和自然。

1.2按国家/地区配置

优点:

统一管理:以国家/地区为单位进行配置管理,便于对该站点的所有用户进行统一设置,减少配置的复杂性。管理员只需要针对每个国家/地区进行一次配置,就可以覆盖该国家/地区下使用不同语言的所有用户。

缺点:

灵活性不足:如果国家/地区内存在多种语言的用户,且这些用户对某些配置有不同的需求,可能无法满足个性化的设置。例如,一个国际站点同时服务于中国和美国用户,日期配置只能选择一种格式的话,便无法同时满足中国用户和美国用户的习惯。

场景:

站点有特定区域性:如果特定国家/地区内用户在货币使用、日期格式等方面有统一习惯,即便存在多种语言也不影响整体配置。例如针对注册地为巴西的企业,无论用户使用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还是英语,日期格式通常都是以

日-月-年

顺序。此时和国家/地区绑定配置能简化管理,满足该区域用户的普遍需求。

优劣势分析如上,因为我服务的目标客户有使用VPN的习惯,因此按国际/地区配置对我而言并不合适whatsapp网页版,因此我选了第一种按语言配置,并展示如下规范。

二、规范说明

2.1时间类型

时间类型分为:绝对时间、相对时间,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时间类型。

绝对时间:

定义:绝对时间指独立于任何事件或观察者的、固定的时间概念,用于标记事件发生的具体时刻。

特点:固定性、普适性(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场景,如“2025年4月6日12:00:00)

相对时间:

定义:相对时间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时间概念,强调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或顺序,而非绝对时刻。

特点:依赖性,即需要依赖参考点(如“3天后”的起点是今天)。

体验设计本地化探索:日期格式篇

绝对时间由具体日期(年、月、日)和具体时间(时、分、秒)组成。根据业务场景,可选择合适的精度进行展示。

2.2日期展示

多语言差异:各地区日期的年、月、日展示上会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维度上:

日期顺序:存在

年-月-日

日-月-年

月-日-年

三种格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对应的顺序会有差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