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点意思,最近捣鼓一个东西,跟追踪快速移动的小玩意儿有关,结果搞着搞着,就琢磨到“导弹防御”这件大事上去。
本来,我就是想做个小程序,模拟追踪天上飞的几个小点,类似于无人机那种感觉。一开始觉得挺简单,不就是算算坐标,预测下轨迹嘛结果真动手才发现,麻烦事儿一堆。
是速度问题。我设定的目标速度稍微快一点,我这边的模拟“探测器”就有点跟不上。数据刷新稍微慢一点,目标就飞老远,再想预测它下一秒在哪,误差就大得离谱。尤其是我还加点随机的拐弯,那预测起来更是头大。
然后是反应时间。就算我“看到”目标,到我这边程序反应过来,计算出拦截路径,再模拟“发射”拦截器,这中间是有延迟的。目标速度快的话,等我这边反应过来,人家早跑没影,或者已经到不该到的地方。这让我特别有挫败感。
就因为搞这个小东西,我才突然对新闻里说的那些“高超音速导弹”有点实感。以前听着就是个名词,觉得“哇,好快”,没啥具体概念。现在自己模拟一下稍微快点的东西都这么费劲,那玩意儿速度是音速的好几倍,听说还不是傻乎乎走直线,能拐弯变轨,这怎么防?
琢磨“导弹防御战”
这就让我开始瞎琢磨,真正的导弹防御系统得有多难搞?
- 发现就难。 地球是圆的,雷达波又是走直线,想早点发现从地平线冒出来的超高速目标,得多强的“眼神”?后来我看到有报道说,咱们国家好像有团队搞出很厉害的新雷达技术,能同时追踪好几个速度超快的玩意儿,误差还特别小。当时我就想,这背后得是多复杂的技术支撑,跟我这小程序模拟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 拦截更难。 发现,还得打下来。那玩意儿飞那么快,留给你反应、计算、发射拦截弹的时间窗口肯定极短。而且拦截弹自己也得飞快,还得能预测对方的 движения,万一对方中途变轨一下,你这拦截弹不就扑空?这不就是“用子弹打子弹”嘛而且对方子弹还会躲闪。
- 组合拳? 看新闻里也提到,光靠一种手段好像不行,得搞啥综合防御,又是预警网,又是不同类型的拦截武器,可能还得加上激光什么的。听着就感觉是个超级庞大、超级烧钱、超级考验技术的系统工程。
我自己试着在程序里加几个“拦截器”逻辑,试图模拟拦截我那些快速移动还会拐弯的小目标。结果就是,要么拦截器发射晚,要么就是目标一拐弯,拦截器就跟丢。成功率低得可怜。我这还是最简化的模型,真实情况下的干扰、伪装目标识别什么的,我连想都不敢想。
搞完这个小模拟,再看那些关于导弹防御的新闻,感觉就不一样。不再是看热闹,而是多少能体会到一点点里面的不容易。以前觉得电影里那种导弹拦截画面很酷,现在觉得,现实里能做到任何程度的有效防御,背后都是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真的是国力、科技实力的体现。
虽然我搞的只是个玩具级别的模拟,但这个过程确实让我对“快、准、狠”这三个字在现代防御技术里的分量,有更深的理解。这“导弹防御战”,真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