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是让它更快更敏捷还是更重更固若金汤

彩虹网

挑剔偏执的车间工艺师:沙恩霍斯特,是让它更快更敏捷还是更重更固若金汤?

一、最初的设想:袖珍而隐蔽,暗夜潜行

沙恩霍斯特,是让它更快更敏捷还是更重更固若金汤

在德国人打造的浩荡钢铁洪流中,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宛如一位挑剔而偏执的车间工艺师。它的诞生,始于对战列舰观念的大胆颠覆和对袖珍战列舰的不满。

在第三帝国扬威四海的雄心中,袖珍战列舰是如何登场的,又如何走向没落?

袖珍战列舰,诞生于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之下,德国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不得不另辟蹊径。

1928年11月,《袖珍战列舰行动纲领》浮出水面,意图打造小巧机动的海上堡垒,吨位限制在10000吨以内。

1929年10月,埃姆登号轻巡洋舰正式开工,它标志着德国袖珍战列舰计划的启动,并成为史上第一艘袖珍战列舰。

起初,袖珍战列舰凭借其隐蔽性和火力优势,在海军条约框架内备受青睐。

随着各国海军技术的发展,袖珍战列舰的弱点逐渐显现:火力弱、装甲薄、续航短。

二、破茧重生:吨位倍增,披挂上阵

随着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德国海军终于从条约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沙恩霍斯特级应运而生,它继承了袖珍战列舰的隐秘性和快速性,同时大幅提升了吨位和火力。

沙恩霍斯特级的诞生离不开《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它在吨位和火力上是如何突破条约限制的?

1933年9月,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取消建造,德国开始着手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

得益于希特勒的默许,该级舰的吨位暴增,达到恐怖的32000吨,远超袖珍战列舰的限制,堪比一场吨位竞赛。

主炮口径同样得到提升,从280毫米到380毫米,火力足以媲美重型战列舰。

三、装甲的困局:攻防两难,取舍艰难

沙恩霍斯特级在火力、速度上都力求极致,但同时它也面临着装甲防护的难题。轻薄的装甲,无法抵挡重型战列舰的凶猛炮火,而加强装甲又会削弱航速和机动性。

沙恩霍斯特级在追求速度和火力极致的过程中,装甲防护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取舍之间又有哪些无奈?

沙恩霍斯特级的装甲防护颇为薄弱,水平甲板只有60毫米左右,容易受到俯冲轰炸机和巡洋舰的攻击。

质轻而安全的穹甲,要求厚度达到200毫米或以上,会显著增加船体重量,影响航速和机动性。

德国海军最终选择牺牲装甲防护,以换取更高的速度和强大的火力。

生活在重炮威胁下的沙恩霍斯特级,宛如玻璃大炮,火力凶猛但身板脆弱,危机四伏。

四、海上的噩梦:袭击商船,威震大西洋

凭借着优异的速度和隐蔽性,沙恩霍斯特级成为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梦魇。它们像幽灵一般出没,袭击商船,切断盟军的补给线。

沙恩霍斯特级在二战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在大西洋上掀起了怎样的风浪?

沙恩霍斯特级与俾斯麦级战舰并称为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双雄”。

它们组成“战舰群狼”,组成一个机动灵活的突袭纵队,袭击盟军的商船,使大西洋成为盟军的噩梦。

1940年4月,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击沉了英国航母光荣号,震惊世界。

1941年2月,沙恩霍斯特号与俾斯麦号组成“战列舰双雄”,击沉了英国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二战海军史上最著名的海战之一。

五、结局的悲剧:纵横捭阖,陨落冰海

沙恩霍斯特级的辉煌,随着战争的推进而逐渐暗淡。在盟军的联合围堵下,它的处境愈发艰难,最终在北冰洋冰海中沉没,成为了一座冰冷的钢铁坟墓。

沙恩霍斯特级在二战中的结局如何?它在北冰洋冰海中沉没的背后,又有哪些令人唏嘘的故事?

1943年12月26日,沙恩霍斯特号在英国战列舰约克公爵号的炮火下,中弹爆炸,缓缓沉没在北冰洋冰海中。

它的舰沉没标志着德国海军“战列舰双雄”时代的落幕。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悲壮的结局,成为二战历史上一颗闪耀而陨落的明星。

亲爱的读者朋友,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故事,是否勾起了你的兴趣?对于它的设计理念、辉煌战史和悲惨结局,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这段传奇历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